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过年!"这句话在二妞的嘴里说出来,多少让我有些惊讶。过年,多少人儿时最期盼的日子,如今在一些人的眼里,过年已少了那份期盼和向往。
"小孩盼过年,大人忙种田。"这句话儿时我常听大人们讲。也许小孩和大人对过年的理解不一样吧!小孩盼过年,有好吃好喝、好穿好玩的;大人怕过年,要给孩子准备新鞋新衣服、年货和走亲访友的礼品,是要花银子的。
我不想过年,让人有几分无奈和辛酸。在许多孩子的童年时光里,过年有压岁钱拿,尽管那时的红包不多,有的只有几角钱、几块钱,但足够孩子兴奋一阵子、回味一辈子。在家中吃的年夜饭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家常菜,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足够温暖、足够幸福、足够快乐!
在儿时,孩子的压岁钱除了自己的父母长辈给,很多时候要对等还出去,可谓是"人情不记钱,一钱还一钱"。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压岁钱可拿。一般家庭很多时候压岁钱只是在孩子手中过个手,父母用红纸一包又转手回给了别人。但对孩子来说,至少收到过,享受到过年的味道。
我不想过年,也许在成年人的世界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外工作的人们,尤其是大龄单身男女青年,过年回家也得进行一番心理斗争,到底回还是不回?回去可能面临父母催婚的烦恼。这种年不过也罢!试想整天被父母叨唠的年,味道也好不到哪儿去。换位思考一下,也应该理解父母想早日抱大孙子的心情。这就是中国式的父母,时时处处都在操子女的心,在父母眼里30岁不结婚都是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不想过年,怕走亲访友心太累。成年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过完年人如同大病了一场,心累身累,身心皆疲惫。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最重家庭亲情,正常的人情世故不可以淡忘,尤其是双方父母的长辈,拜年是必须的,既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年俗,更是一种维系亲情的纽带。
我不想过年,怕吃喝太累。儿时过年,能饱餐一顿就是一种满足和幸福,如今过年,吃喝已没有太多感觉,酒店里的年夜饭,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走亲访友,吃了东家吃西家,赶着趟儿排着档期吃喝,餐餐美食已失去了诱惑,有时真想喝点稀饭吃点萝卜干,吃喝太累成了许多人的感慨。
我不想过年,怕手头太紧。过年是要花银子的,有钱人家天天如过年,穷人家过年如过关。有的人在外打工好不容易挣了一点钱,过年回家一趟,小孩红包压岁钱、长辈拜年礼品,加上往返车费,已花去了一大半,年后又得为票子而吃苦受累去奋斗。
我不想过年,是年失去了诱惑,还是过年真的太难,我不得而知,但如今的年味确实淡了许多,年的习俗在人们的心目中也渐忘了许多,多么希望再回到从前,苦中作乐的年味更浓更幸福!
2020年1月18日于弁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