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鄱钻兰│舒满花│母亲煮的面条

 香落尘外 2020-03-14

当你在关系中

获得满足的时候,

基本满足就

美好得不得了了。

图:堆糖 /文:舒满花 

凡是吃过我母亲煮的面条的人,无一不啧啧称赞她的手艺。

我从小到大都爱吃面条,尤其爱吃母亲煮的面条。特别是她煮的香菇肉丝面,是我这一生的最爱。那味道,至今让我念念不忘。

我们生活在江南水乡,饮食以大米为主,

小时候,真希望母亲餐餐都煮面条给我吃,但这只是个奢望,因为那时生活条件不好,面条平常难得吃,只有在这几种情况下才有得吃。

一,家里来了客人。按照家乡的风俗,家里来了客人,主人要先煮个“点心”给客人吃,然后才吃饭,这个“点心”一般都是煮上一碗面条或米粉。如果是稀客,还会加上两个鸡蛋。那时候就老盼着家里来客人。来了客人,我们就可以沾点光吃上面条。母亲在煮“点心”时,通常会多煮一点,在给客人盛了一碗后,余下的一小部分就让我和妹妹平分,一般是一人小半碗。有“点心”吃,我们特高兴,三下五除二给它吃得干干净净,还意犹未尽地看着客人吃,如果客人没吃完,我们也不嫌弃,会把客人吃剩的也吃个精光。不知是母亲煮的面条太好吃,还是客人们都特爱吃面条,反正大多数时候客人们都吃得一点不剩。

二,家里请人做事时。比如家里要添置家俱,会请木工,做房子要请泥水工,做衣服要请裁缝,我们家乡都称作“过师傅”“过师傅”时,除了每天三顿请师傅吃饭,还要在下午三点钟左右给师傅们煮个“点心”吃,而通常的“点心”都是给每位师傅煮一碗面或一碗米粉,母亲照例会多煮那么一点,她自己总是舍不得吃,都是留给几个小孩吃,我们总是津津有味地吃着,还巴不得师傅们能剩下点,做房子时,我家接连过了半年的“师傅”。有一天我听见三哥问几个正在吃“点心”的师傅,“你们做手艺的几乎天天都要吃面条,不吃腻了?”师傅说“有时是不想吃,但是你母亲煮的面条特好吃,我们是常吃不厌”。

第三,人不舒服,食欲不振时,如果哪一天家里有人身体上有点小小的不适,没胃口不想吃饭,母亲会对那个人特殊照顾,给他开个小灶,精心地为他煮上一碗面,并且让他趁热吃。这个不想吃饭的人看见母亲煮的面条,白白的蒜泥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红红的辣椒在面里躺着,绿绿的葱花飘在上面,立马胃口大开,大口大口地吃着面,哪有半点生病的样子?真把在旁边看着他吃面的我们羡慕死了,恨不得那个不舒服的人是自己。我八九岁的时候也享受过好几回这种“特殊照顾”,那时我贪玩,下雪天也在外面疯跑,冻得脸通红,手脚冰冷,鼻涕不停地流,母亲见我感冒了赶紧煮一碗汤面,并放了许多白胡椒,让我趁热吃,一碗热腾腾的面吃下,再喝一杯热开水,出了一身汗,感冒立马好了,无需吃药打针。

四,端午节的早上。我们江西人的习惯,端午节的早上要吃面条、炒粉、或水饺,而我们 一家人都一致要求母亲煮面条吃,这一天的面条母亲会格外用心地煮,不像平时的“点心”会多放好多原料和配料。香菇,肉丝,鸡蛋,菲菜,这些平时不放的今天全部用上。记忆中的这天,母亲早早地起床,到地里去采摘一些艾叶和昌蒲,顺便带点自己种的小葱和菲菜,把艾叶插在大门边,寓意“除邪”,把昌蒲让我们围在肚子上,寓意“去病”,然后就开始去厨房忙碌,泡香菇,切肉丝……我也要去帮忙,洗葱,洗韮菜,生火……因为经常帮母亲打下手,母亲煮面的过程我都熟记于心,首先,在锅里把水烧开,把面条放下去煮,几分钟后用筷子把面条挑开防止结成团或沾锅,再煮几分钟面条不硬不烂时捞起放在一个大饭盆里,用冷水浸泡,煮过面条的水倒掉,然后放油在锅里,油烧热后把切好的肉丝放进去翻抄,肉丝快熟时放入香菇,放点盐、酱油、肉丝和香菇快熟时再放入韭菜,再快炒几下起锅,然后再在锅里放油,油热后放开水,把面条捞起滤干再放进锅里煮,这时再放盐、酱油,辣椒、鸡蛋,面煮开后蛋煮熟后把煮好的肉丝和香菇放进面里搅匀,再加入味精和小葱后出锅。家里人多,母亲要煮满满的一大锅才够吃。母亲忙活了两个小时,两大盆色,香,味俱全的香菇肉丝面才正式上桌,家里人一个个迫不及待地盛面,每人吃完一大碗后再添,今天可以放开肚子尽情地吃,不到二十分钟,两大盆面被消灭殆尽,母亲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我到现在都弄不明白,一种普通的面条,几样简单的调料,为何一经母亲的烹煮,就变成了让好多人都记忆犹新的人间美味?而同样的食材我们就煮不出那种让人久久不忘的“佳肴”?难道母亲真的在煮面条方面有一方独有的“秘诀”而没传给我们?或者她有这方面的天赋?

如果说,小时候是因为面条吃得少而觉得母亲的香菇肉丝面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那么长大后生活条件好了,我天天吃香的喝甜的,真的很少吃面,偶尔在外面吃几次面但总吃不出那种滑溜溜、香喷喷的味道,还是觉得母亲煮的面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是世上任何美味都无与伦比的。

记得有一年我在家过暑假,时值双抢季节,在外面读大学的侄子回家帮忙,下午出工时与母亲说:“奶奶,晚上别煮饭,煮面条吃,多煮一点。”晚上侄子收工回来,一大盆汤面摆在吃饭的桌上,侄子真的饿了,随便洗了下手就挑了一个最大的碗盛面吃,三分钟一碗,一口气连吃四碗,才打着饱嗝恋恋不舍地放下碗筷,把我和母亲,嫂子都看得目瞪口呆,真是后生可畏啊!而侄子只是说“太好吃了,我还想吃,可惜肚子装不下。”

长大以后,我经常在外面奔波,因为喜欢吃面条,到了哪个地方都要先吃一下那里的面条,所以吃过的面条确实不少,什么北京的炸酱面,山西的刀削面,四川的麻辣面,河南的烩面,武汉的热干面,温州的三鲜面,兰州的拉面……以及各种各样的方便面,那些面初吃一两次,感觉还行,吃第三次感觉味道不怎么样了,终究不及母亲煮的汤面,更无法比拟母亲煮的香菇肉丝面。

我的先生是个最不喜欢吃面条的人,一看见面条就头痛,一听说吃面条就心烦,在外面就餐从不点面条,去我家做客,吃了几次我母亲煮的面,每次都能吃完一大碗,连他自己都感觉奇怪。

前年,与我的表舅(母亲的表弟),还有几个村里人一起共事,端午节那天早上,我们按照家乡的风俗煮面条吃,我自告奋勇去主厨,我按照母亲的煮法煮了一锅香菇肉丝面,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对我的手艺赞不绝口,我也有些洋洋得意,这时表舅说了几句话让我一下子骄傲不起来。他说:“你煮的面条是好吃,但是比起你老妈,差太远了,你家做房子时,我帮了半个月的忙,吃了半个月你妈煮的面条,那味道实在太好了,我天天都想吃,在别的地方没吃到过那么好的味道,她是怎么煮的?”

端午节又快到了,好想吃一碗母亲煮的香菇肉丝面啊!可是……这种味道只有从记忆中去寻找了。

渐渐地,我不再那么喜欢吃面条了,因为总也吃不出那种让我难以忘怀的味道,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母亲煮的面条放有一种特殊的调味品——母爱。

忘了是哪位作家还是诗人曾经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只想说:“吃过我母亲煮的面条,再也不想吃其它人煮的面条。”

2018年端午节前夕于嘉兴桐乡

—— E N D ——

作者简介

舒满花,江西鄱阳人,不被尘染,不随浊流,不负他人,在深情的世界里静静地活着。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