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养提升-20 | 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

 hjh2004 2020-03-13


素养提升-20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

一、规律方法

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1)居民:主要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2)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及评价、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注意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其影响。

(3)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4)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5)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6)环境问题:主要分为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和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又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态平衡遭破坏)两大方面。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应从其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二、典例分析

(2015·四川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1)。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材料二 新西兰北岛图(2)

2

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解析] 本题回答时要抓住评价”“市场优势与新西兰相比这些限定词语,可从我国国内市场的广阔性、国际市场的近距离、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使奇异果价格低和奇异果上市时间与南半球的新西兰错开等方面分析。

[答案] 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

三、试题链接

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材料二 云南瑞丽试验区是沿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红木加工、农矿产品物流、摩托车组装等。贵州贵安新区是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航空制造、大数据处理等。

从对生产要素依赖的重要性角度,比较瑞丽试验区和贵安新区支柱产业的差异,并分别简述两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解析:可结合材料二对比两个经济区,并结合两个经济区的工业企业及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因素分别分析两区的工业区位优势。

答案:云南瑞丽试验区为原料(或劳动)密集型;贵安新区为技术(或知识)密集型。

云南瑞丽试验区距原料产地近,市场需求大;边境贸易便利;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

贵安新区交通便捷;科教较为发达,高素质劳动力充足;有大城市依托。

2.读瑞士和贵州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横亘全国,风景优美,湖泊众多,享有世界花园美誉。贵州省地无三里平,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拥有公园省之称。尽管瑞士和贵州相隔万里且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两地在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区位等诸方面有相似之处。近年来,贵州希望借鉴瑞士的发展经验,促进贵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借鉴学习发展成为东方瑞士

材料二 下图为瑞士和贵州地形图。

材料三 瑞士和贵州的产业结构。


三大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瑞士

45046

精密仪器设备制造、生物医药、旅游业、银行业、保险业

贵州

15.639.544.9

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工业、中药材加工、旅游业

(1)读材料一、二,比较瑞士和贵州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相似之处。

(2)读材料三,比较归纳瑞士和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特点。

(3)结合贵州省的特色和瑞士的发展经验,对贵州省提出产业优化的措施。

解析:(1)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比较。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比较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第(2)题,主要考查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根据瑞士和贵州省的三大产业结构比例可知,瑞士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贵州省虽然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但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瑞士产业结构比贵州省更加优化。根据两地的主导产业分析可知,瑞士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有旅游、金融等高效益类型,而贵州省的工业以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相对瑞士而言单一低效。第(3)题,主要考查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贵州省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但第一产业比重偏高,重化工业比例高,高效益产业少。借鉴瑞士的发展经验,贵州省应优化产业结构,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合理开发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防治环境污染,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延长产业链等。

答案:(1)均位于大陆内部,不临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光热不足,降水丰富;河湖众多,水源丰富;土层薄,土壤贫瘠;植被种类多。

(2)瑞士的产业结构特点: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产业层次较贵州优化;工业以劳动力素质高、利润高的高端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有旅游、金融等高效益类型。贵州省的产业结构特点: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但第一产业偏高;工业以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为主,第三产业相对瑞士单一低效,以旅游业为主。

(3)发展科技,提高资金技术投入,适当进行产业转型;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改良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积极发展水电站,提高水电比重,降低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集约化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积极防治污染;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大力发展中药材的种植、加工产业,形成产业链,扩大集聚效应和优势度。

2.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AB两地年降水量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

(2)A地相比,说出C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解析:(1)题,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从区域图可知该区域在西非,受赤道低气压带、西南季风、地形和暖流的影响,AB两地年降水量特别丰沛。第(2)题,从气候资料图可知,C68月降水少于A地,其原因可从地形和洋流等方面分析。

答案:(1)地处赤道低气压带;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气流随地形抬升,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

(2)主要差异:C68月降水少于A地。原因:C地地形平坦,西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作用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3.读甲、乙两条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乙河流的名称及其主要补给类型。

(2)比较图中甲、乙河流航运条件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解析:(1)题,河流的补给与其所在气候区有关;甲河流为印度河,流域内气候干旱,其主要补给类型为冰雪融水补给;乙河流为密西西比河,流域内降水丰富,其主要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第(2)题,影响河流航运条件主要有流量、地形、含沙量、结冰期等;甲河流经热带沙漠地区,水量小,河流航运条件较差;乙河流降水丰富,流量大,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缓,航运条件好。

答案:(1)甲河流为印度河,其主要补给类型为冰雪融水补给;乙河流为密西西比河,其主要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2)甲河流航运条件较差。原因:流经热带沙漠地区,水量小。乙河流航运条件好。原因:降水丰富,流量大,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