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幅 涨幅就是指目前这只的上涨幅度。涨幅=(现价-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100% 涨跌:涨跌值,用"元"做单位表示价格变动量,涨跌=今-昨,以每天的与前一天的收盘价相比较,来决定是涨还是跌。一般在交易台上方的公告牌上用"+""-"号表示。当日与前一日格(或前一日)相比的百分比幅度,正值为涨,负值为跌,否则为持平。 涨速 是当前的增长或下跌,是指单位时间内价格的大小。上涨的时间越短、越大,的实力就越是强大,涨速理论是股市运动战理论的一部分,股市运动战理论是涨速理论的基础,涨速理论是股市运动战理论的关键和的精华。什么是涨速理论呢?涨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上涨的速度。的涨速是单位时间内股票上涨的速度。在实盘操作中,那只上涨的速度快,K线图形好,分时和日K线,处于刚刚起涨的初始阶段,有大量的,相对放大,向上推升,这只股票往往就在当日。日K线处于阶段性时,处于长期低价的,出现在涨速榜中时,(尤其是第一次上榜时),要高度注意,果断买入,往往买入不久,或当日,或连续涨停。涨多了要跌,当短期涨得太快,也意味着回调风险的增大。是涨的幅度,与前一个交易日,为上下百分之十。涨速是指当日盘中单位时间内的大小。一般判断是:上涨的时间越短、涨幅越大,的实力就越是强大。 换手率 ""也称"周转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转手买卖的频率,是反映股票强弱的之一。其计算公式为:()=(某一段时期内的)/(流通股)x 100%。其越大,不仅说明的活跃,还表明交易者之间换手的充分程度。 换手率操盘策略 ⒈的越高,意味着该只股票的越活跃,人们购买该只的意愿越高,属于;反之,的换手率越低,则表明关注的人少,属于冷门股。 ⒉高一般意味着股票好,进出市场比较容易,不会出现想买买不到、想卖卖不出的现象,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较高的股票,往往也是短线资金追逐的对象,性较强,起伏较大,风险也相对较大。 ⒊将与走势相结合,可以对未来的股价做出一定的预测和判断。某只的突然上升,,可能意味着有投资者在大量买进,可能会随之上扬。如果某只持续上涨了一个时期后,又迅速上升,则可能意昧着一些获利者要套现,可能会下跌。 ⒋相对高位成交量突然放大,派发的意愿是很明显的,然而,在高位放出量来也不是容易的事儿,一般伴随有一些利好出台时,才会放出成交量,主力才能顺利完成派发,这种例子是很多的。 ⒌上市之初高是很自然的事儿,一度也曾上演过新股不败的神话,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新股上市后成为现实。显然已得不出高一定能上涨的结论,但是换手率高也是支持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⒍底部的,其高,表明新资金介入的迹象较为明显,未来的上涨空间相对较大,越是底部换手充分,上行中的抛压越轻。此外,目前市场的特点是局部反弹行情,高有望成为,强势股就代表了市场的热点,因而有必要对他们加以重点关注。 换手率观察方法 对于的观察,投资者最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换手率过高和过低时的情况。过低或过高的在多数情况下都可能是的。一般而言,在出现长时间调整后,如果连续一周多的时间内都保持在极低的水平(如周换手率在2%以下),则往往预示着都处于观望之中。由于的力量已经基本释放完毕,此时的基本已进入了底部区域。此后即使是一般的利好消息都可能引发较强的反弹行情。 对于高的出现,投资者首先应该区分的是高换手率出现的相对位置。如果此前是在成交长时间低迷后出现的,且较高的能够维持几个交易日,则一般可以看作是新增资金介入较为明显的一种迹象。此时高换手的可信度比较好。由于是底部,加之又是换手充分,因此,此类未来的上涨空间应相对较大,同时成为的可能性也很大。投资者有必要对这种情形作重点关注。如果是在相对高位突然出现高换手而突然放大,一般成为下跌前兆的可能性较大。这种情况多伴随有个股或的利好出台,此时,已经获利的会借机出局,顺利完成派发,"利好出尽是利空"的情况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出现的。对于这种高换手,投资者应谨慎对待。 除了要区分高出现的相对位置外,投资者还要关注高换手率的持续时间,是刚刚的,还是放量时间较长的个股。多数情况下,部分持仓较大的机构都会因无法出局而采取自救的办法来吸引。对于那些换手充分但有限的品种反而应该引起警惕。但对于刚刚上市的而言,如果与差距不大,且又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好的换手,则可考虑适时介入。 注意事项 实际上,无论过高或过低,只要前期的累计过大都应该小心对待。从历史观察来看,当单日超过10%以上时,进入短期调整的概率偏大,尤其是连续数个交易日的换手超过7%以上,则更要小心。 高低影响 一般情况,大多每日率在1%——2.5%(不包括初上市的股票)。70%的的率基本在3%以下,3%就成为一种分界。那么大于3%又意味着什么?当一支的换手率在3%——7%之间时,该股进入相对活跃状态。7%——10%之间时,则为的出现,处于高度活跃当中。(广为市场关注) 10%——15%,大庄密切操作。超过15%率,持续多日的话,此股也许成为最大黑马。 绝对低量:小于1%、成交低靡:1%——2%、成交温和:2%——3%、成交活跃:3%——5% 相对活跃状态、带量:5%——8%、:8%——15% 高度活跃状态、巨量:15%——25%、成交怪异:大于25% 我们常使用3%以下这个标准,并将小于3%的称为"无量",更为严格的标准是2%。以上是通过密集区的无量上穿来判断的的方法,即一旦发现密集区以低靡向上穿越,则被穿越的筹码大部分是主力持仓。这种估计持仓的方法尽管简单,但对于捉庄的参考价值却是巨大的。 量比 是衡量相对的。它是指开市后平均每分钟的成交量与过去5个交易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之比。其计算公式为:量比=现成交总手数 / 现累计开市时间(分) / 过去5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 量比优缺点 量比在观察成交量方面,是卓有成效的分析工具,它将某只在某个上的成交量与一段时间的成交量平均值进行比较,排除了因股本不同造成的不可比情况,是发现成交量的重要。在时间参数上,多使用10日平均量,也有使用5日平均值的。在处于活跃的情况下,适宜用较短期的时间参数,而在大盘处于或缩量调整阶段宜用稍长的时间参数。 但"量比"由于单一,者在运用时会发现其有先天的不足。如果把当日每分钟的量比放在同一坐标系内并连线,就形成了更加直观、便于操作的量比。 由于"量"是"价"的先导,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量比的变化,来分析个股买卖力量对比,进而研判该股当日的运行趋势。比如周一南开戈德(000537)在开盘后的1小时内,尽管上涨不到0.10元,但其量比0.53稳步上升至2.40左右,这表明当日有介入。10点半以后,该股被资金推高,最终以报收。 观察 量比这个所反映出来的是当前的成交力度与最近五天的成交力度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值越大表明成交越趋活跃,从某种意义上讲,越能体现即时做盘,准备随时展开攻击前蠢蠢欲动的特征。因此量比资料可以说是语言的翻译器,它是临盘实战洞察短时间动向的秘密武器之一。它更适用于。 对比 量比反映出的行为从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量比的越大,表明了该股当日流入的资金越多,市场越高;反之,量比值越小,说明了资金的流入越少,市场活跃度越低。我们可以从量比与与曲线上,可以看出主流资金的市场行为,如的突发性,建完仓后的,洗盘结束后的拉升,这些行为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 分析 量比为0.8-1.5倍,则说明成交量处于正常水平;量比在1.5-2.5倍之间则为温和,如果也处于温和缓升状态,则升势相对健康,可继续持股,若股价,则可认定跌势难以在短期内结束,从量的方面判断应可考虑停损退出; 量比在2.5-5倍,则为明显,若相应地突破重要支撑或阻力位置,则突破有效的几率颇高,可以相应地采取行动; 量比达5-10倍,则为剧烈,如果是在个股处于长期出现剧烈,的后续空间巨大,是"钱"途无量的象征,、乐山电力在5月份突然启动之时,量比之高令人讶异。但是,如果在个股已有巨大的情况下出现如此剧烈的,则值得高度警惕。 量比达到10倍以上的,一般可以考虑反向操作。在中出现这种情形,说明见顶的可能性压倒一切,即使不是彻底反转,至少涨势会休整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处于绵绵阴跌的后期,突然出现的巨大量比,说明该股在目前位置彻底释放了下跌动能。 量比达到20倍以上的情形基本上每天都有一两单,是极端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的反转意义特别强烈,如果在连续的上涨之后,成交量极端放大,但出现""现象,则是行将死亡的强烈信号。当某只在跌势中出现极端,则是的大好时机。 量比在0.5倍以下的缩量情形也值得好好关注,其实严重缩量不仅显示了交易不活跃的表象,同时也暗藏着一定的市场机会。缩量创新高的多数是长,缩量能创出新高,说明程度相当高,而且可以排除的可能。缩量调整的,特别是某个重要之后缩量回调的个股,常常是不可多得的买入对象。 板时量比在1倍以下的,上涨空间无可限量,第二天开盘即的可能性极高。在跌停板的情况下,量比越小则说明杀跌动能未能得到有效宣泄,后市仍有巨大下跌空间。 比大于1时,说明当日每分钟的大于过去5日的平均值,交易比过去5日火爆;当量比小于1时,说明当日成交量小于过去5日的平均水平。 (累计跌幅超过50% 强劲反弹) 量比选股 第一步:竞价结束后,对全部股票的量比指标进行排行,看量比前30名中涨幅在4%以下的,但最好是上涨的而不是下跌的; 第二步:选择流通股本数量较小的,最好在3亿以下,中小板尤佳; 第三步:选择之前换手率连续多日在3%以下或连续几日平均换手率在3%以下的个股; 第四步:选择之前多日成交量较为均衡或有涨停未放量现象的个股,之前一直无量涨停的个股除外; 第五步:最好选择个人曾经操作过的、相对比较熟悉的个股进行介入操作。 对于进入选股范围的个股,一定要看此个股过去几个月的表现,看该股是否有连续涨停的壮举,或者是连续涨个不停也行,千万不要选择那些个喜欢玩短期特殊行情的个股。选股就是选庄家,每个庄家的操盘手都有其资金、性格、操盘习惯上的规律,因此,看其"近代史"非常重要。 委比 是金融或证券实盘操作中某一时段相对强度的指标,委比的取值自-100%到+100%,+100%表示全部的委托均是,的的委比一般是100%,而是-100%。委比为0,意思是买入()和卖出()的数量相等,即委买:委卖=5:5。 委比值的变化范围为-100到+100, 当委比值为-100时,它表示只有而没有,说明市场的非常大; 当委比值为+100时,它表示只有而没有,说明市场的非常有力。 当委比值为负时,比大; 而委比值为正时,说明比大。 委比值从-100到+100的变化是逐渐减弱、逐渐强劲的一个过程 指标应用 委比指标 委比指标指的是在报价系统之上的所有买卖单之比,用以衡量一段时间内相对力量的强弱。 当委为正值并且委比数大,说明市场; 当委比值为负值并且负值大,说明市场较强; 委比值从-100%至+100%,说明逐渐,逐渐减弱的一个过程。 相反,从+100%至-100%,说明逐渐减弱,逐渐增强的一个过程。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的,由于上没有,因此其必定就是+100%; 反之,的其指标也必定是-100%。 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说明了买入和卖出的不程度,并不能反应的活跃程度,活跃程度还是要看的,同时需注意,委比是时时都在变化的。 市盈率 即P/E 也称""、""或"市价盈利比率(简称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来评估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由除以年度(EPS)得出(以公司除以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结果)。计算时,通常取最新收盘价,而方面,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计算,称为历史市盈率(historical P/E);计算预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预估值,一般采用市场平均预估,即追踪公司业绩的机构收集多位分析师的预测所得到的预估或中值。何谓合理的市盈率没有一定的准则。 市盈率是某种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市场广泛谈及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静态市盈率,通常用来作为比较不同价格的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的质地时,并非总是准确的。一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利用市盈率比较不同的时,这些股票必须属于同一个行业,因为此时公司的比较接近,相互比较才有效。 市盈率是很具参考价值的指针,一方面,亦往往不认为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得出的盈利数字真实反映公司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获利能力,因此,分析师往往自行对公司正式公布的净利加以调整。 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为: <0 :指该公司盈利为负(因盈利为负,计算市盈率没有意义,所以一般显示为"—") 0-13 :即价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价值被高估 28+ :反映出现性泡沫 上证综指的历史表现显示,的20倍以下为低估区域,50倍以上为高估区域。价值应在低估区域买进,高估区域抛出。 成交笔数 成交笔数是依据5秒钟内所总计形成的这一单里面包含卖单的单数,笔数的大小,可以了解到所形成的这一笔成交单是由很多散户挂出来的卖单还是由一个大户所挂出来的卖单,进而可以判断出到底是散户挂出单在卖还是大户挂出的单在卖。 一般成交笔数分析要点如下: (1)在高档时,成交笔数较大,且股价下跌,为卖出时机。 (2)在低档时,成交笔数放大,且股介上升,为买入时机。 (3)在高档时,成交笔数放大,且股价上升,仍有一段上升波段。 (4)在低档时,成交笔缩小,表即将反转,为介入时机。 (5)成交笔数分析较不适用于。 亦可采用平均量指标研判 运用原则 平均量就是每笔交易的,它是用来测知大户是否进场买卖的有效方法,从平均量的变动情形将可以分析的短期变化,其研判原则如下: (1)平均量=÷笔数。 (2)平均量增大表示有大额的买卖,平均量减小表示参加买卖的多是小额散户。 (3)在下跌行情中,平均量逐渐增大,显示有大户买进,股价可能于近日止跌或。 (4)在上涨行情中,平均量逐渐增大,显示有大户出货可能于近日止涨下跌。 (5)在上涨或下跌行情中,平均量没有显著的变化,表示行情仍将继续一段时期。 (6)在一段大行情的终了,进入盘局时,平均量很小且无大变化,则表示大户正在观望。 分价表 分价表显示的是在各成交价位上分别成交的总手数,各价位成交的笔数,平均每笔手数,各价位上的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比例。主要作用:(1) 判断该股今日交易者持仓成本。 (2) 判断阻力与支撑的位置。(3) 判断该价位成交平均每笔手数大小来分析买卖能量 (4) 比较自己的交易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的差距。分价表若是均匀分布说明大户不在里面,否则有大户介入。分价表是看竟买率的,在每个价位有多少买的;成交明细表是看每个时间段买卖的,红代表买,绿代表卖。竞买率指在此价位成交量中,以卖价成交所占比例.竞买率高说明在此价位买的意愿较强.其实质是内外盘在每个价位的体现。竞买率就是在F2分价表中,某一价位的成交量中,主动性买入所占的比率。每一笔成交的买入数量和卖出数量总是相等的,但有主动被动之别。如买入时按卖一甚至卖三向上追打,则为主动性买入,若挂单低于卖价等待卖方向下追卖成交,则属于被动性买入。分价表中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看出股票的压力位和支撑位,并且还可以精确计算出资金的流向,数据量也不大,应该比分笔成交数据好用。但好像目前还没有指标对其进行应用。 比如2009年7月14日 002017 东信和平 价位:11.44 成交量:6213 竞买率:78.87%。竞买率是某价位成交量中买的成交量。如11.44 的买成交量是 6213X78.87=4829左右是买的。竞买率可以体现购买的强度。另:注意该股票当日的11.45 成交量是115 全为买入;11.22 成交量357全为卖出!该股票上升有阻力,在11.22~11.45价格区间中,买成交量略大于卖成交量,依现在的大盘看,还会上扬。 筹码分布 筹码分布是寻找中长线牛股的利器,对可能没有太大的帮助。但筹码分布在的运用将开辟一片新天地。筹码分析即,基于是固定的,无论流通筹码在盘中如何分布,累计量必然等于总流通盘。 作用 1.能有效的识别和派发的全过程.象放一样把主力的一举一动展现在大家面前。 2.能有效的判断该股票的性质和行情趋势.在不理解一只股票的筹码分布之前就说怎么怎么了。什么主力在了,什么在了,都是很无根据的。 3.能提供有效的支撑和。 每个月的月末都要把两市的股票筹码图翻一遍,以便及时发现一只底部筹码集中的股票,这种股票并不是天天有的,有的需要几个月、一年、几年、一旦发现将是惊人的。 一幅普通的股票筹码图,像这种现阶段在沪深占了很少的一部分。 理论 筹码分析理论是形态分析的根本基础,只有透彻地掌握了筹码分析理论,才可能准确地进行形态分析。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筹码分布"这个名词。过去也常用这个词,但用"筹码结构"更贴切一些。筹码分析理论,就是根据筹码流动的特点,对或的历史成交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其筹码结构,然后根据这个筹码结构来以后的走势。筹码分析理论的自然规律基础,是筹码流动的特点。筹码流动的特点,也是心理学的内容。简单说,就是单位时间内的卖出比例与持有时间和盈亏比例的关系。这是一个双变量函数。由于根本无法知道每日卖出的真实数量(因),或散户的操作情况,所以根本不可能给出这个函数的精确表达算式。亏损比例越大,持有时间越长,则卖出的比例越大;而亏损比例越小,持有时间越短,则卖出的比例越小。大概是一个负幂关系。获利方面,卖出比例与持有时间无关,获利0-%20%,卖出比例先上升后下降,过了20%,基本和获利幅度无关。换句话说,获利的筹码,卖出比例近似为一个恒定的值。整体上讲,获利筹码的卖出比例要明显高于亏损筹码。简单描述这个规律,就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所以,我之所以用"筹码结构",而不用"筹码分布",是因为这个结构既包括时间分布,也包括。筹码结构是一个散点图,每一个点代表一个筹码单位。如果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盈亏幅度,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多数的点都集中在处于第四象限的由左下到右上的一条上,类似主序星的排列。以上可以看出,筹码分析主要是研究,而不是。另有其规律。但是的变化更为稳定,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要大得多。因此筹码分析理论也有一定的限度,就是当突然暴增(一般是针对一个股票,或一个板块),则根本不必考虑,大涨便是。我们还经常使用一个名词,就是"密集区"。密集区就是前期大量筹码的套牢位置。密集区虽然在形态分析中很有效,但是它只是简单地运用了筹码分析理论,知道了密集区,如果不进行进一步的筹码流动研究,就无法了解此密集区的压力,以及是否已经被彻底化解。 筹码分析理论,其实就是那一个公式。这就象一层窗户纸,捅破之前你就只能凭空(有时是根据自己的愿望)猜想的动作,捅破之后,就可以客观地评价一个股票的筹码结构能否支持它上涨或下跌。 应用 将筹码分析理论应用于分析,除了要从庄家那一面去理解筹码结构对做盘的意义,还要把庄家的所有筹码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样才能理解走势的道理。是绝对不会这样算帐的:5元买的6元卖了,挣一元,7元买的8元卖了,挣一元,9元买的套到6元,等解套。 静态或动态中,用Ctrl+U可叠加"移动筹码分布"。 用Shift+↑或Shift+↓向上或向下移动光标查看筹码集中的价格区域。该通过对股票成交的动态分析和研究,透视出股票成本转换的全过程,并形象的标明股票不同时间段,不同价位筹码的分布量和变化情况。可以选择任意作为测试成本分布的基准点,形象直观的透视出相对于这个测试点阿股票的筹码分布状况。此外,通过不断移动和改变测试基准点,动态的透视出各价位的增减变化,从而能全面的透视成本转换的全过程。 原理分析 都是通过买卖双方在某个价位进行买卖成交而实现的。随着股票的上涨或下跌,在不同的价格区域产生着不同的,这些成交量在不同的价位的分布量,形成了股票不同价位的。对的分析和研究,是的首要任务。股票的是固定的,100万流通盘就有100万流通筹码,无论流通筹码在股票中怎样分布,其累计量必然等于流通盘。股票的就是流通盘中不同的价位有多少股票数量。对股票进行具有及其重要的实战意义。 (1) 能有效的判断股票的性质和行情趋势; (2) 能有效的判断的筹码分布和变化; (3) 能有效的识别和派发的全过程; (4) 能有效的判断发展中重要的和。 成本分析 作为一种崭新的方法,在实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一轮发展都是由成本转换开始的,又因成本转换而结束。什么是成本转换呢?形象的说,成本转换就是筹码搬家,是指筹码由一个价位向另一个价位搬运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持仓筹码数量的转换。股票的走势在表象上体现了的变化,而其内在的本质却体现了的转换。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对一轮进行过程分析。可以说,一轮的跌宕起伏是与的行为密不可分的。行为最本质的体现是对做庄成本的控制。如同商品交易,从低价位 买进,在高价位卖出,才会产生。的行为与商品交易有相同之处,但决不是简单的类似,它比商品交易的低买高卖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是庄家行为和的高度体现。 测定成本 如何有效的测定现阶段的分布状况,是进行的关键所在。这里特别讲解一种独特点指标:移动筹码分布。该指标通过对股票成交换手的动态分析和研究,透视出股票成本转换的全过程并形象的标明股票不同时间段不同价位持仓筹码的分布量和变化情况。 可以选择任意交易日作为测试成本分布的基准点,形象直观的透视出相对于这个测试点股票的筹码分布状况。此外,通过不断的移动改变测试基准点,动态的透视出各价位持仓量的增减变化,从而全面的透视成本转换的全过程。移动筹码分布的独特之处在于强大的透视性,它可以形象而直观的显示股票的,并将每一个阶段的分布变化毫无保留的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指标 筹码分布指标(CYQ)是将市场交易的筹码画成一条条横线,其数量共100条,该横线在价格空间内所处的位置代表或的高低,其长短代表该价位筹码数量的多少。该指标由于1997年发明,并被投资者所知。 适用范围 1、长期中。 2、用于第一主升浪最好。 3、、,高位、均可使用。 主要作用 1、判断及的底部及顶部区域。 2、监测进货及。 3、判断个股是强庄还是弱庄。 4、判断炒作中各阶段的持仓量。 5、涨升的目标位。 6、上升或下跌过程中的阻力或。 运用技巧 当处于历史的相对高位或筹码形成密集其股价将来有不同变化的四种走势,另外大家要注意并不是只要筹码在低位密集将来都能持续上涨成为大牛股,筹码密集股价在后也并非就是。 筹码密集后其是否见底还取决于及这支股票形成密集以后的筹码是的还是散户的等其他诸多其他因素。只有当形成底部,完毕后所形成的筹码密集才能成为可靠的底部先决条件。所以,在进行时,一定要进行综合的决策分析。在筹码密集后启动以前也会因为多或不够充分而改变准备拉升的计划;尤其是在高位,当上面的密集峰投资者追涨介入以后,由于主力是灵活多变的,如果CYF显示人气高,追涨的人多,大,那么主力可以改变准备继续拉升的计划,转为打压或。所以投资者在进行筹码密集的实战操作中一定要设置好获利及止损位,且对进行管理以规避风险。 筹码分布指标运用技巧三:"下峰锁定,未尽"的市场含义及使用方法。 "下峰锁定,未尽"是指当脱离低位筹码密集峰,股价进入拉升阶段。在拉升的过程中,股价下方密集的筹码没有跟随股价的上涨而向上转移。根据市场原理"获利不走的筹码是的筹码",由于下方的筹码没有向上转移则表明主力没有完成在高位派发筹码的过程。所以下方筹码只要锁定不动,自然个股行情仍没有结束。 当进入拉升阶段而下方筹码没有转移向上转移,其股价的走势通常会有下列三种情况出现:(1)股价持续上涨,直到筹码由下向上完全转移,完成派发完毕,股价形成顶部;(2)股价由上涨转为下跌,跌到密集峰以后,股价再向上突破,形成更大的;(3)股价由上涨转为下跌,跌破低位密集峰以后,回原筹码密集峰的价格区域;通常出现这种市场现象是处在当中,主力可以将锁仓进行拉升,拉升到一个主力认为获利丰厚又可以从容派发筹码的位置,再进行。 三个阶段 一轮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阶段、拉升阶段和派发阶段。 吸筹阶段 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大量买进股票。是否充分,的多少对其做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一,持仓量决定了其量,筹码越多,利润实现量越大;其二,持仓量决定了其程度,吸筹筹码越多,市场筹码越少,对股票的控制能力越强。同时,在阶段也常伴随着过程,迫使跟风客出局和上一轮高位套牢者不断的,庄家才能在吸筹承接。其实,的过程就是一个筹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买方,为卖方。只有在充分完成了筹码,阶段才会结束,发动上攻的条件才趋于成熟。庄家的区域就是其持有股票的成本区域。 拉升阶段 拉升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使脱离成本区,打开。在此过程中,用部分筹码打压做盘,同时又承接筹码,但其大部分筹码仍旧按兵不动的锁定在区域,等待获利卖出。在拉升过程中,部分纷纷追涨,同时部分股民获利吐出。对于坐庄技巧较好的,如有大势配合,庄家只需要点上一把火,拉升工作主要是由自行完成的,其间,庄家主要利用能力调控拉升节奏。在拉升阶段,成交异常活跃,筹码加速转手,各价位的成本分布大小不一。 派发阶段 派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卖出筹码,实现坐庄。经过拉升脱离成本区达到的盈利区域,高位的可能性不断的增大。随着高位的充分,拉升前的筹码被上移至高位。而当筹码搬家工作完成之时,庄家工作也宣告完成,一轮下跌也随之降临。在一轮的流程中要充分重视两个概念:充分和高位充分换手。充分是阶段完成的标志;高位充分换手是派发阶段完成的标志。它们是拉升和派发的。所谓充分就是在一定的价格区域成交高度密集,使分散在各价位上的筹码充分集中在一个主要的价格区域。 总之,任何一轮都是由高位到换手,再由低位换手到高位换手。这种成本转换的过程不仅是利润实现的过程,也是亏损的过程,从而形成了股票走势的全部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