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易传通论》笔记:《易传》的形成和编纂

 三平斋 2020-03-14

本文由读书笔记整理而成,《易传通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王博先生的著作,书中详细考证了《易传》每个部分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编纂过程。按古史辨学派的观点: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考证,有些内容虽然不能确切知道它的年代,但总能考察出这某种说法是什么时间开始流传的,从而得出基本可信的历史观点来。由于考证过于繁琐,如下只是简单陈列观点,不再多加赘述,感兴趣请阅读原著。

读《易传通论》笔记:《易传》的形成和编纂

一、《引言》中的观点

1、关于《易传》作者和成书年代的争论依然存在,而且目前还看不到取得共识的希望,但它出现在孔子到汉武帝这四百年中,是没有问题的。

2、六经的形成

《诗》是民间歌诗和宗庙颂词的汇编,包括二南、十五国风、大小雅、颂。主要产生于西周时期。

《书》主要是一些政治文件,由史官记载,分典、谟、诰、誓等,以西周时期文献为主。

《礼》《乐》记载的是周代的礼乐制度,据说是周公时期制定的。

《易》由大小卜执掌,是占卜之书,供决疑之用。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由史官记载并掌管。

《诗·书·礼·乐》成书较早,应该是当时贵族教育的教本了。《王制》称之为四术、四教。

《孟子》说《春秋》是孔子写的,并且抬高这本书的地位,但是《论语》中未提及《春秋》,孟子对《周易》一字不提。

《庄子》说孔子治六经,自此有了“六经”相提并论的说法。《天下篇》和郭店出土的《六德》相一致,说明战国中期偏晚,六经已经系统的形成了。

读《易传通论》笔记:《易传》的形成和编纂

二、《易传》的形成和编纂

1、《易传》的两层意思,

一、广义的,包括王氏、周氏、杨氏、韩氏等解读《易经》的著作。

二、狭义的,专指十翼。

2、周,是周代。跟《周书》《周礼》是一个意思。易,是官名,负责卜筮。《周易》仅是当时卜筮之书的一种,根据《周礼》记载,还有《连山》和《归藏》。

3、《周易》可能成书于西周时期的卜史之手。根据《左传》和《国语》的记载,当时大多数人用周易来占筮,极少数的个别例子是根据挂爻辞来阐明人事道理。大约是春秋时期,《周易》开始跟占筮分道扬镳,开始了一种以理性结合挂爻辞思考人生哲学的一种新形势。

4、《易传》并非孔子所作,而是儒家后学伪托孔子之名,它们也不是一人一时的作品,十翼各有作者年代。

5、《彖》最早,《象》其次,然后是《系辞》《文言》《说挂》《序卦》和《杂卦》。

6、田何的弟子开始把《易传》抬高到经的位置上来。

7、《易传》是集体创作,解释《周易》的原则传承于孔子,实际的创作可能是由几代人共同完成的,在众多易说的基础上,由汉武帝到汉宣帝时期的博士,编辑加工成为定本。

8、司马迁并没有提到《序卦》和《杂卦》两篇,汉宣帝时,《易经》十二篇,分施孟梁丘三家。《杂卦》的出现,标志着编纂工作的正是完成。

古史辨派:“疑古”的目的何在?

古史辨派:“疑古”的意义何在?

古史辨:“五行学说”起源于何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