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陷阱:你钻的不是牛角尖,是自我执念

 wenxuefeng360 2020-03-14

作者:九霄云客

最常见心理陷阱,为什么是自我的牢笼?

这是一个最常见的心理陷阱,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自我同一性陷阱:指的是个体将幻想中的自我,当做现实的自我,并且按照现实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行为。简单来讲,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慷慨的人,但是实际上你是一个很吝啬的人。你为了证明自己是慷慨的,而做出一些很慷慨的行为,其实你的内心在滴血。

心理陷阱:你钻的不是牛角尖,是自我执念

心理健全的人,拥有自我同一性,既认知、情感、意志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简单来讲,就是你认为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这是你的认知;而你内心的确非常愿意帮助身边的朋友,这是你的情感;现实中,你也的确在行动上帮助了朋友,这是你的意志。三者相一致,就是心理健全的表现。而自我同一性陷阱,使得三者并不一致的人,强行一致起来,就会产生更深层次的矛盾。

为什么掉进心理陷阱,就会产生自我执念?

1、产生了认知执念

自我同一性陷阱的根由是认知错误造成的,当你为了一个错误的认知,而付出行动时,其结果可想而知。比如你喜欢一个人,你产生了一个错觉,你以为对方也喜欢你,于是你找了许许多多的证据,包括对方的举止,动作,眼神或者发表的动态。其实结果是你自作多情了,而对方也对你毫无心思。再比如,你总是以为别人在嘲笑你,或者会伤害你,从而远离社交活动。并且你会列举出太多别人伤害你的例子,其实这些例子都是你过于敏感造成的。这就是因为错误认知,而造成的自我执念。

心理陷阱:你钻的不是牛角尖,是自我执念

2、为了维护自己的虚荣心

自我同一性陷阱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虚荣心,也正是因为有了虚荣心,个体才会幻想出来一个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当个体以现实中的自我存在时,如果不被关注,就会触发内心的虚荣心。进而个体就会过度美化自己,包括夸大自己的优秀品质,把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的才能当做已经非常熟练的才能。例如,一个人读的书比较多,也很想做一个有才华的人。于是他就经常写诗,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确很有才华。但是事实上,他可能需要几年功夫才能够想出一首诗,或者东拼西凑出来的诗。这就让他形成了自我执念:明明没什么才华,却非得绞尽脑汁、呕心沥血去搞创作。

3、掉进陷阱,既做不到,又出不来

进入心理陷阱的人,通常因为过分美化自己,而使得现实中的自己难以企及,所以就会产生纠结和执念。幻想出一个理想化的自己,似乎问题并不严重,只要你通过努力真的做到了理想化的自己就可以。就怕是你幻想出一个非常优秀的自我形象,而你实际上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这个目标,那么你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因为你既不想承认那个理想化的自我是你幻想出来的,也做不到那个理想化的形象。

心理陷阱:你钻的不是牛角尖,是自我执念

如何走出心理陷阱,打破内心的执念?

1、努力做到理想化的自己

如果你总是幻想一个优秀的自己,那么你就咬咬牙,逼自己一把,努力做到你理想化中的自己。心理陷阱最大的障碍在于幻想而不是行动,只要你将幻想落实到行动上,那么你的心理陷阱甚至会成为你的人生天梯,帮助你直上青云。

2、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要折磨自己了,哪怕你现在不够优秀,也不要气馁,正确看待自己,打破幻想中的自己,脚踏实地的去努力,路要一步一步走,尽管道阻且长,但是行则将至。

总而言之,心理陷阱是造成内心矛盾和纠结的根源,但是一旦发现自己掉进陷阱也不要怕,通过科学的方式就能够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