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

 莫岐 2020-03-13

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烛之 武退秦师》《晋公子重耳出亡》《晋灵公不君》《城濮之战》《崤之战》《齐晋鞍之战》《宫之奇谏假道》

《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勾践灭吴》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王》《荆轲刺秦王》《庄辛说楚襄王》《鲁仲连义不帝秦》《赵威后问齐使》《 易水送别》西周时的公、侯、伯、子、男爵


公爵最尊,侯、伯、子爵依次而降,男爵最卑。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级别管理方面。上公为九命,侯、伯为七命,子、男为五命。在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方面,周王朝依命数对其加以节制。


在拥有军队方面,天子六军(12500人为- -军),大国三军(上、中、下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在妻妾方面,天子三夫人九嫔;上公诸侯一 -妻八妾;侯、伯诸侯一妻六妾;子、男诸侯一妻四妾。


在典礼舞蹈时,天子用八佾舞(八行,每行八人),诸侯用六佾舞(六行每行六人),大夫用四佾舞(四行,每行四人),士用二佾舞。


王城方九里,其城墙周长应在1200多丈,诸侯国国都的城墙则不得超过300丈,卿大夫食邑的围墙不得超过诸侯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


在执玉方面,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圭,男执蒲璧。宋公、齐侯、晋侯、卫侯、陈侯、郑伯、曹伯、楚子、许男,说明在周初分封的时候宋国国君的爵位是公爵,齐、郑、楚、许依次是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


五等只是代表地位和当初为周建国所立的功劳,并不是官职。


史家记载不同国君时都称爵位以区别高低,是为了符合“礼”。第四章《左传》与春秋战国历史散设果堂第一-节《春秋》与春秋时期及《左传》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哀公十四年(前481),以鲁国年号纪年(隐桓庄湣釐文宣成襄昭定哀),记事也以鲁国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名词解释

“春秋笔法”: I《春秋》语言简炼含蓄,选词炼句准确谨严,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被后世尊为“微言大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在史书和文学作品的写作上,也对后人产生很大影响。史学家从中领悟到修史应该有严格而明确的倾向性,文学家往往学习其遣词造句力求简洁而义蕴深刻。左丘明概括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


“春秋三传”:指《公羊传》(齐人公羊高) 《谷梁传》 (鲁人谷梁赤)和《春秋左氏传》,都是解读《春秋》而作的专著。


《左传》主要是补叙其史实的,属古文经;《公羊传》 和《谷梁传》主要是阐明其“微言大义”的,属今文经。

《春秋》用字精审,被称为“微言大义”,根据不同悄讯课重动词就不同。请查阅相关资料,辩明以下词义。

“克”与“侵”

“伐”与”围“

”入“与“追”

“救"与“战”

“取”与“执”

“袭”与“败”

“歼”与“灭”

“败”与“败绩”


●敌未阵曰败某师,皆阵曰战。大崩曰败绩。得俊曰克。覆而败之日取某师。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凡胜国日灭之,获大城焉曰入之。


忠信卑让之道也。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之。卑让,德之基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