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路上 | 赣鄱专栏 | 吴启平 | 走进拉祜人生活的地方(上)

 香落尘外 2020-03-14

走进拉祜人生活的地方(上)

图、文 / 吴启平

简介:

我们开始旅行的第一站就是拉祜人生活的地方——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这里有世界最原始的2.8万亩的景迈古茶山、有《牡帕密帕》葫芦里走出来的拉祜族人;有藏在深山老林里的糯福教堂、还有发生过7.6级大地震的遗址。我们特地在这里多逗留了两天。

2018年 5月3日,我们夫妇俩开车去远方旅行。

第一站就是拉祜族人生活的地方——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据说这里聚集了全球三分之一、中国二分之一的拉祜族人口。所以这儿的一切最能代表拉祜民族风情。

这两天,澜沧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景迈山的茶叶,县城“牡帕密帕”广场,深山中的糯福教堂与拉祜民族的文字、还有1988年11月6号7.6级大地震。

一、景迈山是出产好茶的地方。

沿国道214线一出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勐满,就进入了澜沧县惠民乡。惠民位于澜沧县东南部,东与发展河乡接壤,南与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满镇毗邻,西连糯福乡,北与酒井乡交界,素有澜沧“南大门”之美称。乡内付腊后山村为境内最高山,海拔1781米,乡内最低海拔600余米。乡内辖5 个村民委员会,57个自然村, 约1.5万人。

景迈山,准确地说是南朗河以西的景迈、芒景两村,均为山区,寨子在海拔1400米左右,又在北回归线附近,是出产高品质普洱茶的最佳海拔和最佳区域。景迈傣族村民说他们的祖先迁徙到景迈山是由一只金马鹿带路来的。

景迈村辖8个自然村,其中有5个傣族村,哈尼族、佤族和汉族各1个,其中有帮改村、笼蚌村、南座村、景迈大寨村、勐本村、芒埂村、糯干村、老酒房村。

芒景村下辖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翁基、翁洼和那耐六个自然村,除那耐为哈尼族以及一小部分其他民族外,其他均为布朗族。

两个村寨共同拥有占地面积2.8万亩的景迈山古茶园,各村的茶叶都以“景迈山普洱茶”的名义对外销售。

进入山区的路是石头路铺的,说是为了保护茶山的环境。从景迈到芒景18公里山路,居然都是在古茶林中延伸,车如一只小船,在绿海中摇摇晃晃地开着。从车窗外望去,又高又密的森林,把天都遮盖住了,只有一缕缕阳光透过树梢射进来。要不是他们告诉我们这就是茶林,我们还以为就是原始森林。

茶树一般有三四米高,茶树被缠绕着藤蔓,寄生着苔藓和石斛,还有许多“螃蟹脚“(茶树的寄生植物,可以用来泡茶),一看就知道这里的茶树林很古老,生态也很原始。

这里的人们都有爬树采茶的好身手,但在古树上采摘茶叶,既辛苦又危险,没有他们的们自小练就的绝活,我们不要想去尝试。

1950年,芒景村的苏里亚(布朗族名为岩洒),作为这一带最后一个布朗族头人,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他背着一袋只有当地头人才喝得上的5公斤“小雀嘴尖” 古树普洱茶。在中南海,苏里亚亲手把“小雀嘴尖茶”送给毛主席。现在,古茶林里的碑上还记载着这件事情。

在芒景村的芒洪寨,佛寺里面的一块碑上用傣文记载着:某年某日在头人的带领下建了此庙。据说石碑共有5块,第一块碑记载种茶,第二块记载建寨,第三块记载建庙,第四块为记载历代佛爷,第五块为记载历代头人。根据上面的傣文记载,景迈古茶园的茶叶种植,始于傣历57年(公元695年),算起来这片古茶林已经有1400多年了。碑文记载景迈芒景古茶园的年代,是判断这片古茶园历史的最权威史料。

1400多年前,那些被认为是世界茶叶“发祥地”的国家和地区,有的还没有开始茶叶栽培,有的仅有零星的种植,而景迈芒景的先民却已成林成园地种植茶叶了。这是世界茶叶种植史上的一大奇迹!

据查阅资料知道,早在2003年8月,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们经研究就指出:景迈山古茶园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是茶叶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的发祥地,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被联合国科教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成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评审委员会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旅游遗产示范区”,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和自然人文底蕴独一无二,是整个普洱市茶产业开发和茶文化旅游的重要展示窗口。

 澜沧县制定出台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件》、《古茶树保护决定》等规范性文件,正在申报景迈古茶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球重点农业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这里保留着许多文化遗迹,如景迈村的萨迪井(七树)、金水塘、金塔、千手观音树、茶马古道、佛泉、糯心湖,芒景村的七公主泉、神蜂树、古柏、茶魂台、八角塔等。 

景迈芒景古茶园是茶人心中的圣山。古老的茶树与参天大树交错丛生,大山与村落、古茶与房舍、森林与茶人融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这里各族人民家家有树,户户种茶,茶与树为邻,人与茶为伴,相依相随,同度岁月风雨。生长在万木丛林中的古茶,靠自然肥力生长,无任何污染,品质优良,所产茶叶用古茶树发出的鲜嫩(芽)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常喝景迈茶能美容、健身、消食、减肥、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因为喝茶,景迈山上有不少长寿长者。

已经流传千年的布朗族典籍《奔闷》,还记载着布朗族英雄哎冷与茶的传说。哎冷在布朗话里就是头领的意思。他带领一支布朗人最先到这里定居,他为人善良、武艺不凡,得到人们的尊敬。景洪傣王把第七个公主南发来嫁给了他,封他为“叭哎冷”。哎冷最后死于一次族人相争的阴谋,他临死前说:“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遇到灾难死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也怕你们吃光用光;只给你们留下茶树,让子孙后代取不完用不尽。”这句话现在还在我住的小区里能找到,就在一期物业的对面有一 座小亭子,里面就有挂着哎冷这句有名的遗训。

一个英雄去世了,但他留下了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财富。至今,每年农历六月初七,这里的布朗村寨还要举行一种叫“夺”的活动来祭茶和祭奠哎冷,时间长达数天,要进行镖牛等隆重仪式,中心地点就在芒景的哎冷山上。

景迈普洱茶的特点:

1、树龄古老,古茶园的茶树主要以百年的茶树为主。整个古茶园占地面积2.8万亩,实有茶树采摘面积1.2万亩。是普洱茶的原生地。

2、生态环境好,茶树没经过人为矮化,而且同山上原生古树混生在一起,这种混生正是景迈茶香气独特而强烈的源泉之一,由于这些茶树树龄甚高,所以在外形上都显得历尽沧桑、饱含风霜。茶树的枝干上长满了苔藓、藤蔓、野生菌类、寄生石斛兰花和螃蟹脚等附生物。

3、香气凸显、山野之气强烈。由于与森林混生,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古茶之一,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兰花香是景迈独有的香。

4、甜味明显而持久。景迈的的甜是直接的快速来,同时又是持久的。

5、苦弱涩显,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但涩味较为明显。

6、条索紧结,较细且黑亮。景迈制茶有充分捻揉的传统,条索较紧结黑细,同时长于山野中有古树避光,且生长周期长,因此色泽黑亮。

7、耐冲泡,一般可以到20泡。

8、兰花香储存得当,香气越存越显。

当地人告诉我,虽然这里的茶山历史悠久,名气很大,但与西双版纳的南糯山普洱茶相比,价格却更便宜。原因是这里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宣传与炒作的力度也不够。我希望愿意跑路的茶友,可来这里品茶、买茶。

二、县城中心的“牡帕密帕广场”。

我们在县城的两天,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许多建筑物上面,均有葫芦的装饰图案。经向人打听,才知道拉祜族人的诞生与葫芦有关。

在《牡帕密帕.葫芦广场》,我们找到了答案。在广场大门的左边立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汉文与拉祜族文字:

《牡帕密帕》是拉祜语译音,是拉祜族民间流传最广的一部长篇诗体创世神话。拉祜族民间传说,天神厄莎造好天地后,为了产生人类,种了葫芦,拉祜人民的祖先一男一女就从葫芦生出来。

男的叫扎迪、女的叫娜迪。因此拉祜族把葫芦作为生殖图腾加以崇拜。扎迪、娜迪从葫芦里出来后,天神厄莎就把他们俩个分开养育,至18岁就安排他们俩恋爱结婚,婚后他俩生了十二男十二女,取名为十二个属相。

属鼠人男人叫扎发,女人叫娜发(以下类推),属牛的叫扎努娜努,属虎的叫扎拉娜拉,属兔的叫扎妥娜妥,属龙的叫扎倮娜倮,属蛇的叫扎思娜思,属马的叫扎母娜母,属羊的叫扎约娜约,属猴叫扎妥娜妥,属鸡叫扎阿娜阿,属狗叫扎丕娜丕,属猪的叫扎袜娜袜。拉祜族人取名很简单,男人一律姓“扎“,女人都是姓”娜“。是什么生肖出生,就对应叫什么名。若属虎,男人就叫扎拉,女人就叫娜拉。这就会导致许多人同名同姓,他们会用村寨名,或者父母的姓名来区别。

根据这个传统故事,澜沧文化部门认真收集整理并申报国家文化部。2006年国家文化部把《牡帕密帕》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于是,澜沧县就建立了这个占地409亩、投资十亿元的“牡帕密帕.葫芦广场”,能容纳8万人进行活动的广场中心,有一个巨大的金色葫芦,引人注目。这里作为大型节庆活动与展示拉祜族文化的场所,也是澜沧市民的休闲中心。

大门对面正中是主席台,台边有四个高大的图腾柱。

大门左右建有澜沧科技馆与澜沧博物馆。

广场边上建有环形商业一条街。

2018年5月于澜沧

作者简介

吴启平,赣鄱人,早年李梅岭下上山下乡,曾在鄱阳湖滨担任民办教师,文革后期去师院深造,毕业后一直从事金融职业。公众号名字:启平草庐,

ID: gh_d3951393b675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