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过上幸福无忧的生活。而有出息的“大前提”就是让孩子具备高智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聪明。北大教授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当孩子具备了这3个能力的时候,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想要孩子有出息,需要让孩子具备这3个能力1.超强的专注力 专注力是孩子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它是一个人能高度集中精力做事情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如果您的孩子能长久专注的做一件事情,那么他的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差,做事的成功率也会远高于其他同龄人,更容易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2.出色的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是一个人思想理念的外在表现。孩子拥有出色的表达能力,首先得益的就是他的“朋友圈”,他会交到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在逆境的时候,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相较于其他“内向无声”的孩子,表达能力强的孩子更有“人脉”。 3.严谨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律性”,是指一个人能够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有目的地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进行控制的能力,也是孩子学习自立和融入社会环境的基础。自律性强的孩子,能够主动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日程,能够制定学习努力的目标,并坚定不移的实现。他们做事更有动力,也能管理自己不受其他事物的“诱惑和干扰”,能更快的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这3种能力一、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专注 在我看来,专注力这个事儿,如果不是基因等先天因素的话,家长能背一大半的锅。因为一个不够专注的孩子身边,往往有一个总是打扰他的大人。认真观察孩子,当你发现他正投入身心、专心致志的做某件事情时,不要干扰、打断他,这正是孩子加强专注力的好时机。 二、多提供孩子发表见解的机会 创造机会让孩子多说话。比如家长多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与人玩耍,或是让孩子去问路、买东西。这样训练孩子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说得多好,多完美,而是让孩子跨越说话的心理障碍,敢于说话,有自信的表达。只有敢说,愿说,有自信的说,才可能慢慢学会“如何说”,成为“说得好”的孩子。 三、家长以身作则自我约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一个自律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以身作则的父母。从被教育者的接受程度来看,以身作则比空讲道理有用得多。一个重视自律、能够约束自我行为的家长,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种种小事中教会孩子自律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下孩子也更能做到自我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