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中叶,无锡有一退休官员,姓冯名夔,字...

 A非常道A 2020-03-13
明朝中叶,无锡有一退休官员,姓冯名夔,字廷伯,别号老泉。家有良田千顷,广厦万间,豪富为吴中一冠,为人慷慨豪爽,文采风流,因而,天下名士都愿与他结交,家中经常食客满门。
每天一早起来,冯家便排开盛筵,笙箫齐奏。食客们分列两旁,上座的为海内诗人墨客,下座为鸡鸣狗盗之徒,众人边饮酒取乐,边谈古论今,宾主和谐,其乐融融。
一天,众人正饮酒,仆人来报,说门外有一老僧,要拜见主人,冯夔命仆人请他进来。一会儿,进来一位老僧,年过六旬,须眉皓白,一口浓重的闽中方言。
冯夔以为又是投奔他的食客,便问:“请问老师父,你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和尚回答:“出家人来此,不过为乞求布施而已,你怎么这样问我呢?如果我有特殊本领,就能自己养活自己了,还会到你这里托钵乞讨吗?”
冯夔宽和地一笑,又问:“敢问师父,你想要些什么?”老僧说:“我想喝酒。”冯夔听了,又是一笑,命人抬上酒来。
一会儿,两个仆人抬过一大坛酒,放在老僧面前,老和尚又让仆人拿来两个空坛,然后脱去草鞋,赤脚放进空坛之中,站稳之后,双手抱起百余斤重的酒坛,龙饮百川一般痛饮起来,喉间发出咕咚咕咚的声响。
转眼功夫,一坛酒已全部告罄,老僧却无丝毫醉意。接着,他将酒坛放下,从两只空坛中拔出双脚,众人惊讶地发现,老僧脚踵间酒液淋漓,足趾间酒气氤氲,再看两只空坛,已经酒满欲盈。
冯夔吃惊地问道:“老师父,这是怎么回事?”老僧朗朗笑道:“这算不了什么,老纳不过善运气而已。这一坛酒,虽然喝进腹中,但可运气下达,驱酒从足心涌岀,别的就没有什么了。”
冯夔听了,忙起身打躬,礼为上宾,请老和尚在府中留住数日。老和尚也没推辞,就在这里住下了。
转眼过了一个多月,老和尚再也没有显示过什么技能。几位年轻气盛的食客便愤愤不平,认为让这个没什么本领的老僧坐在上座,实在是他们的耻辱。言语之间,便少不了一些不逊之辞。
有一位习武的青年,心傲气浮,自视颇高,更是借故挑衅,对老和尚肆意凌辱。老僧也不计较,权当没有看到,那青年便越发肆无忌惮。
一天,众人正饮酒,青年在席间舞起棒来,他施展出全部的本领,腾挪闪跃,进退便捷,棍棒倒也舞得呼呼生风。众人劈里叭啦地为其鼓掌,只有老僧无动于衷。
青年见状,收起棒,走到老僧面前,盛怒地问道:“师父,你是不是认为我的技艺不精?”
老僧说:“是的,你的棍圆而不方,滑濯而没有瓠棱,还谈不到什么技艺。”青年厉声喝斥说:“棍,哪个不是圆的?什么是方?什么是瓠棱?你做个样子我看看!”边说边舞棒向前,突然向老僧头上打去。
此时,老僧正拿着筷子吃饭,见棒突然打来,忙用一双筷子相迎,说来也奇怪,那支劈来的大棒仿佛被吸住一般,粘在老僧的筷子上,筷子向东,它向东,筷子向西,它向西,想左不能左,想右不能右,青年拼命拽拉,却也无济于事。
忽然,老僧的筷子向上一指,那根木棒嗖的飞向空中,咚的钉在天花板上,那青年也倒退数步,跌在地上。
老僧叫道:“起来,我告诉你,这就是方,这就叫有瓠棱,你只会圆而不会方,棒子才会脱手而出,懂了吗?”
青年面红耳赤,伏在地上,连连乞请师父赐教。和尚又说:“你已经习惯用圆,坏毛病养成了,如果不能抛弃你多年养成的老毛病,只怕再难以进步了。
棒是圆的,而要当方的用,表面虽光滑,而要当成有棱角,不是容易的事啊!我二十年养气,十年锻炼臂力,三十年才练到这个地步,虽是区区小技,也不是凭虚骄之心侥幸取得的呀!”

参考文献:《涉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