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很多人,从内心中都向往着自己能够过上富贵荣华的生活。有这种想法,并不是这个人就贪恋富贵,而是一个人正常的进取之心。我们的人生能够有所追求,才能认识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而且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在奋斗的过程中,就能不畏艰险,最终历经挫折的磨砺,终于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生而有钱,并不是富贵,通过自己的付出,所换取的富贵,才称得上拥有贵气。”这是南怀瑾大师留下的智慧箴言。曾国藩也说过:“富贵本无根,尽从勤苦得。”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勤学和吃苦,就是一个人贵气来临的二个祥兆,有一个也很好,若全中,就太恭喜了。 一、勤学 我们虽然总是说,人与人之间没有三六九等,大家都是平等的关系。但是依然有些人,在他们的思想中,看人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偏见。如果是一个富有的人,他什么都不做,他的财富就会不断升值,我们就会羡慕他们。如果一个人,可以不用付出体力劳动,只是动动脑子,就可以赚钱,我们就觉得他们的工作非常体面。 但是如果一个人,每天要付出很多辛劳,才能养家糊口。我们表面上会体谅甚至可怜他们,但是内心中却会觉得这样没什么出息,不会有远大的前途。虽然很多人并不会看不起他们,但是也绝不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南怀瑾大师说过:“一个对勤奋有偏见的人,他也无法得到勤奋的回报。”这句话其实有很深的道理。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人生从来都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有的只是勤学苦读之后的成才。 曾国藩就是世人心目中,成功者的代表。他在仕途上非常顺利,短短几年间就连升十级,不仅位尊身贵,而且就连慈禧太后都对他礼敬三分,曾国藩可以说一生都非常有贵气。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曾国藩并不是出身于什么显贵之家,生来就有比别人优越的环境。他的家庭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耕读之家,他的成就完全是于他刻苦学习的结果。 曾国藩从小就被他的爷爷曾玉屏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学有所成,让自己早日成才,将来可以光耀门楣。曾国藩也把光宗耀祖当成自己奋斗的目标。虽然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他的爷爷却从来不让他去劳作,而是专心致志地读书。曾国藩先后六次科举都失败了,不仅历经挫折,还受尽了亲朋的嘲讽,但是他却没有心灰意冷,而是更加努力地读书。终于他在第七次科举中高中进士,成功进入了仕途。所以说,勤学就是一个人贵气来临的祥兆,如果你也有,就要恭喜了。 二、吃苦 世人往往都会有一种误解,很多人看到富贵的人家,每天都衣食无忧,甚至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们家中的子孙后代,可以什么都不用努力,就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于是我们理所应当地认为,这就是人生最大的福气。其实,现实并非如此。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富贵的人家,有数之不尽的钱财,而且钱又会生钱,这样的家庭怎么会败落呢?老祖宗总结这样的俗语,是不是说错了? 这样说当然没有错,这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富家子弟虽然生来就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他们也会因此而变得不思进取。一个人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就会越来越怠惰,最终一事无成。当他们失去自己家庭显赫的背景之后,只会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变得越来越平庸,甚至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 司马光给家族的子孙留下一句家训,这样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富贵人家的子弟,过关了奢侈的生活,就无法再适应俭朴的日子。他们的欲望会越练越大,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知满足。拥有了之后,还总想要更好的,总想把天底下所有的便宜都占完。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最后一定会为了争夺利益,而跟别人产生各种纷争,为自己招惹莫测的祸患。 所以说,富贵人家的子弟,并不值得我们羡慕,反而存在巨大的风险。只要他们做出一些败家的举动,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家庭的衰败。对于贫苦的人家来说,虽然必须靠勤奋努力才能维持生计,但是一个人只要能吃苦,就能让自己得到越来越多的收获。在日积月累之下,这个人也会越来越有出息,最终变得富裕起来。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靠吃苦变成一个尊贵的人,我们不仅更加心安理得,而且任何人也抢不走我们拥有的一切。所以这样才是一个人有贵气的祥兆,我们一定要重视了。 勤学的人,贵在饱读诗书,不仅胸怀抱负,而且有远见卓识,这种人才能早日成才。吃苦的人,贵在历经磨难,不仅意志坚定,而且不会骄纵而致祸,这种人才能做成大事。勤学和吃苦,就是一个人贵气来临的祥兆,快看下你有吗?有一个也很好,若全中,早晚发达显贵,恭喜了。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