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三大因素,决定了你一生的财富上限

 坏人彭 2020-03-13

这三大因素,决定了你一生的财富上限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人的一生究竟能赚到多少钱呢?

之前,我们聊到过职场天花板,月薪3-5万,也就是年薪50万左右,基本上是普通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工资上限。

假如30岁后,我们学习理财知识,尝试做投资,不断增加理财收入,这个也是可以提高收入上限的。

但是,不管你是否承认,每个人都存在着自己的“能力圈”,财富上限也是不一样的。即使同样做投资,人与人之间的财富积累速度也是不一样的。

今天,我们不妨就来聊聊那些决定个人财富上限的因素~

时间因素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笨鸟先飞”。当个人能力不够的时候,只要我们花的的时间比别人多,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总能够赶上别人。

其实,财富的积累也是这样,即使我们的财富增长速度比较慢,个人财富值存在各种各样的“先天不足”,也可以通过延长财富积累周期来赶上别人。

如何延长财富积累周期呢?说白了,其实就是没事多花时间赚钱。

假如我们拥有的时间足够长,那么由于原始积累或投资能力造成的财富总量差别,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时间复利的威力也是巨大的。像股神巴菲特,99%的财富都是53岁后赚到的。

根据复利的“72法则”,假如我们用20年时间赚到100万,全部用来投资年收益率8%的理财产品,那么只需要9(72/8)年的时间,就可以赚到第二个100万。

最后,投资时间越长,亏损的概率越小,收益也就越好,一些伟大的价值投资者都在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投资比自己的生命更长久。

风险补偿

做投资,我们的目的是保住本金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

因而,在进行资产配置时,我们经常采用的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 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模式,区别只在于资金分配。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平衡风险与收益,其实也十分符合“投资收益=无风险收益 风险补偿”的经济学原理。

其中,无风险收益对应的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多为银行理财、P2P和货币基金等,风险补偿对应的则是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比如股票、基金。

无论我们做出什么样的投资决策,无风险收益基本都是相同的,差距就是从风险补偿拉开的。

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风险补偿的数额(风险溢价)也会呈正比提升。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能力范围内,把资产配置在最有价值的地方。

认知能力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那一部分钱。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我们就要不断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升级。

在《投资异类》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认知的最高境界是像上帝一样思考。

上帝是如何思考的?洞悉规律,顺从法则。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投资也要顺势,做风险预判。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顺势,顺势的目的是借势,投资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入场时机。

其次,还要判断同一个投资项目是风险还是机遇,这样才不至于错过赚大钱的机会。

在认知的提升上,我们要多花些笨功夫和巧方法,多去思考优秀投资者背后的行为逻辑,还有就是敢于实践,从实践中积累经验。

———

明白了决定财富上限的三大因素,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去改善不足之处。

毕竟一生很长,我们还要赚够自己要花的钱、亲人要花的钱和梦想要花的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