某心理学家说过一句名言:“外向的人从社交活动中充电,内向的人只能在独处中蓄积能量。” 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完全外向或者完全内向的人,这两种特质会以不同比例存在于每个人的性格当中,并通过日常行为显现出偏向哪一方。 然而在世俗价值观下,都是鼓励外向性格而看低内向性格的。因为在所谓的成功者身上,普遍都具有活泼热情、活力四射、指挥统筹等素质。反观内向个体,却总是被要求应该要更勇敢一点、更外向一点、更主动积极一点⋯似乎一般人提起内向性格,都是负面看待的成分居多。 如果你认为自己性格内向,那是否想到过要调整自己的内心世界去适应外在环境,并且找出适合的行动方式让自己经营好人际关系,从而在工作上表现出色呢?  01 内向人群的能量保存和配置 没有能量,不管是任何人心情都很容易消极沮丧,或是疲惫与不耐烦,将导致社交表现欠佳,以及工作成果不好。 尤其与外向者相比,纤细敏感的内向者能量消耗更是特别快速。而且因为内向者必须在独处中才能蓄积能量,因此该如何对能量做好妥善的保存和配置,就是内向者最重要的人生课题。关于能量的运用,有以下几个原则: 确立动机。动机决定心态,心态决定情绪,情绪决定能量消耗速度。在参加任何的社交活动时,只要我们先要确立好动机就可以将能量做好存储与分配。 找到让自己舒适的行事风格。只有跟着内心走才是内向人群最能节省能量的方式,如果你喜欢冷静分析就不要硬逼自己搞笑,因为旁人都看得出来。请从过去的经验找出自己的风格。 找到自己的节奏。内向者的能量就像激光光束,精准而集中,一次开启太多条战线只会让能量的强度分散。内向者可以配合自己的生物钟规划好什么时段适合做哪些事情。 尊重自己的舒适圈。因为那是可以蓄积能量的领域,比起有意识的要求自己跨出舒适圈,扩大能力范围对内向者来说才是更重要的事。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强迫自己变活泼外向更实际。 02 过度的完美将阻碍自信 敏锐的内向人群容易感知他人的情绪与外界经验的刺激,甚至习惯自我检讨与反省,所以比较容易有罪恶感。虽然他们更愿意遵守规定,但代价就是日子会比较难过。 在外向主流价值中成长的内向者,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与社会期待之间的落差,从而产生自己好像少了什么、自己不如人、自己的个性不够好的错误认知。这种无法符合社会期待的羞耻感,会让内向者越来越没自信。 其实内向者普遍有完美主义倾向,喜欢深入思考。时常担心别人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或不够机灵,担心自己给到别人的答案不够好,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希望自己完美。因此内向者必须改变想要取悦所有人的潜意识,并且抛弃完美主义,过度追求完美往往只会更阻碍自信的建立。 内向者应藉由让自己专注在行动上,放下完美主义,在刻意培养自信与工作效率之间做检视并调整,帮助自己取得平衡并认清自己、接纳自己。  内向型的人不应该否定这样的自己,而是诚实的与自己和谐共处,进而学习找到欣赏自己的方法。像是考虑这样的自己有什么优点,适合什么样的生活,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形态,可以完成怎么样的人生目标等等。 请记住,赢家不是为了赢而比赛,而是为了继续留在场上而比赛的人。 来源: 【1】纪长兴,掷地有声 【2】womany.net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