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丽华 &图 / 堆糖· · · 庚子鼠年,不寻常。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肆虐汉城,蔓及神州。 疫情的持续蔓延,使得本应是孩子们相伴草长莺飞,赏看拂堤杨柳,哼歌唱曲上学的日子,不得不被延期。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是的,疫情面前,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人人都说,“护国之军”“救人之医”“育人之师”最应得到敬重。疫战打响,多支“护国之军”迅速召集,驰援汉城;众多“救人之医”更是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地奋战在一线,对抗病毒,与死神博斗;而我们这些“育人之师”却只能宅家,遥向祈祷。能做的是每天坚持在群里咨询每位学生的健康状况,假期外出记录,统计,汇总,上报,日报告,零报告,每日每位孩子的健康回复才会让我们在忧心之余稍稍舒口气。 但,我们深知,孩子们要成长,需要和这个时代同频共振。 于是,每日利用微信群平台给孩子们讲一些防疫知识,认识冠状病毒,在“战疫”这本教材里,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一个个让人泪目的场景,让孩子们理解何为凝聚、逆行、脊梁、坚守、大爱…… 在战场后方,我们在尽一个师者的责任。 共情的力量,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助力抗疫。 一张张图文并茂的手写报,一篇篇饱含真情的习作,一个个激昂真挚的自录视频,可看出孩子们学会了在疫情笼罩下,如何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也知道了,我们的岁月静好是无数人在负重前行;更懂得了不要把别人的付出当理所当然,对我们好的人,都得感恩。而敬畏自然,应对危机,则更需今后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思考。 2月10日,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通知精神下,省教育厅利用“赣教云”平台,开设多种收看方式,全省中小学生开始了“成长不延期”的线上学习。各学科课堂的提前录制,平台的测试,调试,运营……可以想象其背后有多少教育工作者做出的努力与付出。对抗疫情,人人担责,只为让家家户户书声琅琅,震慑病毒,响彻赣江。 这是责任,更是一场爱的接力! 老师们也开始了宅家在线指导学习,督促班级学生按时线上学习,根据线上学习内容,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利用微信语音、视频,腾讯会议等进行补充教学,班级小管家里布置、批改作业,在线辅导,测试,考查学习效果等,这一系列工作,其工作量远超实际教学,但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全民抗疫,我们在后方接力。 27日,再接省厅文件通知:3 月1 日后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学生不到校。为提高线上学习质量,保护孩子们的视力,通知要求,各地要克服困难,因地制宜, “一县一案”、 “一校一策”,安全有序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春季教学用书发放工作,将线上教学需要使用的教科书发到每一位学生手中。 一场教科书的发放接力赛开跑了! 新课本从新华书店仓库到学生手中,需几经清点、整理、分发、配送,从发行公司到乡镇,到学校,到班级,再到学生手中,需多方合作,共同完成一场爱心接力。 28日一早,打开手机,翻阅浏览,看到县城部分学校已在派送课本了。心想,接力棒马上要到我们镇了。 果然,下午,学校工作群里下发了详细的教科书发放方案,安排细致,面面周全。 在方案最后并且附有这样两段话:疫情当前,大家既要有科学防控之智,更要有责任担当之勇。希望全体老师齐心协力做到“领发有序,精准发放”,务必做到严谨细致,环环相扣。 灾难,是人类无奈的“悲怆奏鸣曲”,也是闪烁人性光辉的“命运交响曲”。我们全体老师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顺利完成我们学校 2020 年春季教材教辅发放任务。 防控当前,送书上门,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几分钟时间,群里齐刷刷的几十个“收到” ,所有老师都在隔屏待命。 根据方案安排,我和高老师一组负责四年级的教材领取分发。 29日下午两点,下着雨,我戴上口罩,兜里揣上一小瓶酒精,做好必要的防护,穿过一条小巷去高老师家。宅家40天来第一次出家门,雨中的小巷小街分外冷清落寞。高老师已在车上等,上车,驱往教科书发放地点——镇二小。街道很干净,无人无车,宁静得让人心疼。莫名想念那人来车往,那沿街摆的小吃摊 ,即使是烟熏缭绕,即使是因阻碍车辆过往引发的人们声声抱怨,此刻想起都是那么美好。 镇二小很快就到了,为减少人员聚集,错峰领取,各学校都是踩着时间点来的。没有往年那人声鼎沸的场面,同事见面隔着口罩也少了以往的互相打趣说笑。径直来到四年级课本领取教室,负责派发全镇四年级教材的曹主任已提前将我们学校的书清点整理好。签字,拎书上车,一切都力求以最快速度完成。四年级在我们学校人数最多,课本科目也最多,见我们一时未搬完,负责其他年级的同事,默默过来搭把手,合力协助,自然而然。 书全数上车,运往学校,同一时间95后青年教师小方在我们学校已将四年级教辅领好。教材教辅汇合,我们按班级数量再次清点整理。原本按学校的安排,接下来由班主任来分装入袋(送书上门必须一生一袋)。想着,还是尽量避免人多聚集,既然我们来了,我们分装吧!无需多言,只需一个眼神。高老师、我、小方,巧合的老中青三人组合开干!小方摆放,高老师分拣,我装袋,配合默契,一本,两本……一袋,两袋……装入的是一本本教科书,注入的何尝不是一份份师者的挚爱? 一班50人,分装完毕。 二班51人,分装完毕。 三班也快了…… “呀,陈老师,书的纸张好锋利呢,我手被划出血了。”正搬过一摞书的小方叫道。 “啊,我看看。” 果真,拇指与食指中间被划了一口子,还好兜里揣有酒精,非常时期,小心点总是好。我拿出小瓶,对着伤口喷洒。说:忍忍哈,会有点刺痛。 “嗯嗯,我忍着。”看着伤口的小方还不忘打趣道,“这下我放心了,有病毒也被杀死了。” “病毒终将会被全数灭掉的。”温和的高老师有力地补充一句。 这,是必须的! 分装继续! 四班,五班,全部完毕! 望着一叠叠红装书袋,如释重负,我们接过的这一棒顺利完成! 3月1日,雨停,太阳冲破乌云洒下缕缕光芒。 今天的接力棒要交付给各班主任及老师。他们任务最艰巨,需完成最后的冲刺,上门到户,将书送至每个学生手中。 同样错开时间,致电给四年级的各班主任,将各班书袋领走派送。在家待命的她们,接到电话,都按着时间点来了。这段时间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都需要通过做点什么得以释放。不会开车的,老公做司机;车子陷在卡口内开不出来的,叫上自家兄弟帮忙;卡口处车子禁入,提着书袋徒步走。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只为让每位学生早点拿到教科书。 一天不停歇,我们全体老师出色完成了这场接力赛的最后冲刺。 一本本珍贵的教科书,一份份沉甸甸的爱。 3月2日,新一周的开始! 想着,孩子们可以不用盯着屏幕看电子课本,手捧墨香,专注的样子。相信孩子们在“疫情”这堂课里更懂得了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才能让我们长本事,才能做一个像钟南山教授,李兰娟教授那样有知识的人。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我们不是害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去战胜危险。 即使做不到人人有救人于水火的本事,即使将来我们只是一普通人,但读书依然能让我们在自己被需要时能发出光来,用点点微光照亮黑夜,温暖人间。 相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因为,人间处处是希望! 作者简介 陈丽华 江西鄱阳田畈街中心学校教师,淡雅如兰、知性温和,愿以真诚为笔,善良为墨,在书香世界绘出曼妙风景。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陈风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