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六看台 | 一场烟花而已 | 一帆,风顺

 香落尘外 2020-03-14

写给徐和生



文、图:一场烟花而已 

0

1


一帆,风顺

——读徐和生老师《心有一叶帆》有感

2019年10月6日,有幸收到徐和生老师的新书《心有一叶帆》。空白的扉页上,是他“高山流水邀明月,曲韵悠扬遇知音”的赠言。“知音”二字,令人动容。

在文学公众号“香落尘外”,我与徐和生老师结友,几年相处,却未曾谋面。因为在同一个平台共事,琐琐碎碎有些接触,大多是讨论作者读者和文稿。对于生活中的他,我并不熟悉。

但是,我相信,因为阅读过彼此的文字,因为喜爱“香落尘外”,冥冥中,有一条线,暗暗贯通了我们彼此的心性。我唯有用功咀嚼他书里的篇章,才能在轻提重落的笔画间,品读出真正的“清风明月”(徐老师笔名)。























0

2


大师季羡林曾说,最能打动人的文章,写的往往都是我们身边的琐事。在季先生看来,写作不必踮起脚尖望远,不必跳到高处俯瞰,以自己的生活为起点,以平常心写真实事,便是写作的根本。

《心有一叶帆》这本书,大多把叙事和抒情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在三言两语间就进入生活的情境,感知他对磨难生活的不屈不挠,体会他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的勇气。

《回家的路》一文中,“恰逢少年时”一段,他这样写:我又失业了,也没地方可去,就带着旅行包回到了红楼。我白天去找工作,晚上就睡在人家店面房的屋檐下。那时候是夏天,走到哪里都可以睡觉,往地上一躺就可以了。有时候碰到门口有板车,就躺在车上睡觉。早上就去公共厕所水池洗脸洗衣服,然后把湿衣服套在身上,用体温把衣服捂干。身上钱不多了,只能这样节约着用。

简单的句子,毫无修饰,直截了当,把一个积极寻找未来的年轻人经历的苦和难,真实贴切地叙述出来。他对坎坷的记叙,轻描淡写,不张扬,不刻意,那些疼痛被他一笔带过,而我们捕捉到的,却是一个拥有吃苦耐劳本色的上进青年的形象。

这样真实的文字,我依旧要贴出来与大家共享:

我跟堂弟白天到处找工作,晚上就去山里睡觉,黑灯瞎火的,谁也不认识谁,也不敢大声说话,只有闷头睡觉。我们在城区找了一个多星期也没找到工作,60块钱我跟堂弟两个人数着用,除了吃饭,连水都不舍得买一-瓶,渴了就找路边的水龙头喝一肚子。

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判断一个作品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生活的真实。真情实感是跟你的生命,你的经历发生直接联系的感受。有了这样的体验,你不必渲染烘托,不必巧言装饰,以文字本身质朴的功能,自然达到令人动容的效果。

徐老师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它们平凡,干净,像一张从未涂抹的素颜,却有着与生俱来的魅力


























0

3

关于“回家——归乡”的情愫,也是本书着重渲染的一个情感主线。他把一种浓浓的乡情泼洒在纸上,让读者感受到乡情亲情的人性之美。

“风雨回家路”片段里,他写携妻带女艰难上车的情景:

     我让妻子抱住女儿,自己一把抓住车门的把手,用力一蹭,就蹿了上去,瞪了列车员一眼,然后双手撑住两边门柱、翘起屁股用尽所有力气往后一拱,车内的人顿时往后倒去。

这“抓、蹭、蹿、撑、翘”一系列动作的细节描写,把特殊年代登车难,回家难的境况描写得生动而真实。我们从这个小细节里,更深刻体会到作者对回家的深情祈盼。

 是啊,诸多年间,那些离家的中华儿女每一年的“大迁徙”,都是对家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是千山万水不能阻隔的信念。

他写买票难:

“还未黑就去排队……天上开始飘着朵朵雪花,有些雪片随着冷风往脖颈里钻,然后化着水珠往肚子上流淌。”

而后,他笔锋一转“唯有心中回家过年的旺火还在燃烧”。

一张小小的车票,是游子回归的邮票,只有握紧它,才能把自己邮寄回家。

徐老师的文,因了这热切的归家执念,显得那么高贵和深沉。

《香满回乡路》,是我比较钟情的一篇。文章叙述了他全家回乡看望父母,被百岁老人热情招待以及对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赞誉。全文洋溢着满满的乡情乡恋。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与乡间两位老人的相处片段。徐老师对孩子乡俗的教育,两位老人以山泉泡茶的倾情款待,把和谐温馨的家园式风情,显露无遗。

《秋婆》一文,更是把徐和生老师的这种乡愁情结推向高潮。文中描写了一个乡间老太婆,坚决反对把村口的两座山卖给外乡人做工厂,以死守候故土的动人故事。我想,正是根植于作者骨子里的别离之愁、思归之渴,才让这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浸透在文字里一处处一篇篇的景物描写,更是对乡情的直接表达。

























三   

诗意情怀是《心有一叶帆》文笔的另一个特色。我从书序里了解到,徐老师文化水平并不高,可是字里行间对于诗词的运用却信手拈来。

《白云深处有人家》直接以诗句做题,把横峰葛源镇一个红色旅游景点,描绘得朴素又诗意盎然。在写一群人食农家宴时,他恰当引用王驾的《社日》,表达对淳朴民风民俗的喜爱与赞美。

《错过》一文,开头以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词句引出农村夏夜幽美的景色:明月,清风,蝉鸣,稻花,蛙声,星天,雨点,茅店,溪桥……他把词巧妙地穿插在文字中,以古写今,今昔对应,从而生发“没必要为错过而遗憾。人生有看不完的风景,见不完的人”的哲理式感悟,引人深思。

《等》一文,描写夏荷,引用北宋汪洙“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的句子,开启对莲花的细腻描摹。“映日荷花别样红”,脍炙人口的经典,巧遇荷的夺目耀眼,将一池菡萏,梦幻诗意地开在读者心田。

《枧田街的老屋》,作者引用陶潜《归园田居其三》全诗,把渴望乡村恬淡安静生活的夙愿,娓娓表达。

读完这些文字,我更加相信,努力积极奔生活的徐老师一直都不曾放弃读书和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他把追求精神世界与追求物质生活完美地契合,让自己的日子多姿多彩。

此书名为《心有一叶帆》。

我从书中,读到一道勇于走出人生迷茫困苦的奋进的灵魂,读到一颗质朴无华真诚待人的善心,更读到一种热爱生活深沉无谓的精神。

我想,正是因为作者心里怀揣着远航的梦想,才渴望成为一叶风帆,才期盼乘风破浪!

那么,让我深情地祝福:

一帆,风顺!



??相关链接:

周六看台 | 一场烟花而已 | 共说此年丰

周六看台  | 一场烟花而已 | 微笑向暖

周六看台  | 一场烟花而已 | 在平庸的生活里,拥抱你

周六看台  | 一场烟花而已 | 雪下得那么深

散文天地  | 一场烟花而已 | 碎日子


THE

END

作者简介

一场烟花而已,此生,我只想做个将军。让每个字,都做我的小卒。任凭,我排兵布阵,沦陷你的城池。可我,就是个烟火里的女子,只好一手把柴,一手写诗。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