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2020年注定和以往有些不一样。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时间,也从以前每天只有一部分时间面对孩子,到全天面对孩子。 再加上担忧疫情大规模爆发,影响工作和事业发展,同时还需要面对远程办公的琐碎工作,父母的各种情绪堆积在一起,赶上孩子再不省心,于是,在家办公的父母,吼孩子更加成为了日常……起床、吃饭、写作业、看电视、玩游戏,孩子的任何一个举动,都可能让父母血压升高,怒吼分贝爆表。昨天网上曝光了一张爆笑的“抗疫在家”家庭成员时间表,让多少妈妈哈哈一笑的同时,又开始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
建立和谐亲子关系,从不吼孩子开始 如果为人父母需要通过考试,那在这张试卷里最让人头大的题目,大概就是:不吼孩子。早上赖床不起,叫多少遍都无动于衷; 起床后磨磨蹭蹭,衣裤鞋袜丢得到处都是; 餐桌上总是调皮捣蛋,吵闹挑食,无理取闹; 在学校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打架哭闹、上蹿下跳; 放学回家贪恋手机电视,写作业不专心,慢慢悠悠; 不肯收拾房间,玩具丢得到处都是,家里搞得乱七八糟; 趁你不注意,拿着你的口红给自己涂了个大花脸,还不忘在家里到处留下自己的抽象派“大作” …… 一声怒吼过后,留下泪眼婆娑的小朋友,和后悔不已的自己。想要养育阳光优秀的孩子,就要当个不随意发脾气的智慧家长。可是,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呢?他们曾经都是“戒吼困难户”,面对孩子的反复挑战,总是一吼以求天下太平。后来,通过点滴的改变,他们不仅成功戒吼,建立和谐美好的亲子关系,还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拥有出色的社交能力,也让自己成为了更为优秀的父母。本文根据全球领导力培训20强资深讲师、美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课程认证导师、美国“平和式教养法”课程认证讲师——滕晓菲老师多年育儿教学经验整理而来,为方便阅读,文章将以第一人称口吻进行叙述。 孩子犯错哭闹不止,忍不住频频怒吼 但问题的关键其实在妈妈这里 白月,某企业高管妈妈,每天应对无数棘手的问题,镇得住几百人的团队,却降不住家里4岁半的儿子,吼娃曾是自己的日常。由于疫情的严重,白月正在焦急的采购口罩、酒精等用品,儿子突然来到白月跟前,和她说:“妈妈,我想出去玩。”白月瞬间血压就升高了,大声说:“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想还出门玩?” 小朋友哪懂这些,各种道理都听不进去,晚饭也不吃了,非要出去玩。“还想出门玩!不要命了!不行就是不行!一点都不听话!不许出门,门,听到没有!”这样的情况,常常在白月家上演,不管孩子出现什么情况,她的应对方式就是:开吼!听完她的故事,我笑着说:“你有没有问他为什么想要出去玩呢?”“问题就是出在这里,孩子现在还小,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平时你们忙着工作,现在好不容易待在家里,却也是各忙各的,他想出门可能是希望大人可以陪着他玩或者去找能一起玩的小伙伴。”曾向接触过的戒吼妈妈做过这样一份调查,让她们写下自己吼叫的真正原因:“我想吼叫,并不是因为孩子系鞋带的时间太久,而是我昨晚刷朋友圈睡得太晚,导致早上十分疲惫困倦。 我想吼叫,并不是因为孩子兴高采烈地嚷着冲进了我的卧室,把我吵醒,而是因为孩子爸爸完全不管孩子,一副甩手掌柜的样子,让我很生气。 我想吼叫,并不是因为孩子学习不够努力,而是因为听到其他妈妈炫耀自己的孩子如何优秀,让我觉得很没面子。” 当我们刚开始追踪自己吼叫的诱因时,容易认为是孩子的行为引发了自己的吼叫。但是,当我们扪心自问时,很容易发现,其实大多数时候,吼叫的根源恰恰在于自己,而不是孩子。用积极的反馈代替消极的怒吼 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中慢慢变好 刚上学前班儿子,字总是写得歪歪扭扭,因为这件事,老师已经找她说了好多次。为了帮孩子练好字,一小时几百的书法课,眼睛眨都没眨; 推掉各类应酬,每天一下班就往家里赶,等孩子吃过饭,就盯着他做作业,随时指出没写好的地方,要求多多改正; 有时候着急了,直接拽起作业本哗啦啦全部扯掉,全部重写。 每天晚上,家里都充斥着陈璐大声的怒吼和多多委屈的抽泣。
陈璐和我聊起这件事,她不停叹气:“每天都因为这件事吼孩子,写字没什么起色,反而搞得儿子现在都不怎么和我说话了,心力交瘁啊!”简单安慰后,我建议她不妨换个角度,与其一直抓着“写不好”这件事不放,不如将注意力放在孩子进步的地方。陈璐接受了我的建议,每晚写作业时,不再频繁指出儿子写得不好的地方,而是在写得不太好的字里挑出一个写得不错的,告诉孩子:这个字很端正,这个偏旁写得真不错。慢慢地,变化发生了,孩子的字一天比一天写得好,陈璐特别欣喜,母子二人的关系也比以前更融洽了。
伯德·约翰逊夫人说:你相信孩子是什么样,他们可能就会变成什么样。 看到孩子身上积极的一面,对他们的努力给予积极的反馈,是教养中很关键的一部分。前几天晚上,我们家爸爸给小朋友买了个很好玩的抽拉橡皮,他特别喜欢,就拿着橡皮一直玩,找不到了,他很着急,一直缠着我说:“我的橡皮找不到了,妈妈你帮我找呀,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啊。”当时我手头上还有些工作需要处理,心情也被搞得有些烦躁。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情绪,稍微推脱了一下,说:“妈妈去厨房喝口水,然后就帮你找。”我需要脱离有他的情境,给自己一点时间平静一下。然后才能和他一起解决
这件事情本身,孩子并没有犯什么错,从他的角度来说,实在不应该受到批评指责,也不应该为我的坏情绪买单。如果我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很可能会吼他说:“你吵什么吵,妈妈在忙你没看到吗?”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有情绪的时候,给自己叫一个短短的暂停,这样你就不会带着情绪去处理孩子的情绪。来源:以上内容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教育 (ID: edu618),如果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