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于女士,39岁,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就诊日:2016年04月01日。 主诉: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 现病史: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较多,约为既往经量的2-3倍,伴血块,持续20余天。43天前于威海市立医院就诊,妇科B超结果报告:子宫内膜厚度11mm。后患者于外院口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阴道流血逐渐停止。1月前再次出现阴道流血,开始5-6天量较少,约为既往经量的1/3-1/2,后逐渐增多,最多时约为既往经量的2-3倍,伴血块。自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阴道流血较前减少,现稍少于月经量。 月经、婚育史:平素月经规律,14岁初潮,5-7天/25-27天,经量正常,无痛经,LMP2016年1月31日,PMP2016年1月4日。24岁结婚,G3P1L1A2,2000年足月剖宫产一女婴,体健;早孕药物流产2次,避孕套避孕。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及密切接触史。2000年于乳山当地医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无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T:36.7℃,P80次/分,R17次/分,Bp118/80mmHg。发育正常,无贫血貌,皮肤粘膜未见瘀点瘀斑。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下腹部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内有少许血迹,宫颈光滑,子宫后位,正常大小,活动可,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扪及异常。 辅助检查: 1. 盆腔彩超(2016-03-29):子宫后位,形态规则,大小71×58×59mm,肌壁回声均匀。于子宫后壁可见两低回声结节,大小约7×5mm,边界清晰,内回声尚均。子宫内膜无偏移双层厚度18mm,回声不均。宫颈可见数个小囊,大者约11×5mm,左侧卵巢24×11mm,右侧卵巢32×20mm。 2. 性激素(2016年04月01日):E2 258.2 pmol/L、FSH 5.59 mIU/ml、LH 15.51 mIU/ml、P 2.08 nmol/L、PRL 20.94 ng/ml、T 0.750 nmol/L。 3. 宫腔镜检查(2016年04月01日):镜下见宫颈管形态内膜基本正常,宫腔深7cm,内膜明显增厚,可见少量血管走行,双侧输卵管开口未见。镜下诊断:子宫内膜增厚。 4. 尿HCG(-),血常规正常。 思考问题: 1.本病例特点有哪些?需要再行哪种检查? 2.根据患者病史、体检结合辅助检查,此病例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对于“异常子宫出血”归属于中医学“崩漏”范畴,中医对于此病该如何治疗? 问题1:本病例特点有哪些?需要再行哪种检查? 该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且量多,B超结果报告:子宫内膜厚度18mm,回声不均,有剖宫产史,宫腔镜检查也报告子宫内膜增厚,无子宫憩室。故为排除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病变,需要行诊断性刮宫术,送病理检查。 问题2:根据患者病史、体检结合辅助检查,此病例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对于“异常子宫出血”归属于中医学“崩漏”范畴,中医对于此病该如何治疗? (1)可能诊断:AUB-O 该患者病理结果回报: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 最后根据患者病史、体检结合辅助检查,明确诊断:AUB-O。 (2)在中医学中,一般突然出血,来势急,血量多的叫崩;淋漓下血,来势缓,血量少的叫漏。崩漏属常见病,常因崩与漏交替,因果相干,致使病变缠绵难愈,成为妇科的疑难重症。 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引起冲任不固的常见原因有肾虚、脾虚、血热和血瘀。 治疗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出血的久暂,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第一步止血:治崩宜固摄升提,不宜辛温行血,以免失血过多导致阴竭阳脱;治漏宜养血行气,不可偏于固涩,以免血止成。本患者阴道流血量多,考虑为“崩中”,故治疗要固崩止血,用药健脾益气,固冲止血,如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白术、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白芍、海螵蛸、茜草根、棕炭、五倍子,配以补肾滋阴中药,如熟地、阿胶等。类似西医中应用氨甲环酸或激素或刮宫止血。该患者采用刮宫止血。 第二步澄源:在塞流的同时,一定要找准病因,是脾虚、还是肾虚、还是血瘀、血热为主,针对引起崩漏的具体原因,采用补肾、健脾、清热、理气、化瘀等法。类似于西医寻求是PALM-COEIN系统中哪一种类型,但说法不一样。该患者刮宫送病理,诊断AUB-O,结合其性激素结果,考虑因无排卵由雌激素刺激所致内膜增生过长,故应用孕激素转化内膜分泌期。 第三步复旧:即是调理善后、调理周期。历代诸家都认为崩漏之后应调理脾胃,化生气血,使之康复。近代研究指出,补益肾气,重建月经周期,才能使崩漏得到彻底的治疗。“经水出诸肾”,肾气盛,月事才能以时下,对青春期、育龄期的虚证患者,补肾调经则更为重要。当然复旧也需兼顾澄源。辨病因以复旧。对于该患者要要应用后半期疗法,服用甲羟孕酮调整周期,连用3个月。 以上3个时期都可以中西结合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