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北京,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的国家会议中心里面却丝毫感受不到寒流的入侵,各妇产科同道们从祖国各地汇聚一堂,参加2016年协和实用妇科内分泌与肿瘤高峰论坛。本次会议场面声势浩大,内容生动,来自国家医学殿堂的协和医院专家及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倾情奉献,把妇产科学中的内外科学结合起来,把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把临床与基础结合起来。妇产科业内人士都说,生殖内分泌学是妇产科学的内科学基础,妇科肿瘤学是妇产科学的外科学和治疗学基础。这场知识的盛宴给与会者带来了交叉学科专业的拓展与探索,这条路我们将永不停息..... 11月12上午,大会首先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郎景和院士因有其他要务未能出席,潘凌亚教授宣读了郎景和院士题为“把生殖内分泌和妇科肿瘤学整合起来——祝贺内分泌与妇科肿瘤学专题研讨会召开”的贺词,他在贺词中说,应该把生殖内分泌与妇科肿瘤学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边缘学科,一个亚学科,一本《内分泌妇科肿瘤学》。一方面,内分泌障碍可以诱发肿瘤,另一方面,某些妇科肿瘤又有内分泌功能,鉴于上述内分泌和肿瘤的相互关系,形成了一种新的治疗,即肿瘤内分泌治疗学。他期望本次会议能形成一个深入讨论的良好开端,为今后研究打下一个基础,为这一亚学科队伍集结一批骨干。郎院士的贺词寄托了他对大会圆满成功的美好祝福以及对大会的殷殷期望。 第一位讲者是著名的妇科肿瘤学家北京协和医院潘凌亚教授,她做了题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保守治疗》的讲座。她首先强调了目前NCCN推荐的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治疗是全宫+双附件切除,但对于40岁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药物治疗有特别的意义。她从月经生理层面分析了子宫内膜病变的病因、阐述了子宫内膜增生的高危因素、WHO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特点及随时间推进其分类的演变、并且深入浅出地解读了2016NCCN指南关于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适应症,并对各种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和监测手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她最终强调,在完成生育后,如通过活检发现疾病进展,或经过6-9个月孕激素为主的治疗,内膜癌持续时仍需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不是万能的,药物治疗的前提是确保疾病不进展,只有保证患者健康,才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在,我国已全面进入二胎时代,许多35岁以上的女性都有生二胎的愿望,希望抓住青春的尾巴,然而,即使外表很年轻但是她们的卵巢已经不再青春。北京协和医院高劲松教授做了题为《高龄孕妇产前筛查》的讲座。她强调了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随孕产妇年龄增加而显著增加,以往对高龄孕妇直接羊穿,目前可在充分咨询并知情同意后选择产前筛查,比如可选择无创DNA检查,但筛查高风险或超声结构异常者应进一步行产前诊断。 北京协和医院邓姗教授给大家带来了《如何应对合并内科疾病的异常子宫出血(AUB-C)》的讲座。她梳理了AUB-C的高危症状及体征,以及在接诊急诊AUB-C患者时我们妇科大夫做些什么才能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处置,并推荐了《协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避孕方法选用的医学标准》等实用的医学参考书,在帮助我们妇科医生正确处理AUB-C患者时具有指导作用。最后以具体实例形象、直观地探讨了AUB-C患者的处理,让大家收获颇多。 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对《中国女性盆底康复现状及未来模式》做了讲解及展望。她说,目前我国已构建医务人员教育知识管理系统、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三级盆底疾病诊疗网络运行模式、并已构建项目科研支持系统,开展全国多中心临床及基础研究,并已成立相关学组,致力于女性盆底康复的研究与治疗,期望通过这种三级诊疗网络给需要盆底康复的女性带去福音。 北京协和医院孙爱军教授借用郎院士在上个月厦门召开的中华妇产科大会上的发言“西医很强大,中医很伟大”引出了他的讲座《西医大夫眼中的中医与中药》。他从我们平时生活、临床工作中的亲身经历娓娓道来,例举了中医中药在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中的独到之处,并视角独特的分析了为何目前中药效果不好,认为药材质量与炮制工艺是影响目前中药疗效的关键因素。并介绍了定坤丹是目前妇科临床中秉承传统地道药材及制作工艺的好药,最后结合多种妇科内分泌疾病,介绍了中医中药在治疗疾病中的价值,提出我们应从各个方面思考中医药的现状与问题,认真体会中医药这一中华瑰宝的核心价值,正确应用到妇科各个领域。 在短暂的午间休息后,下午的会议在北京协和医院孙爱军教授生动风趣的开场白中拉开了序幕。孙爱军教授为我们讲述的主题是《生殖内分泌性腺轴的解剖与功能》,对于临床医生,尤其是我们年轻医生来说,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永远是最重要的主题,而复杂的女性生殖内分泌性腺轴一直是我们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和疑难的内容,孙爱军教授通过通俗易懂的言辞、形象生动的比喻及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为我们详细的剖析了女性生殖内分泌轴的发育、解剖结构及女性激素的分泌,使我们对这一内容有了深刻而透彻的理解。
郁琦教授指出随着妇女进入围绝经期、绝经期、绝经后,随之而来会出现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症状及疾病,而这些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低雌是其主要原因,激素替代就提上了日程。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组长、北京协和医院郁琦教授结合相关的研究及数据对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以及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外阴癌、乳腺癌以及消化道肿瘤和甲状腺癌术后或放疗后是否使用以及如何使用MHT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郁教授指出,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良性疾病通常不是激素替代的禁忌,MHT对多数妇女恶性肿瘤的影响尚不明了,若综合考虑整理利弊,其利大于弊的结论明确。临床医生对恶性肿瘤治疗后的患者,进行MHT前需要权衡利弊;对于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进行MHT前应告知患者,使其了解治疗的利与弊。 郁琦教授继续做了题为《盆腔炎性疾病的中西医概念及治疗》讲座,依次从盆腔炎性疾病(PID)的中西概念、分类变迁、病因及好发人群、感染途径及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尤其提出PID给妇女带来的危害,中药治疗可加强抗生素的作用。
北京协和医院陈蓉教授做了题为《闭经的诊治思路》的讲座,陈蓉教授围绕生殖内分泌轴,展开了对各种闭经的讲述,从下生殖道异常性闭经、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到中枢性闭经(下丘脑和垂体)详尽的阐述了闭经的病因、激素表现及治疗。她提出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妇科检查对闭经诊断尤为重要。对于原发闭经(低雌激素)小女孩首先应考虑身高的问题,雌激素应从小剂量开始,待获得较满意身高,骨龄15岁后可加大雌激素剂量,需要来月经时需加孕激素。性发育异常的闭经应首先明确染色体,若为46xy单纯性腺发育异常的需手术切除性腺,以免恶变。陈教授讲到闭经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诊断包括定位诊断和病因诊断;以闭经症状为核心,明确诊断,对因对症治疗;若是低雌闭经,需要雌激素或雌孕激素治疗。
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通过腹腔镜下广泛淋巴结切除+阴式广泛宫颈切除术,可达到45.2%的妊娠率,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生育要求。子宫内膜癌通过高效孕激素治疗,可达64.8%的妊娠率。然而目前临床用药方案存在异质性,并且对于解决复发问题、治疗后受精卵着床的问题等方面仍需做出深入及细致的研究。对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可先期化疗,待妊娠后剖宫产终止妊娠同时行根治性手术。 协和医院肿瘤团队在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方面做出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制定了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诊治指南,为妇科肿瘤的临床工作指明了方向。
妇科肿瘤治疗始终强调早诊断、早治疗、保留生育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曹教授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总结了 AMH在妇科肿瘤方面的应用,即可用于判断手术损伤、评估化疗对性腺的毒性、评估卵巢的储备功能,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前后生育时机的选择等方面,另外,可作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肿瘤标记物,用于颗粒细胞瘤的诊断、预测肿瘤大小及治疗后随诊过程中判断复发的有力工具。 北京协和医院赵峻教授做了《生殖相关滋养细胞疾病的预防与处理》讲座,赵教授系统阐述了妊娠滋养叶细胞肿瘤的分类、临床分期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重点强调了GTN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包括全身静脉化疗、动脉栓塞、动脉插管化疗以及保守性手术,以及各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生理及生育功能的影响。在选择治疗方案前,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性腺毒性作用,评估各种常用治疗方法导致不孕及卵巢早衰的风险,在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采用对患者最合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且强调了治疗后再次妊娠的时机、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再次妊娠后的注意事项。通过赵教授的详细讲解,让大家对妊娠滋养叶细胞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 大会的最后,邓成艳教授声情并茂地做了总结陈辞,大家亦为之动容:大会立题新颖,内容涉及到内分泌障碍引起肿瘤,肿瘤产生内分泌功能,肿瘤的内分泌治疗,以及在肿瘤治疗中,对女性生理和生育功能的考虑和保护等内容,祝贺大会圆满成功!会议两天来,义勇如云,群贤毕至,此时此刻我想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感谢组委的精心准备与布置,感谢各位老师倾注心血的幻灯和精彩讲座,同样非常非常感谢亲爱的同道们,因为你们踊跃的参与,会议才取得圆满成功。清风吹散了雾霾天气,带来了希望,孕育了美好。在学习的世界里不分你我,也没有先来后到,只要有心,我们都能够成功,虽然大会已经结束,但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读书,学习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然而妇产科医生是最爱学习的一个群体,用辛勤的学习和辛勤的工作换来了千家万户的幸福,再次感谢大家,祝大家返程顺利! ![]() ![]() 文:杏霖妇科内分泌研究院会务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