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品读: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严仲良的书法作品,最出色当为小楷。一幅幅小字长卷,宛如和风细雨,纤巧优雅,清新自然,而又端正有力,一如作者之为人,谦逊低调,温文尔雅,但出言掷地有声,极有原则和主见。严仲良出生于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承家训,吟咏古典诗文,后经名师指点,学习绘画和书法。其书法大字有北方的豪放,小字有江南的娟秀,这种风格的形成,也许是生活经历的反映。 严仲良孜孜不倦地研习书法艺术。作品融各家之所长,楷书中含魏隶韵味,行书中含魏篆之意,独创自己的风格。严仲良是企业家,是儒商,对社会和人生自有独特的理解,其书法作品有一种雄奇豪放,而又坦诚古朴的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