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其实没那么惨,完美适合社恐+不善应酬+不想上班+渴望交到一辈子的好朋友的人士。 ——爬树鱼 两年以来,我和大秋果同志先后写了一大批读博劝退帖子,以劝说硕士生同学们权衡利弊,谨慎选择。目前看来效果还算明显,某次我俩做完博士生活规划讲座后就有位女士当场表示受益匪浅未来不打算读博了。不过,一味强调读博有多苦未免矫枉过正,我自己读完博却劝人不要去读也未免不大地道。所以特撰一贴,来描述一下我读博期间究竟收获了什么。 其一,重新规划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 我读研那所学校有一个非常牛的法学院(别喷我,每位同学都有权认为自己母校很牛),其毕业生遍布帝都各大红圈所,应该说每位研一新生报到之后都是看着广阔钱景流口水然后心向往之——直到研二开学,我在早八点发现两位穿戴齐整的同学在水房洗漱并表示刚下班。于是,我在恐慌之下联系了后来的博导……于是过上了现在从来不用通宵的好日子。 其二,自信心 我这人其实不咋会说话,既不能歌善舞也不会口吐莲花,所以在本科硕士阶段一直是墙角的背景植物角色。参加的活动不多简历上也没啥“副部级学生会会长”等亮眼头衔可写。不过,读博之后,我突然发现,咦,导师这个项目似乎不难做;咦,好像写篇论文也不是很累。咦,我去讲节课好像大家听的也挺认真?还有人做笔记,太惊悚了!好吧,要毕业了,貌似简历还挺长?那往外投投试试?真是一个逐步树立自信的过程啊!更美妙的是,当别人知道他们面前是个女博士,就往往会善解人意地表示,哦,情商低一点、不擅交际一点,正常正常。 其三,战斗友情 你或许不会记得读书时一起去网吧包宿的哥们,但是,你一定会记得读书时一起写毕业论文的兄弟。那将是一段长达一年的每天朝九晚十的战斗友情啊。 其四,一种你从未经历过的学习方式 理工科的同学们我不大清楚究竟采用的是什么学习方式,其实,相当一部分文科研究生,在读研阶段并没有真正进入知识产出的模式,上课时往往还是注重知识的学习。或者,至少是导师指明了路径情况下的有目的探索。我此前当然不认为这有啥不对的,因为美国英国的法学院也都是这个模式。直到读了博士,方才发现,选题,老师不给;资料,老师没有;能不能做出来结果,老师也不知道啊……刚开始心里没底儿,写了一篇投出去,啊,居然能发!那再写一篇?写完之后隔上一两个月再回头看看,啊,我居然能写出这么好的论文!(这一点真的不夸张。此种感觉很多人都有,约等于你现在回顾下高考前夕那个文能诵离骚理能解微分的你) 综上,画个重点,读博其实没那么惨,完美适合社恐+不善应酬+不想上班+渴望交到一辈子的好朋友的人士。啥,你说你情商又高又会写论文?那当然适合读博士啊,具体请参见秋果同志!@吉大秋果 绘图:爬树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