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旧影1929:民国南京文物调查与《首都名胜古迹》图片集

 标准生活 2020-03-13

文:小陆飞刀

1935年3月24日至25日,《中央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了南京特别市政府对境内古迹古物的调查统计结果。

这项调查统计,其实是国民政府在定都南京后不久就下达的任务。
1928年9月,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名胜古迹古物保存条例》,对全国名胜古迹古物的调查及保护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1928年9月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名胜古迹古物保存条例》
《名胜古迹古物保存条例》将“名胜古迹古物”分成名胜古迹和古物两大类。其中,名胜古迹分为湖山、建筑、遗迹三类:“湖山类,如名山名湖及一切山林池沼,有关地方风景之属。建筑类,如古代名城关塞堤堰桥梁坛庙园囿寺观楼台亭塔,及一切古建筑之属。遗迹类,如古代陵墓壁垒岩洞矶石井泉,及一切古胜迹之属。”古物则分为碑碣类、金石类、陶器类、植物类、文玩类、武装类、服饰类、雕刻类、礼器类、杂物类。
条例规定,各市县政府于辖境内所有名胜古迹,应分别情形依照条例中发方法妥为保护,如因保护疏忽导致毁损或消减,该市县政府负责人应受惩戒处分,对于毁损盗窃诈欺或侵占等行为者,将依刑法所规定最高之刑处断。
条例后附有《名胜古迹古物调查表式》,要求“各省区民政厅应饬市县政府,将辖境内所有名胜古迹古物,依照部令调查表式,逐一详确查填,呈由该管省区政府,转函内政部备查”。
《名胜古迹古物保存条例》后附《名胜古迹古物调查表式》
自1928年9月起,民国时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了。
这项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进缓慢,时断时续。根据1934年中央统计局出版的《民国二十二年之建设》中统计,截至1933年12月底,全国只有21个省、4个特别市完成上报调查结果。其中,南京特别市上报全市区域内共有名胜古迹67处、古物9件,另附照片一本。可惜,《民国二十二年之建设》一书中没有列出古物古迹的具体明细。

《民国二十二年之建设》统计的“名胜古迹古物”调查结果
而这两篇《中央日报》的连续报道,反映的正是这次南京市上报的调查统计内容。
虽然南京市政府文物调查结果在1935年3月才见诸报端,但早在1929年6月前,南京就已基本完成全市文物调查工作,还专门编印了一册《首都名胜古迹》图片集。

《首都名胜古迹》图片集,刘纪文题写书名,南京特别市教育局1929年6月编辑发行。

据《首都名胜古迹》图片集前言披露,为了完成此项调查工作,南京市政府专门绘制了《首都名胜古迹区域图》,将全市分为东、南、西、北及下关五个区,按图一一考察并摄影,共拍摄照片125张,悉加诠说,编成图册。

《首都名胜古迹区域图》

经笔者对照,南京市政府统计上报的76种古迹古物,全部可以在这本摄影集中找到对应图片,连排列顺序也大致相同。据此推测,这本《首都名胜古迹》图册很可能就是《民国二十二年之建设》中南京市报送材料备注的“照片一本”。
南京市政府调查统计的古迹古物,包括一些民国以后建成的景观、建筑,如几个公园及各种纪念碑等,似乎不应归入“古迹”,但它们是符合《名胜古迹古物保存条例》中“名胜古迹”定义的。《中央日报》文章中的“古迹古物”,或许写为“名胜古迹古物”更为贴切。
虽然本次调查并不全面,遗漏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物古迹(比如南朝石刻竟无一处入选),但留下了一百多幅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的南京影像。这些影像的拍摄时间比朱偰先生《金陵名胜古迹影集》还要早五、六年,无疑也是一套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录。

以下为笔者整理的《中央日报》报道全文,录入时重新标点,并纠正了个别明显错字,至于其中一些与现考古结论不一致的信息,则仍按原文照录,文中配图均选自1929年《首都名胜古迹》图片集。



本京古迹古物:市府统计共七十六种

南京市政府自接内政部咨请调查境内古迹古物后,经即依照古迹古物保存条例,详细调查竣事,分别填就调查表,送内政部核办,新声社记者兹探志其全部古迹古物调查内容,分志如下:
(一)贡院明远楼 
(明永乐)在夫子庙东,现为首都市政府正门。

(二)贡院飞虹桥 
(永乐)桥系青石筑成,下有长方形水池,在旧贡院内。

(三)文星阁亭 
六角形,在夫子庙前,高凡三层,顶瓷质,蓝色蛋圆形。

(四)夫子庙 
在贡院右,正中为大成殿,后有明伦堂,尊经阁。

(五)古桃叶渡
(南朝)在利涉桥,相传为王献之渡爱妾桃叶处。

(六)秦淮小公园
(民国)亦为贡院旧址,在夫子庙贡院街,背临秦淮河。

(七)秦淮河
(本市东南区) 河在复成桥西,城内之水,以此为纲。相传秦始皇用望气者言,方凿山,断长龙,以泄五气,导淮水入江,故名。为六朝烟月之区,画舫栉比,歌声彻天,去岁厉行禁娼、淫靡之风始终息。

(八)东关头水闸
在通济门西。

(九)九龙桥 

(明)通济门外,桥有五拱,下临护城河。

(十)第一公园 
(民国)在复成桥东,旧名秀山公园,占地凡四十余亩,国民革命军克复南京,更名第一公园。

(十一)烈士祠 
在第一公园内,祠内立革命烈士之位及遗像。

(十二)国民革命军讨逆阵亡烈士纪念塔 
在第一公园内。

(十三)明故宫午朝门
在西华门内,柱础尚无恙。明故宫为明紫禁城旧址,一名皇城,洪武二年九月建,六月八日告成,成祖建都北京,移宫殿巨材至北京,以备营建。

(十四)五龙桥 
西华门古物保存所前,桥凡五座,为明故宫古迹之一。

(十五)古物保存所 

(民国)在西华门,陈列碑石颇多。

(十六)四方城 
(明)中山门外,城四方形。

(十七)明孝陵 
中山门外,明太祖与马皇后合葬於此,懿文太子附於左,清圣祖南巡,亲题“治隆唐宋”四字。

(十八)明孝陵祭堂 
祭时设俎豆之所。


(十九)马娘娘梳妆台 
在明陵内,相传为马娘娘梳妆处。
注:此处指明孝陵明楼。南京另有一处“马娘娘梳妆台”原在明故宫武英殿遗址处,后移入白马公园。


(二十)中山墓 
(民国十六年)墓在明陵之东去钟山数十步,规模伟大。


(二十一)灵谷寺
(梁)寺本在城东北钟山左侧独龙岗,明时以寺基邻孝陵,赦改寺於东五里,赐额灵谷寺。


(二十二)龙池
(明)灵谷寺龙王庙左,在丛林中。


(二十三)徐中山花园 
道署街,革命博物馆内,失於修治。
注:《首都名胜古迹》图片集内有三幅“徐中山花园”照片,其中第一、二幅为道署街的瞻园,第三幅为白鹭洲的“东园故址”,另有一幅未列入87种古迹古物的“白鹭洲”照片亦附于此条内。



(二十四)正觉寺
(清)在门东小心桥,有房屋四进。


(二十五)周处台 
(晋)门东赤矶上,台在观音庙后,悬有周处像。


(二十六)报恩寺
(宋)中华门外,现米行街小学设於内,原名长干寺。

(二十七)雨花台 
中华门外,相传光法师在此讲经,忽天花乱坠,故名。

(二十八)讲经坡 
在雨花台之顶端。


(二十九)方亭
(民国)雨花台顶,为纪念方孝孺先生所建。

(三十)刘园 
(清)在雨花台侧。

(三十一)天界寺
(元)中华门外五贵桥,元时为龙翔寺,明初始改今名。

(三十二)胡园 
(清)门西鸣羊街,一名愚园。

(三十三)莫愁湖胜棋楼 
(明) 在华严庵内,是明太祖与中山王赌棋所在。

(三十四)莫愁湖曾公阁 
(清) 在莫愁湖滨。

(三十五)朝天宫 
明)在仓巷桥西,宫为古冶城遗址,殿后有万岁亭。

(三十六)浙江烈士祠
在汉西门。

(三十七)清凉寺 
(南唐)汉西门内,寺立清凉山上,有佛殿三间,方亭一角,后园有六朝井一。


(三十八)扫叶楼 
(明)在清凉山南,内悬明代龚半千像。


三十九)九华胜迹 
(清初)在清凉山,房屋甚整齐。



(四十)石头城
汉西门外,形势险,故有金城汤池之喻,亦名石首。

(四十一)鼓楼八角亭 
(民国)亭为八角形,在畅观阁北。

(四十二)畅观阁 
(明)北极阁西,基为长方高十余丈,楼下辟三门,上有畅观阁,内有清圣祖戒碑高二丈余,民十二年改建公园。

(四十三)钟亭 
(清) 鼓楼无量庵旁,亭六角形,高数丈,清江蕃司许振祎建。

(四十四)北极阁 
(元)鼓楼旁,上设无线电台。


(四十五)鸡鸣寺 
(明)成贤街北,寺内有豁蒙楼。


(四十六)施食台
(明) 鸡鸣寺,台为角形,下有泉,清冷可饮。

(四十七)台城
(魏晋) 鸡鸣寺北,仅有遗址一段未圯,梁武帝遭侯景之乱,饿死于此。

(四十八)湖神庙 
(明) 在玄武湖旁。

(四十九)水闸 
(明) 玄武湖旁,年久失修。

(五十)张端二公祠 
(清)玄武湖旁,近易名为陶然亭。

(五十一)革命纪念塔 
(民元)太平门外中山顶,峙立天堡城旁,形式雄壮。

(五十二)莫愁湖 
(南齐)水西门外,相传南齐时有女卢莫愁居此,故名。梁武帝尝作河中之歌,以咏其事。

(五十三)乌龙潭 
(晋)汉西门内,潭作椭圆形,中有宛在亭。

(五十四)玄武湖 
(吴)即五洲公园,湖有五洲,风景颇佳。

(五十五)钟山 
周围六十里,高一百六十八丈。

(五十六)马鞍山
兴中门外,山岭有阅江楼。

(五十七)紫霞洞 
洞居钟山腰间,洞内有泉,味甘美。

(五十八)汤山温泉 
在汤水镇,山有温泉,由山麓下流,约二里余,游者多喜在此沐浴。



(五十九)赤石矶 
门东小心桥,现仅有巨石数块。

(六十)永宁泉 
在雨花台麓。

(六十一)方孝孺墓 
(明)墓之三面背山,雨花台在其旁。

(六十二)花盝岗古井 
在门西仓顶,大旱不涸。

(六十三)粤军烈士墓 
(民元) 在莫愁湖滨。

(六十四)龙蟠里 
在汉西门内,北濒乌龙潭,里内有颜曾沈三公祠。

(六十五)六朝井
(六朝) 清凉寺内,井旧衣圮废,仅存井栏半圈。

(六十六)徐达墓
(明) 太平门外,西对钟山,背后临湖。


(六十七)明陵古物
明陵内陈列各物,多系金属及瓷器,古色斑斓,时代尚需参证。

(六十八)明太祖遗像
像系墨描,悬明孝陵祭堂内。


(六十九)龙潭讨逆阵亡将士纪念碑 
在第一公园。


(七十)净土指南碑(唐)
在灵谷寺内。


(七十一)龙蟠石
(明) 在灵谷寺东,石雕蟠龙形,为大碑顶上所用物。


(七十二)瞻园遗石
(明) 大全福商店内,石高二丈余,瘦削如峰。

(七十三)粤军烈士碑
在莫愁湖粤军墓内,“建国成仁”四字,系总理任临时大总统时所书。

(七十四)六朝松
(六朝) 中央大学梅庵内,高约三丈。

(七十五)飞来剪 
(明) 灵谷寺内,剪已不全,仅存交叉形之铁,相传明太祖时造。


(七十六)报恩寺塔顶 
(宋)金陵制造局大门前。



《首都名胜古迹》图片集中未列入上述76种古迹古物的照片,共26幅(主要为浦口、燕子矶、幕府山、栖霞山的名胜古迹):
 

感谢您能读完这篇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