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线沟发现营口地区最大汉白玉古石碑 日前,记者得到线索,在盖州市东城办事处线沟村五组一道小河沟处的涵洞上,有几块断截并刻有文字的石板从土中裸露出来,疑似古代的石碑。当日下午,记者便约上几位民间历史文化爱好者乘车赶赴东城办事处线沟村,对石碑进行现场勘查。 按照线索,记者在线沟村五组一户人家菜园西侧小河沟的涵洞上找到了这几块石碑。在现场看,有三截石碑的部分碑面从路面的泥土中裸露出来,上面刻有一些人名及商号。记者向村民借了铁锹和扫帚,与几位民间历史文化爱好者共同将碑上面的砂土及野草清理干净,得以查看到三截石碑的整体风貌及完整碑文。经过初步鉴定,这三截石碑为汉白玉材质,碑体保存完好,字迹比较清晰。从断口形式及碑文内容来看,其中两截石碑实为一体。通过实际测量,该碑高约2.4米,宽约0.85米,厚约0.14米。通过仔细浏览碑文,碑文内容为捐资人及商号名单,从内容来看应是背阴,没有提到碑的“身份”及“年龄”。另一截石碑由于大部分埋在土里,很难完全清理出来,看材质和内容基本是同年份的,便作罢。 据居住在附近的王大爷介绍,这几块石碑原为村北青石岭下双龙寺所有,文革时期,寺庙被毁,石碑被运至该处当作石桥。后修涵洞,石碑又被砸断铺设桥面。双龙寺?历代志书中并未记载。但明代《辽东志》、《全辽志》,清代《钦定盛京通志》、《盖平县志》、《盖平县乡土志》,民国《盖平县志》、《盖平县乡土志》中皆载:“清风寺,城北十里”。据考证,清风寺确实存在,原寺址正是在青石岭下现哈大公路东北侧山坡上。难道王大爷所说的双龙寺正是历代志书中记载的清风寺?这几块汉白玉石碑是原清风寺碑? 从碑文中各姓氏捐资人的名字来分析,张氏家族有“朝”字辈,韩氏家族有“朝”字辈,戴氏家族有“成”字辈,陈氏家族有“中”字辈,沈氏家族有“廷”字辈,李氏家族有“国”字辈等,这与暖泉镇方屯村永安寺清道光三年重修碑捐资人中张、韩、戴、陈、沈、李等各姓氏家族的字辈完全一致,看来这绝非巧合。由此推断,该碑的勒碑年代很有可能是清代嘉庆或道光年间。 由于这几块石碑太重,仅靠人力很难将其翻过来,其具体“身份”及“年龄”,还需今后文物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后,方能真相大白。 多年来,盖州地区出土过上百通古石碑,但绝大多数都是青石材质,少量花岗岩材质,像这次在线沟村发现的汉白玉材质古石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尤其是其2.4米的高度,将其定为目前营口地区发现的最大汉白玉材质古石碑,应不为过。 (附记:据王大爷介绍,今年8月,村里就要修路,如果不及时将石碑挖出运走,石碑很有可能在修路时被破坏或掩埋。事后,记者将此事上报至市文物管理处,市文物管理处领导对此事非常重视,并且表示,将与东城办事处线沟村领导取得联系,协调尽快将石碑挖出运至上帝庙妥善保管相关事宜。) 讲好盖州故事,传播盖州声音; 推介盖州文化,展示盖州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