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鄱专栏 | 周振宇 | 他乡的独恋——宜春

 香落尘外 2020-03-14

他乡的独恋——宜春

文:周振宇 / 图源:堆糖

版式设计 / 湛蓝

如果不是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或许这辈子都不会和宜春这座赣西名城有所交集,更不会对这里产生如此多的好感。

当年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的同科进士——翰林学士王涯贬为袁州刺史,韩愈写了两首诗在长安灞桥为他送行。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淮南悲落木,而我亦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跨越千年,秀丽的宜春山水蕴含的厚重人文依旧。历史似乎对韩愈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就在他送别王涯贬放袁州的12年之后,也就是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因上表力谏宪宗皇帝迎佛骨也同样遭到了贬谪。他先被贬潮州,次年正月量移袁州。宜春,或许再次与韩愈有了交集。

行走在袁州故地,内心也是舒服的。雄踞吴头楚尾、地当湘赣孔道的宜春,以奇山、秀水、明月、温泉、禅宗等名片吸引着含我在内的外来人流连忘返。

宜春,因广告语“一座叫春的城市”迅速打响知名度,但我知道它却是因为城郊明月山,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月亮文化。明月山属于武功山脉,由十二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小山峰组成。群山巍峨壮观,竹海、飞瀑、松涛、奇峰等优美景致让这座名山“步步拾锦绣,一里不同天”。史书以“山上有石,夜如月光”而衍生明月,后因唐代知名诗僧齐己诗句得明月山,这成为明月山之名来源的其一。后还有因人、因传说而得名。

有幸身临明月山感受它的柔美月色,那山、那水、那明月,给我一种内心的喜悦。明月与宜春,还少不了历代文人墨客咏月的抒怀诗表,而如今月亮文化节更是成为宜春华美演绎的文化名片。

月色下飘着明月飞瀑的水滴,竹海的幽径荡出一曲深情的恋歌,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将我的心洗涤一新。思绪从这里开始旅行,遥想着宜春的月夜,是否也是婉约的、朦胧的?是否也有霓虹灯下的酒醉金迷?是否也在明月山脚下的温汤泉驻足?我愿在宜春等待!

往日的旧事,在梦里的宜春夏夜里被稀释,情愫在心底漫延并滋生,回旋在心灵的呼唤中。

高楼林立、灯光璀璨,月光下把一阕清词化成一缕轻烟。我任晚风拖进时光的隧道,然后对着宜春的月光和秀江水努力奔跑。

宜春,因春色与江南契合,宜居的城市让人减少了些乡愁。我以文字的方式,与宜春相约,在那鼓楼下、在那禅博园旁、在那灯光璀璨的街头,等待未来的姑娘。

烟雨中的文字,我愿意写。或是家乡上饶、或是茶下的武夷山,也或是梦里老家葛源,但现在我愿意为宜春而写。

烟雨中,我愿多呼吸一克宜春的空气,愿把这座城装进心里。流年似水,岁月如诗,洗涤内心,愿在宜春故地将孤独抛下。云淡淡,风轻轻,万千灯火,描画千年在宜春…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