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际吸引是什么?心理学家这样说

 wenxuefeng360 2020-03-13

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产生注意、 欣赏、 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 进而相互接近而产生感情关系的过程, 是个体进行人际交往的第一步。本文首先介绍影响人际吸引的四个主要因素,然后进一步阐述主我分享在人际吸引中的重要作用。

人际吸引是什么?心理学家这样说

人际吸引理论

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体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亲和或爱慕的现象。根据程度不同,人际吸引又被分为亲和、喜欢和爱情这三种程度。心理学家对该领域的研究表明,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接近性、个人特质、互惠性以及相似性。

人际吸引是什么?心理学家这样说

接近性

人们往往比较喜欢他们能够密切接近的人。首先是邻近的人可以在生活上彼此互相照顾;其次邻近的作用还表现在人们的积极性偏见 , 即 对邻近的人怀着一种好感去交往 , 希望建立起 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邻近导致熟悉,熟悉也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接近性使人们发现共情并交换回报,并且对相互交往产生预期。随着科技的发展,“距离”不再是单纯的物理距离,同时也和“功能距离”有关。“功能距离”即人们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5]

人际吸引是什么?心理学家这样说

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在人际吸引众常常起到重要作用。个人特征可以被分为外在特征人格魅力。[2]

正如黑格尔说:“心灵性的基本意蕴是通过外在现象的一切个别方面而完全体现出来的,例如:仪表、姿态、运动、面貌、四肢形状 等等。”外在魅力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初次交往中十分重要。一个人的外在特征会影响别人对其的知觉和评价,进而影响别人与他(她)的互动。一旦对一个人的某一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会倾向于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人际吸引是什么?心理学家这样说

良好的外在特征之所以有吸引力,一方面会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构成一种精神酬赏;另一方面会产生晕轮效应,即好的外貌会使别人以为这个人具有其他美好的品质。亚里士多德就曾经说过:“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

人际吸引是由第一印象引发的自动效应,但紧接着是对陌生人的客观判断。个人的知识、 能力、 特长 、 才华、 道德、 作风、 谈吐、 幽默等个性。个人的知识、 能力、 特长 、 才华、 道德、 作风、 谈吐、 幽默等个性。即所谓的人品, 在品与貌的关系上, “ 貌” 在交 往初期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际交往的 不断深入, “ 貌” 的作用不断减弱, “ 品” 的作 用在不断加强。同时,良好的人格魅力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情感和观念,会在不同程度地会下意识接受别人的影响;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暗示和影响。[2]

人际吸引是什么?心理学家这样说

积极的自我证言也是影响社交的关键,并不在于你看起来怎么样,而是在于别人怎样看你,以及你是否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自我感觉良好。这些都与人格魅力息息相关。

互惠性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交往包含着对回报的期待,这个回报可能是及时地, 也可能是日后的。 当双方需要以及期望形成互补关系,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互惠性不仅仅指物质上互惠互利,在深层次上是心灵的互惠互利, 因为心理价值、 情感获得都是人类心灵活动的动力。精神报酬很重要的一点是喜欢的相互性,即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当告知人们被他人喜欢或仰慕时,会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回报。

人际吸引是什么?心理学家这样说

相似性

在个人特性方面,双方若能意识到彼 此的相似性,则容易相互吸引,两者越相似 越能相互吸引。与我们相似的人倾向于同意我们的观点,这样增强我们对自己观点的信心。这里的相似分为主体相似和客体相似。主体相似是对某个事物或者人的态度、感知过程的相似;客体相似是双方的种族背景、宗教、社会阶层、受教育水平等客观因素相似。

人际吸引是什么?心理学家这样说

正如俗语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趋向于认为,那些和我们相似的人会更喜欢我们,因为相似的人带给我们一种自己是正确的感觉。所以当一个人与你态度越相似,你就会越喜欢他(她)。与之相反,如果有人不赞同、批评我们的观点、品味以及判断,我们会感到不愉快。

结语

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产生注意、 欣赏、 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 进而相互接近而产生感情关系的过程, 是个体进行人际交往的第一步。那两个个体差异较大的个体之间有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人际吸引呢?答案是肯定的。如何提高人际吸引力呢?可以参考我写的另一篇文章

如何提高人际吸引力?心理学家告诉你

Reference

[1] 高倩 佐斌. 主我分享:人际吸引研究新发展.[2] 周青. 人际吸引理论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3] 颜亮. 论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2010.[4] 高倩 佐斌 郭新立 马红宇. 人际吸引机制探索 主我分享中情绪的作用.

[5] 孟 黄佳豪. 论人际吸引. 20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