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盖州:金秋助学添善举“博爱公益”献爱心

 掌阅盖州播天下 2020-03-13

  将爱的温暖传递给贫困学子

  


  秋风送爽,满园飘香。日前,莘莘学子们即将如期步入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但还有很多很多贫困家庭的莘莘学子,由于家里并不富裕,连学费都成了问题。为弘扬“人道、博爱”的公益文化,弘扬慈善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帮助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圆梦,追求自己的人生之梦……

  

  一份份详实的走访记录,一张张可爱的青春笑脸,一段段感人的走访故事……近日,盖州博爱公益群30多名爱心志愿者,圆满完成了走访寒门学子家庭的任务。

  

  几天的时间,30名志愿者组成的3个小分队,冒着高温,深入榜式堡、矿洞沟、卧龙泉、梁屯、万福、十字街、杨运、熊岳等地,走访了24个寒门学子家庭;其中,为六名中小学生每人2000元,为他们送去助学爱心助学金;还有18名寒门学子,预计九月一号送下去,当然,他们自己也收获了经历和感动。

  

  许冬灵,女,16岁,团山中学毕业,今年中考成绩745分。现就读于高一,20班。父亲许长礼45岁,精神病患者常年靠吃药控制病情。母亲同样患有精神疾病,在孩子出生一岁后,离开了这个家庭。爷俩的生活全靠75岁的奶奶来照顾,前几年奶奶的身体还算硬朗,农忙时可以到大地里帮人做些短工,现在年纪大了,没有地方可去做工,一家人的收入来源全靠三口人每人85元的低保收入来勉强维持,亲朋好友时常给予点接济,生活十分拮据。生活的窘境迫使奶奶曾想过让孩子辍学早点打工挣钱,因为年龄太小不够招工要求没人敢用。这几天要强的奶奶不得以又开始四处借钱为孩子上学做准备。得知博爱公益群的捐助并非是公家行为,奶奶感动的不知怎样言语才好……

  

  沿着榜式堡,大庙沟绕行至万福,走访了三个即将开学的高中生大学生家庭,每走一户心里总有说不出的酸楚与感动。

  

  家住榜式堡大王寨村的高二女生李某某,一直于患有皮肤多发性肉瘤的母亲相依为命。好心的老师给了这个孩子特别的关心与照顾,免费为其补课。亲人们也在无声的接济着这个可怜的家庭。难能可贵的是懂事的孩子将她授予到的帮助一字不落的工工整整的记录在笔记本上。博爱公益群上学期所给予的捐助也赫然在上,稚嫩的心灵已刻下了感恩的符号……

  

  大庙沟样子沟村的大一新生李某某今年顺利的被辽宁科技学院录取。家里的房屋即将倒塌,房顶已脱落,屋内就可以看见天。一家人借居在好心的邻居家。2014年的一起车祸,父亲至今仍于治疗中,靠着双拐度日。家里所有的农活全部落在农村女人的肩上。懂事的孩子看着母亲这么劳累,既心疼又无力。提起孩子的懂事,看着这么多好心的陌生人一次又一次的帮助,坚强的母亲一次又一次的感动落泪。最危难最需要关怀的时刻,你们像我伸出温暖的手,此生不会忘记……

  

  万福四张滚子村的高三学生何某某,从小就缺失了双亲的关怀。年迈的爷爷一提起这么多年的苦日子,想想可伶的孙子的总总不易,不禁老泪众横。每次孩子回家低头不语,欲言又止的样子,爷爷就明白了学校又开始要收费了,孩子知道家里的境况,难以启齿像七十多岁的爷爷开口要钱……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如果因为贫困要与大学梦擦肩而过,实在是人生莫大的遗憾,所幸的是,患难中见真情,他们遇到了“博爱公益?学子情”的帮扶。面对着每一个家庭的窘境,每一个懂事的孩子,每一位家长的千恩万谢,亲临现场的每一位博爱人,深深为之触动,真的好希望再给予他们更多的救助,助学的脚步永不能停歇,因为有太多太多无助的孩子,他们真的真的很需要我们……今日种下善良的种子,来日必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志愿者们的实地走访非常顺利,他们每到一户贫困学生家庭,都亲切地与学生及监护人进行交谈,详细记录他们的身心状况和家庭、学习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改变生活,并送上部分爱心物资和慰问金。

  

  望贫困学子得到社会广泛关注

  

  坐两个小时的车,然后步行十几分钟……这些是爱心志愿者这两天以来每天的行程。分布在各个村落的贫困家庭,让志愿者的路程充满艰辛。

  

        博爱公益群志愿者们连日来参与了走访,他们告诉记者,在这次回访过程中,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坚强、乐观、善良打动和感染了志愿者,让志愿者们一直在助学这条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动力。

        李月凤,生长于农村的特困家庭,父亲早逝,母亲的外观不忍直视,贫困更是这个家庭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有幸她成了博爱群长期扶持的贫困生之一。走进这个家庭,满满一抽屉的大红证书吸引了组织者,各个省市级所给予的不同的荣誉,见证了这个不同寻常的孩子踏踏实实所走过的每一段历程。一个崭新的红色笔记本,清清晰晰工工整整的成篇幅的做了几页记录。娟秀的字里行间,每一句,每一字,甚至是每一个标点符号里都饱含了满满的爱意。生命里所授予的每一次帮助,一个稚嫩的女孩以文字的形式用心在书写着……这样一个懂感恩,明事理的好孩子更加促使我们要走近她,了解她。

        去学校送款时,一个文静的女孩站立在走廊的尽头,远远的看到我们就开始了鞠躬。这不是卑微的感谢,它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礼仪。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组织者们避开了她的班级尽可能不让同学知道。简单的闲聊中,女孩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微笑,丝毫察觉不到生活所带给她的种种不幸。对于有所帮助的陌生人,在她心里早已没有了距离,见面时分外的亲切……临别时,组织者们示意她先行,她却执意要目送大家远去,我问,你不担心你们同学知道你的家事么?女孩微笑着说:“不担心,因为大家都给予了我足够的爱……李月凤成绩优秀,开朗乐观,阳光向上,乐于助人,是辽宁省小道德模范,虽然家境贫困,丝毫不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好人生的憧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学习,感恩毎一个帮助过她的人,愿意成为雷锋传人去传递爱心,做社会有用之人。

  

        以一个善行、推动无数善行,小善行汇聚大能量!市慈善总会博爱义工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活动不仅为困难学子提供学习机会,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弘扬了社会正能量,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困难学子,希望受助的同学们克服暂时的困难,用辛勤的努力和奋斗的汗水,奋发拼搏,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庭和人生,同时将爱心传递,用爱回报社会。据了解,今年的回访是针对以前“一对一”长期资助的贫困学生进行实地回访,重新了解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和学习现状。走访中,志愿者们发现,有些贫困家庭情况得到改善,志愿者们会积极和爱心人士反馈,将爱心资源用于真正需要的孩子。

        通过持续多年的“博爱助学”公益行动,他们不仅帮助一大批学子完成学业,开拓人生和职业视野,更传播了感恩精神,让“受助者”成为“助人者”,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参与教育公益活动。

 

 

        博爱公益群组织者认为,公益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政府、企业或是团体行为,更应该是社会全体民众的集体意识。博爱公益群愿意负起表率的责任,通过对社会公益的投入与探索,为公众树立信心,引导公众共同参与,以一个善念激发每一个人心中的善念,以一个善行推动无数善行。希望能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帮助这些贫困学子。

  

  /图  记者于学忠







正在浏览此文章

喜欢此文敬请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