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耶鲁大学研究半个世纪,发现孩子为啥学习不好,绝对不是因为笨!

 博采简纳 2020-03-14

《你的N岁孩子》读后收获

耶鲁大学研究半个世纪,发现孩子为啥学习不好,绝对不是因为笨!

因为延期开学,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被折磨疯了。(已疯多时)

快疯了的家长要问,为啥别人家孩子都能做到,我家孩子就啥都不会呢?

那是别人家孩子!这话虽然是事实,但是也有抬杠的意思,画外音就是一种放弃的口吻。

其实,美国耶鲁大学的格赛尔人类发展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三十年前就研究出,孩子的学习不好的原因有很多种,千万别一棵树上吊死,就此死磕或者放弃。

科学家通过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当年的美国孩子,如果学习不好,也会被一股脑的冠以“学习能力低下”的帽子,多数会被送去看病。

中国孩子更惨,学习不好,也没人带你去看病,更多的会被骂做“笨”,“你咋那么笨呢!?!?”

做个调查:被骂过笨请留言1;被骂笨之后,就认为自己笨,脑子不好使的留言2。

贴标签的作用绝对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都背着这个标签活了一辈子。

在《你的N岁孩子》系列丛书里,《你的9岁孩子》的第8章,详细的描述了孩子学习成绩低的原因,这些原因也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学龄孩子。请各位家长仔细研究和检查,千万不要再给孩子贴标签了。

耶鲁大学研究半个世纪,发现孩子为啥学习不好,绝对不是因为笨!

耐心没有了,就学点常识,科学方法辅导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书归正传,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

原因之一

孩子上学太早,哪怕本来很有天赋的一个孩子,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更高年级,那这个年级也是不适合孩子的。关于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不适合他上的这个年级,可以找来这个系列书细读,从5岁开始,每本书都在强调,你的孩子如果被拔苗助长了,那最后孩子会越来越辛苦。如何判断,书里也给了相关解答,也可以咨询学校。

当然,这事在中国不太容易实现,因为中国孩子上学,年龄是卡得死死的,能够通融的学校,请家长一定要珍惜。

原因之二

有些孩子不算很聪明。然后学校会漠视这个问题,因为有的孩子不适合这种随大流的教育机制。

这个问题只能依靠家长,认识自己,认识孩子的特点,不管有没有条件挑选学校,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自信,一定是靠各位父母的!

原因之三

这是个很常见的原因,孩子的身体有些问题需要解决。这个如果孩子有些食物过敏,可以寻求专业医师帮助,从改变孩子的饮食结构入手。

不过,千万不可以过度解读,觉得自己孩子学习不好就是因为吃的不对。现代医疗条件,已经在孩子很小是时候就帮助父母解决了过敏等问题。

原因之四

这个最常见,也很容易改善,就是孩子的视力或者听力问题

一二年级的孩子有可能是视力发育不够健全,需要等待。三四年级的孩子,需要父母帮助找医生排除这个原因。

原因之五

孩子可能有某种特别的阅读困扰,又或者孩子在学业上不是特别聪颖,因此成绩也就比较糟糕。这种情况是不应该被判定为“学习能力低下”的,他们只是能力偏下,也不应该贴标签,不代表有病。

需要父母帮助孩子确认优势,鼓励努力的过程,建立为人的自信。

原因之六

孩子有情绪困扰的话,也能导致学习跟不上,这需要心理疗法解决。这个原因需要家长注意的事,看见孩子的情绪问题,要家长也反思一下自己的情绪状态,这个通常需要全家一起面对。

原因之七

孩子的偏科也可能导致学习上的某些困难。

有些孩子就是特别擅长一些科目,而另一些学科却惨不忍睹。

是顺势而为还是硬补短腿,这个有待研究,看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和认知。

原因之八

有时候老师的教授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相符,也能导致孩子成绩不好。比如,孩子的思考方式是形象思维,而老师却习惯用抽象思维方式来授课。

这个原因也是对家长的考验,还要看孩子是否有运气遇到一个懂他的老师。我家闺女就是典型的形象思维,所以,她的数学学习非常慢,幸亏老师比较理解,也懂得孩子的心智成长特点,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和速度,所以我女儿没有情绪上的抵触,也在慢慢的理解形象到抽象的过程。

这个原因要解决的话,就要辛苦家长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补习老师,这时候才是补习班发挥作用的时候。

所以,孩子学习不好,不能一股脑的都归结到孩子笨,即使暂时慢一点,成绩糟糕一点,也没关系,身体没问题,情绪不堵塞,孩子总能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

孩子需要父母的事鼓励和支持,当你看着孩子着急时,是控制不住自己,才打算用控制住孩子来建立自信,这怎么可能?

总而言之,这一系列原因分析下来,对家长的要求不要太高!这不是研究孩子的学习,这明明就是要求家长勤学苦练啊!

《你的N岁孩子》从0岁到14岁,一岁一本,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了常识,就能更科学的理解孩子的行为,进而更有效的帮助孩子成长。

阅界,阅读打开世界!

耶鲁大学研究半个世纪,发现孩子为啥学习不好,绝对不是因为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