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种激素,掌控你的性生活

 夜话男题 2020-03-13

爱情激素

爱情是男女之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问世间情为何物”,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追寻爱情的真谛。从男女碰面到坠入爱河,再到结成夫妻、相濡以沫,我们品味着爱情的美好,时而甜蜜、时而热烈、时而吵闹,促成这些变化的却只有三种“爱情激素”。

情爱激素——苯基乙胺

男性和女性相遇时,大脑会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开始分泌苯基乙胺,达到一定数量后,会让他们迅速兴奋起来,呼吸加速、心砰砰跳、手心出汗、面红耳赤……爱情也就随之降临。研究表明,热恋中的情侣会被激发产生比平时高出2~5倍的苯基乙胺。

因此,利用好“情爱激素”,一见钟情的比例会大大提高。女性排卵日的前一天是雌激素水平最高的时候,能刺激男性分泌大量的苯基乙胺;当人遇到危险、情绪紧张时,苯基乙胺的分泌水平也会提高,这意味着产生爱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但需注意的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同时,苯基乙胺也有副作用——让人产生偏见和执着,丧失客观判断能力,只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坚信自己的选择才是正确的,即“情人眼里出西施”。

快乐激素——多巴胺

从一见钟情到热恋阶段,多巴胺接替了苯基乙胺,唤醒了“爱”的力量,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时,为了见上一面,人们愿意奔走千里,还会希望相处的时间就此定格。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们感到幸福无比,并相信这份幸福会一直持续下去。

遗憾的是,多巴胺只是下丘脑和脑垂体腺中的一种关键神经递质,当我们经历新鲜、刺激或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它就会被大量分泌出来。但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总是试图将人体调整回正常状态,多巴胺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多巴胺的浓度高峰可持续6个月到4年左右,平均不到2.5年。一旦多巴胺减少甚至消失,人也就从热恋中恢复过来,失去了曾经的激情。

婚姻激素——内啡肽

有过恋爱经历的人都知道,爱除了激情外还应该有些其他的东西。随着多巴胺的减少和消失,轰轰烈烈的爱恋逐渐转淡,你会感到跟他(她)在一起很温暖、很踏实,不愿打破这种关系。此时,内啡肽已经取代了多巴胺的主导作用。

内啡肽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分泌的氨基化合物,其效果接近于毒品——吗啡,是一种镇静剂,可以降低焦虑感,让人体会到一种安逸、温暖、亲密、平静的感觉。在内腓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会轻松、愉悦。

苯基乙胺使人坠入爱河,多巴胺使人进入热恋,而内啡肽能够使人持久快乐,3种激素带来了爱情路上的相识、相恋、相知、相守。既然爱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那么,当它来时,我们需无畏投入;当它走时,当放下执念。

Tip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