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江西的网友往事如烟提问: 奶爸,你好 我是一名双非二本的大三学生。现在身边同学大部分都考研,弄得我挺紧张。老师也说我们这样的学历在就业市场上,没啥竞争力,也应该趁现在的机会,提升一下学历,否则将来就没机会了。 可是我现在迷茫,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考研,而且考上的话,还要花三年时间学习,付出这么大的时间成本,换一个研究生学历,真的很值么? 答: 现在为什么考研人数越来越多,两大因素,一个是经济下行,一个是机构宣传。 那么这个机构宣传改变的心理主要是在哪方面呢?现在的毕业生中,想进名企的越来越多。大家恐惧就业确实是在攀升,但这种恐惧就业的根源,是希望一毕业就能进名企,就能有好工作,就能稳住,不担心。 这种心态在不可遏制的蔓延,形成了一种all or nothing的两极心态,即如果进不了名企,那我真的失败,拼命哭泣,干脆彻底不要工作的好,提升下学历试试? 我们那个时代的毕业生,想法不太一样,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啥样,明白毕业了是进不了名企的,所以就找个普通工作干干,然后看机会跳槽,或者在普通工作岗位上干出成绩来也挺好的。 但是现在这种思潮,在广大的211985双非和二三本学生中,基本见不到了。他们都说对就业非常恐惧,但恐惧的并不是“找不到工作”,工作还是很好找的。他们恐惧的是找不到“名企高薪工作”,不能一毕业就一步到位怎么办? 这种心理阈值被大大拔高了,这其中没有机构的刻意营销,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那个时代的大学老师教人,都是毕业先找份工作干干锻炼锻炼再说。 我那个时候很多老师清楚自己的学生是什么德性,根本就不擅长考试学习,大部分211双非和二三本的学生,注定就根本考不上心仪的名校,基本不可能,所以毕业出路引导,主要还是偏找个工作锻炼下再说吧。 现在的大学老师彻底变了,都是赶紧考研,考不上好学校你根本找不到工作彻底完了!这其中最大的推手就是机构,机构花了10年时间,培养起了1-2代的大学老师,免费帮他们宣传,大局已定。 这种想法是好想法么?是好想法,但不是正常的想法。如果双非的,二三本的乃至211、985的学生,在一开始求职的起点,心理阈值就和北清复交的差不多,这个其实不太现实,这会导致起点受到很多阻碍。 如果你说你的终极理想,是像清华的王兴一样,成为百亿富豪,这个想法并不可笑,甚至令人尊敬。 但如果你说你刚毕业后立刻的待遇,就像清华的王兴一样,又是谷歌又是微软又是BAT的请——这个就很荒诞和可笑了。 第二个目标对普通院校的人来说,达到并不是绝无可能,但你得从大一开始就全方面的锻炼自己,提高技术,多找实习,多接项目,大学四年要比高三还辛苦,毕业了才有可能跟北清复交的人同台竞技。 但如果你大一到大三都荒废了,对实用技能和商业知识都是零,就知道考个研究生搞搞应试教育,那是不可能毕业了就完成自己进名企的想法的,考上研毕业了也不可能。 说这些并不是打击大家,重点是引出解决方案。 如果你不幸没考上研究生,包括考了两三次四五次都没考上,不得不去找工作的,大概率你的大学就是荒废的,实用技能和商业知识都是零。 那么你应该意识到最基本的常识:长期处于不良思潮的洗脑,你对于就业这件事的期待值是彻底错误的,就不要想着进名企好offer还高薪了。 现在找份普通的工作锻炼锻炼,增加社会经验,才是正道。 如果你很幸运的考上了研究生,其实也一样,大概率你的大学就是荒废的,实用技能和商业知识都是零。 最近已经有几十个研究生给我留言,说毕业了照样找不到工作(即期待的名企工作)。但你们比较幸运,你们刚考上,没像这些前辈一样继续浪费宝贵的研究生时间。 所以希望你们的硕士生涯,不仅不能死读书、读死书给、导师免费打工。还要注意积累商业知识,多读商业类书籍,锻炼求职技能,一定一定一定要做至少两份以上的实习。 做到这个,才能基本满足你研究生毕业进名企的潜意识标准。没有这个,光有研究生学历,毕业了没戏的。 希望各位不论是考上还是没考上,两三年后,都能满足各位潜意识里进名企好工作的期待。 |
|
来自: 昵称44943940 > 《转自恶魔奶爸Sam 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