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路上丨若水丨那山·那水·那人

 香落尘外 2020-03-14

图、文 / 若水

那山(1)


8月

  2019.8

走近四川,抚摸巴蜀的质感,感受它的温情,只想,走进四川,贴近巴蜀,感受诗画中所呈现的一切,带给我的感动和遐思……

一、蒙顶山

在寻茶的路上,四川一直是茶人心中的最虔诚地,蒙顶,是茶人心中绕不过的圣山。

我想去蒙顶茶山,想了好多年,今夏终于如愿。此次巴蜀之行,只是因川茶诱惑。追寻川茶是我的心愿,而多年又未成行,所以此次弥补,目的地:雅安、乐山。

在中国的众多城市中,每座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气韵。一城千面的雅安,群星璀璨、连通古今。雅安是茶文化的故乡,尤其是蒙山茶,历史源远流长。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这首白居易《琴茶》七言律诗,是白居易对大唐古琴曲《渌水》的诗意收藏,借琴声抒怀,用茶水写意。当然,令他念念不忘的还有与琴音交相辉映的蜀茶。一度深得唐宪宗赏识的白居易,就是在蒙山茶得圣宠誉天下的背景下,饮之如逢甘露,把琴弦抚慰的蒙顶山茶称为真正的“甘露”。

登青城山,入幽径,是问道。上峨眉山,触佛光,是释怀。访蒙顶山,则是静心,体验茶马古道上“茶与诗的交响曲”,也是返回茶的故乡。

蒙山山脉横跨雅安的雨城区与名山县,逶迤而去;山下,青衣江绕城流淌而过。江上的廊桥在风雨之中依然安立,不知流水走了多少,不知路人换了多少。

茶香幽远飘千年。一种用来比喻美酒的华丽词藻,修饰成仙界的醇香神秘之果,被蒙顶山的一群马帮汉子每天每夜用竹笋叶打包蒸压在竹篓里,以“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的意境,在茶马古道上流动着唐代白居易的《琴茶》,发酵成皇族们舌尖之上的历久弥香。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作为“不得他用,定为永法”的蒙山茶,早已随背夫和马帮在蒙顶山通往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中踩出一条小径,生长为皇室后宫万千佳丽的嫉妒之物。从天宝元年至清末的一千余年间,“蒙山茶”让世界叹为观止。

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由于蒙顶山的海拔高度、土壤、气候等最适合茶叶的生长,因此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蒙顶山茶祖师吴理真开始在蒙顶山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

唐宋时期是蒙山茶的极盛时期。从唐玄宗天宝元年被列为贡品,作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间断。

远远看到蒙顶山的时候,朦胧而巍峨,黑压压的看不清它的轮廓。我在猜测它是土山还是石山,还是半土半石的山?

15.

8月

近了,更近了,那远处看着黑压压的景物变成了连绵不绝的茶树的绿,是覆盖蒙顶山的衣服,最纯天然的裁剪。它们苍翠而深沉,蓬勃而内敛,与山结合,衬托着山的庄重与挺拔,也彰显着绿色生命的坚韧和永恒。

小桥流水古碾,晨曦鸟鸣茶家;嬉戏溪水,耕读夕阳,体味悠悠乡愁。置身于蒙顶山,连绵的茶山映入眼帘,沁人心脾的茶香令人陶醉。

到了蒙顶山门,我有一种朝圣的感觉,就像佛教徒到蓝毗尼,读书人到曲阜。蓝毗尼因为有释迦牟尼,曲阜因为有孔子,而蒙顶则因为有吴理真。有文字记载,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第一人即为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0年)的吴理真。蒙山顶上皇茶园的七株茶树传说为当年吴理真所种,“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

拾级而上,沿途一路风景。且不说茶山绵延、林木蔽天,仅一座蒙顶甘露寺就让我流连不已。甘露寺一副破旧相,但正是这种破旧让我感觉岁月的沧桑。寺内壁画、雕塑栩栩如生,非常精美。这些旧迹遗痕恰恰是那些富丽堂皇的新建寺庙所难得一见的。

蒙顶,心中的圣山!

甘露寺前方是花鹿池,传说早年有梅花鹿结群在池畔饮水而得名。花鹿池旁有一棚廊,看似破旧,而我见了却兴奋得连呼“拍照拍照”,因为我知道这棚廊在互联网上是蒙山茶园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从山上的索道出口,再往里走,便是天盖寺。天盖寺之名缘于女娲补天的传说,相传女娲补天,至蒙顶山上空,元气耗尽,身融大地,留一漏斗,甘露常沥,故有“漏雨蜀天,中心蒙山”之说。在此修庙,意为“漏天之盖”。天盖寺始建于汉,宋淳熙年重修,明清时多次补修。因吴理真在此结庐植茶,故茶神殿供奉其全身坐像。墙上壁画叙说蒙顶仙茶的历史和传说。古寺周边十多棵千年银杏粗壮高大,苍劲蓬勃,华盖蔽天。阳光下,薄云萦绕,弥漫的气场幽静庄重,我们如临仙境。

天盖寺正中供奉吴理真,可见他在巴蜀人心中的地位。在吴理真之前,巴蜀人也饮茶,但饮的都是野生茶。果然,我们在附近见到了几棵千年野茶树,树枝上挂满红丝带,周围有一种朝圣膜拜祈福的气氛。走近千年野茶树,我与它们相互凝视、默默对话,恭敬、肃穆。

经阴阳石牌坊、甘露井,便是此行的目的地皇茶园。

皇茶园,位于形似莲花的蒙顶五峰之中,皇茶园的石门紧闭着,叩不开,园后石虎对着我虎视眈眈。我曾听传说,“仙茶,民间不可瀹饮,一蠢吏窃饮之,被震雷击死。私往撷者,山有白虎巡逻,以故樵牧不敢擅入。

皇茶园,沐浴在云雾之中。此时,蒙山顶更显异常幽静清冷,行走于雾中,常有湿漉漉的感觉,只是用眼睛,就可以感知蒙顶山的声音,以及蒙顶山茶的气息。

我今日来只为寻古瞻仰,我在心中默祈。一边有小径通园旁,让我与七棵仙茶有一次较近距离的互相交流。

 “蔡蒙旅平,和夷底绩。”伫立天盖寺千年银杏树下,远望已经被神化了的茶祖塑像,史载西汉甘露年间的第一种茶人吴理真,“住蒙顶,结庵种茶凡三年,味方全美”,早于陆羽八百年亲手栽种了七株茶树,迄今仍在蒙顶山清峰顶上“两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幂覆其上,久凝不散。

在民间,蒙顶茶历来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来之物。因此,历史悠久的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山被誉为“仙茶故乡”。

蒙顶山茶,起源于西汉,勃兴于唐宋。尤其是唐朝,36座寺庙在蒙山星罗棋布,僧人种茶、制茶、饮茶一时蔚然成风,就因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年间将蒙茶列为贡茶,寺庙不断增多的蒙顶山甚至冒出了“贡茶院”。

自此,蒙山成了唐玄宗的私家茶园。到了唐宪宗李纯时期,蒙山茶成了进贡最多的一种茶。

唐朝的开放,让蒙顶山茶更有人间香火味。远在苏州喝茶的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还在挂念蒙山贡茶“蒙顶石花”,眼底尽是“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成书于公元825年的大唐官方正史《国史补》,还将蒙顶山所产的“蒙顶石花”称为全国贡茶之首,载有“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

将蒙山茶推向山巅绝壁的人,则是精通茶道的宋徽宗赵佶。赵佶对采茶、煮茶、品茶研习很深,曾撰写中国茶书经典《大观茶论》(又名《圣宋茶论》),分地产、天时、采择、蒸压等20篇。

蒙顶茶的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在我国,赞茶的名联佳句首推以民谚方式流传甚广的“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诗有“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唐代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茶》诗有“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的概叹。宋代诗人文同《蒙顶茶》诗有“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赞颂。唐宋大家孟郊、韦处厚、欧阳修、陆游、梅尧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为题的诗文。明清时代的诗文题词则更为丰富,当代诗人、文学艺术家也留下了许多吟诵蒙山茶的华章佳句。

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蒙山茶文化。

我数不过来了……

蒙顶山是需要这样的烘托的。

手指伸了出去,抚摸蒙顶山的质感,冰冷、坚硬。一座山容纳了千年的茶文化……

蒙顶山麓茂林修竹,小桥流水,茅屋农舍,一派浓郁的川西乡野风光。沿翠微山径拾级而上,穿过石牌坊,绕过麒麟石屏风,喧嚣渐隐。继续迤逦而行,有片片茶园,堆青叠翠。这是茶人最心仪的美景。如我,每遇氤氲之茶香,便觉莫名之畅快,宛若心灵的憩园。

时光仿佛在这里止步,在湿漉漉的山崖边仍有“甘露”、“古蒙泉”,是当年吴理真种茶汲水处。名山县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则有异香。旁有甘露石室,吴理真种茶时曾结庐于此。放眼眺望千佛寺、静居庵、智矩寺、永兴寺等古刹梵宇,皆掩映于茶园翠霭之中。历史上这些寺庙曾分别负责种茶、采茶、制茶、评茶。

多年来,我更深地感知到蒙顶山与蒙顶山茶的深厚内蕴、迷人风骨。在这样的茶之圣山,千年来茶文化的足迹不断前行,而茶亦是芬芳可人,传扬深远。

举头仰望,目光及处,蒙顶山一座座山峰,似鬼斧神劈,陡峭笔直,直突突插入云霄,如果站在蒙山顶,伸出双手,会不会揽到一段历史?

沿着逶迤曲折的山路攀援,不知不觉间,回望,脚下已是万丈深渊,抬头,蒙顶山依然那么高大,心中不仅惭愧,恐怕难以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了。

蒙顶山是沉默的,厚重的,安静的;蒙顶山是凝聚的,丰富的,简单的,它以无言的茶香,接受着天地日月精华的洗礼和锤炼。

许是上苍偏爱,蒙顶山由蒙山和百丈湖组合而成,茂林修竹,小桥流水,环抱农舍,堆青叠翠,绿浪翻涌,苍翠宜人,浓郁的川西乡村景色蔚为壮观,“人夸峨眉天下秀,蒙顶堪比更添幽”,传说女娲在此补天,夏禹治水在此祭天,此等绝世宝地,焉能不出好茶?

二千年前的茶树已经不能原样找回,不生不灭的不是茶树,而是茶的精神。即使时光流淌千年,茶为人类所作出的无私与彻底的奉献,一如既往,粉身碎骨,不增加亦未减少。变化的只是我们对待它的心,从中亦可照见人世沧桑。世事纷扰,甘露井仍旧盘踞在蒙山顶上,仙人的足迹已经化为深深的云雾。

蒙顶山有关茶的历史遗产、文物古迹,名人题刻之多,保留之完好,名播天下。这自然是得益于“种茶始祖”生于兹,长于兹,种茶于兹。蒙顶山因之而成为世界茶文明的基壤,居于世界茶文化圣山之列。

饮一杯蒙顶甘露,滋味清甘醇厚,回味久久。在这样的茶之圣山,千年来茶文化的足迹不断前行。而茶亦是芬芳可人,传扬深远。

只是用眼睛,就可以感知蒙顶山的声音,以及蒙顶山茶的气息。

江南的风韵,与大山的厚重是一种怎样的结合呢?

古人说“蒙顶天下雅”。我只希望我下次再来,蒙顶山的秀雅古朴幽静仍在。

版式设计:湛蓝

作者简介

 

若水,本名蔡清华,鄱阳人,职业记者,资深传媒策划人,喜山好水,在饮食文化和旅游文化领域中鲜有见树。现供职于北京神州华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