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前冲刺|2020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常见误区再澄清

 xxjjsdt 2020-03-14

[误区1] 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点拨: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社会实践,并非物质载体。

[误区2]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

点拨: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但不能说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

[误区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点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文化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

[误区4] 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点拨: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误区1] 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点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误区2] 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塑造完美人格。

点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塑造完美人格。

[误区3] 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点拨: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但不能决定其价值取向,决定价值取向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误区1] 民族节日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点拨: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但不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误区2] 保护文化遗产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点拨:保护文化遗产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误区3] 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点拨: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误区1] 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点拨: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传统文化中有糟粕,不能一味认同。

[误区2] 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点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误区3] 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点拨:继承传统文化只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且继承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误区1] 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点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误区2] 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点拨:立足于社会实践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误区3] 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点拨: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误区1] 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点拨:地理环境是文化性质的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

[误区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点拨: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误区3]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点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

[误区4]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点拨: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误区1]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点拨: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但不是根本动力。

[误区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由之路。

点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误区3] 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点拨: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误区4] 坚持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保证。

点拨:坚持文化自信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保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误区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体”。

点拨:当代中华文化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则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和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

[误区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弘扬中华传统道德。

   点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word原版备用下载地址:(请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http://topzz.:5000/sharing/tj6ajK4XT

特别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