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且欢迎大家提出与语文相关的所有问题。祝所有学子考试顺利! 阅读能力与分数并不一定是对等的。 有一个学生,他从小不爱课外阅读,除了短小的古诗词,所有其它的文章都背不下来,平时考试一般难得及格。后来,他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考出他的语文最高分——127分。 现在距离高考虽不足三月,其实单从分数方面来说,上升空间是很大的。现在,很多高三的孩子们都在家里上网课,认真复习备考。那么,在老师不能当面指导的情况下,怎么复习才更高效? 面对迫在眉睫的高考,我们的宗旨是:高考考什么,我们就复习什么。 首先,要对高考试卷四大板块的各种题型了然于胸。 2019年高考全国语文卷的几大板块和分值是这样的: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19分)、古代诗歌阅读(9分)、名篇名句默写(6分)。 语言文字运用,包括语病题、句子连贯题、词语辩析等(20分)。 写作,作文(60分)。 其次,分板块复习,并且分配好时间。 总的思路:复习上学期整理的笔记,整理网课笔记,熟记各类知识点和题型,做专题练习和综合试卷,多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具体方案(可以参照这些语文笔记) 每天有计划地温习背诵几篇古诗文篇目,不要遗漏,有的篇目要反复背诵,每天独立默写,然后对照批改。 每天读记几分钟词语,主要是成语,不要局限于那些常考的易误成语。 文学类文本就是小说或者散文,管他考不考,所有题型都记在心里,很容易的。小说的情节有什么作用?人称的作用?环境描写作用? 文言文,在学校里,要集中复习一个月时间。在家里,最重要的是记忆所有可能出现的文言实词,不多,150个左右,可以直接应对翻译题。看到文言文就头疼的学生,记下文言实词就够了。 古诗文阅读,了解题型和答题术语,看到诗歌,首先就要快速判断诗歌的情感方向(哀情还是乐情)。 阅读题要么不做,要么认真做。做文言文,就要能基本翻译全文,弄清楚不懂的文言实词;做小说题,要思考自己为什么丢了分。 作文,最好每天朗读一篇文章给自己听,抽出时间看看新闻,多训练审题立意,理理那些好作文的思路。 …… 我经常对学生说,在语文这一块,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第一名。这既是鼓励,也基本是事实。事情证明,在同一个班里,语文第一名,一般不是同一个人,而且,高分里,常常有看起来特别不起眼的学生。 上面的这些语文笔记,说明很多学生在努力,在为不久就要到来的超级考试奋斗。我们当然应该相信,所有的努力一定会为未来加分。 因为努力,即无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