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鄱专栏 | 菱香 | 进京记

 香落尘外 2020-03-14

进京记

文、图 / 菱香

我既对生活与远方充满美好的向往与想象,却潜意识又夹带着悲观情绪,谁也无法预测到自己的生命啥时候会戛然而止,也无法预知这美好的河山何时会轰然毁塌,脑袋里经常会浮现《流浪地球》里的画面: 世界一片混沌灰茫,随时山崩地裂,连享受最简单的阳光雨露都是一种奢侈。

努力工作好好生活的同时,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自己: 走吧,走吧,出去看看。

而北京,我暂时还没列入外出游玩的圣地,一直认为,某一次不经意地出差或以走亲访友的方式,在北京小住一些时日,随意在北京胡同遛弯,感受皇城老百姓的普通生活。

这一拖,才惊觉已到中年。

今年五一小姚帅与同学去北京玩了几天,而大姚经常叫嚷着去北京看看还沒去成,好吧,五月底进军北京。

毕竟,作为华夏儿女,北京是必须要去看看的。

只是没想到以纯玩的方式。

故宫。

故宫是明清时期的皇宫,规模宏大而又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始于朱棣迁都北京。

朱棣,我挺喜欢的铁腕皇帝,霸气、能人、勤政,他上位期间多次御驾亲征,把残留的元军打得无处可藏,落荒远逃,连其它边境小国都整得规规矩矩,不敢轻易骚扰老百姓,大明帝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读《明史》读到这一节是最大快人心的,一出宋朝以来文文弱弱的郁闷气。

就像今天的天气,令人神清气爽。

酒店就在王府井,步行10多分钟就可到故宫东华门,宫外绿水绕红墙,一路杨柳依依清风徐徐,抬眼就见嫩绿的柳枝在高高的红墙外飘荡,轻柔、秀美而婉约。

宫墙柳,迎风飘,任它世事万古愁。

故宫的红墙真高呀,我与他手牵手仰望兴叹。

一下子把宫里的世界丝丝密密地与外隔绝了。

宫内红袖怨,宫外痴人叹。

我有点想赖在宫外的春色中不走了。

一队穿着绿色军装的兵哥哥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列队而出。

我抬头看了看天空,天空明净而蔚蓝,皇室的青烟已散,古老的紫禁城,如今已是已故的皇宫,红墙再高,大门仍向老百姓敞开。

该进去看看了。

很多人说来故宫主要是看建筑的,我不懂建筑,但现在信息发达,故宫的画面在心里也有个大概,并多次在心头放映,终于能一一印证了。

租了一个电子讲解器,从午门进宫,一路经过太和殿、养心殿、中和殿等,其实对于这什么殿什么宫的,我根本记不住,也没打算记住,多数宫殿用栏杆围着不给进,只能在殿外远远地瞧瞧,本身才疏学浅更瞧不出什么名堂,倒是很喜欢壁殿上的油彩,以蓝、绿、黄为主色调,绘龙画凤,流云百福,大艳大美,富贵高雅,没想到这三色相配如此之美,希望下次可以设计出一系列如此宫廷格调的中国风珠宝。

随着人流,拾级经过一座座宫院,每一座宫院的宫墙都很高,把每一间都隔成一方独立的世界,好似与外隔绝似的,难怪有的妃子被欺负都不知道呢。

惊喜看到延禧宫,但宫门紧锁,游人免入。

很喜欢《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还有《甄嬛传》里的甄嬛,美丽、善良又有智慧,不喜欢看电影《宫锁沉香》,这种软弱而又奋不顾身的爱太无力太令人压抑。

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更要有解决事情的能力,适时地给对手一个漂亮的回击,即能保护自己,也防止恶势力嚣张。

即心存善良,也应懂得自保。

一路沿着红墙漫步,思绪随意遐想,姚摇了摇我说: 你看这一排房子是军机处。

这一排红色的平房,在皇宫大殿之中显得特别低矮,感觉宫内的宫女太监住的房子都比它宽敞,这里面办公的可都是国家的肱股之臣,处理的每一事项都关系天下的兴衰存亡。

皇家的心事咱不懂……还好……我们是现代人。

我与他相视一笑。

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

我在很大程度上不算女汉子,但我却想上长城,而且,徒步。

五一期间,YC与同学来北京旅游,拍了一段长城的险峻视频发给我,并说:

妈,我是徒步上来的,估计你上不来。

儿子的断言却激起了我的豪气,过些天我也要去北京,并且一定徒步上城,如果脚力不行,我买双手套,手脚并用爬也要爬上去。

到达北京当天,YC又发信息给我:

妈,早点计划去长城,不要等玩累了再去,体力不济的。

好吧,第一天逛故宫,第二天就去长城。

坐地铁时,乘务员说游客可以参观的长城分南长城与北长城,北长城风景更美也更险峻,徒步上去的话,途径7个烽火台,第8个烽火台最高,也是游玩的终点;如果坐缆车上去的话,就轻松多了,只要走一点点就可以到最高点。

姚看了看我。

“北长城,徒步。”我坚持。

出了地铁站,随着一波人流向长城入口走去,走了一段路,又分流一部分人向缆车入口涌去。

他又看了看我。

“徒步。”我坚定地笑了笑。

其实,离长城越近,我的心越怯。

但我还是想挑战自己。

从入口拾级而上,双目远顾,数了数烽火台,天呐,第8个烽火台又高又远,长城像游龙一般蜿蜒到天际,看不到尽头,而8个烽火台雄傲地占据各个山头,威风凛凛,令人心生寒意。

“怎么样?”

他貌似看到了我的胆怯指数飙升。

“走。”

我深呼一口气,然后微笑着拉起他的手向前走去。

我自有我的方式克服它。

不再仰望最远的目标,以一个个烽火台为小目标,超越一个又一个,累了,就小憩一下,欣赏周边的风景,或与他说笑拍照。

今天天气真好,天空湛蓝,万里无云,无论哪个方向拍照,景色都很美,没到暑假旺季,人也不是太多,既不冷清也不拥挤,是我心中理想的人数,地面很干净,人们也都谦让而讲礼貌,拍照时会自动让位尽量不随便闯入别人的镜头。

中国游客被很多国家嫌弃,真有那么差吗?希望国人素质越来越好。

令我汗颜的是,在途中遇到几个老人也在长城上徒步,他们身形硬朗步伐矫健,其中还有一位老太太,白头苍苍,样子像我老公丈母娘那么老,身形瘦弱,一只手拄着拐杖,但步形稳当,她的家人时不时叫她歇会儿,她却笑着摇头继续前进。

“如果我们乡下的老人让他们来爬长城,估计死活不肯,还不如让他们坐在阴凉下打牌呢。”姚感慨。

“呵呵,那不一样,我们乡下老人多数沒读过书,没有这种情怀。你别看这老奶奶老得颤巍巍的,肯定是有知识有情怀的人,就算老了,也要圆上长城的梦。”

有思有梦的人,精神永远不老。

一路上边看边思边说笑,不知不觉就到了终点,总共约花了一个多小时。

人,如果一开始把目标定得过于远大,压力也很大,反而更难实现,每天进步一点点,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或许某一天却达到了你意想不到的高点。

无论如何,我今天可以雄赳赳地向YC交差了。

恭王府。

恭王府前身是清朝和珅的府第。

和珅是个大贪官。

但和珅却也是个高富帅,高大、帅气又有才华,怎么却让香港男星曾志伟来扮演和珅?实在太顛覆原本形象了。

历史这个小姑娘呵,真是随意被人捉弄并化装。

和珅建这座府第,基本是照着故宫的样子来布局的,很多人说就是缩小版的故宫,看来和珅的野心真不小呢。

人,太一帆风顺往往容易内心膨胀,得意忘形时就忘了自己是谁了。

王府一进门就是一颗槐树,寓意门前一颗槐,升官又发财。

整个府第设计精巧,工艺考究,并请了很多风水大师来出谋划策的,听说,很多图案与位置都有暗喻有说法的,游玩时也遇到好几个现代风水师,拿着八褂风水盘这里量量、那里测测,在讨论并研究王府的风水。

我觉得很奇怪,心里嘟囔有什么好研究的,和珅虽然升官发财,但最后还不是被抄家?

机关算尽,一样误了卿卿性命。

胡同。

从恭王府出来,就在附近租了辆三轮车逛胡同。

北京的老胡同,灰砖灰瓦,清雅古朴,不显山不露水,只是清一色朱红色大门挺抢眼,乍一看家家都差不多,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问题……

很多家门梁上有门当,门当的数量代表了主人的官位与等级: 无门当的是平常百姓家,2个门当是七品到五品官位,4个门当是一到四品官。

几乎大部分家门前左右各摆一石墩,方形的是文官,圆鼓形的是武官府,一对狮子是皇亲国戚。

门户越深,官位越大,所以有豪门深似海之说。

品官品极差不多的,门户深浅与门当数量差不多,这也就是门当户对的来由。

了解了这些之后,心里不由地通过门当等来判断每家曾经的官级与富贵程度。

其实,这里解放后都经过了重新分配,很多府第已分配给若干家庭,成了大杂院。

而改革开放后,这里的人们更是经过了重新迁移与分配。

听说,这里卧虎藏龙,在胡同里随意遇上一大爷,穿着短裤衩摇着蒲扇,初看一普通人,说不定是哪一行业的精英。

逛胡同时,我没遇上大爷,只是偶尔遇到虚掩的朱门,忍不住向里张望,很期待里面别有洞天,结果看到的大多是破旧的杂物,荒凉而又脏乱。

想起丽江,在丽江古城漫步,特别喜欢从人家虚掩的门栅往里张望,家家格局不同,但家家温馨文艺,春色满园。

圆明园

其实,去参观圆明园我是带着悲壮的基调去的。

毕竟是读过一点书的人,

毕竟火烧圆明园是我们国人的耻辱!

去之前,我反复默朗如下诗句: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曾多次把自己假想成一名剑客,给入侵的强盗们致命一击。

在我个人的设想里,圆明园里断垣、残壁、荒草,满目疮痍……。

没想到,一进园,映入眼帘的是花团锦簇,北京这个时节,处处是大朵的玫瑰,圆明园也几乎是玫瑰园,各色玫瑰竞相开放。

每逢花驻乐。

我这个爱花的人儿自是惊喜莫名目不暇接,在这里轻闻浅嗅,留恋忘返。

心情,轻柔得像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穿过花圃,步上杨柳依依的湖畔,圆明园最大的湖叫福海,还有很多其它大大小小的湖在附近交织,每一处湖畔都阴凉舒适,一路上春阴垂野,绿草青青,小桥流水,高大的柳树垂下长长的柳枝,微风吹拂下,俏皮地与游人嬉戏,我们走走停停坐坐,这里凉风沉醉,这里繁花幽香。

这里,春风十里。

在这里,只想与他醉心于现实的美好里。

听到的,也只是以前妃子与宫女在春光里的嬉笑声。

以前的,现在的,都忘却了世间的险恶,

忘却了远处那恶狼一般的火种,随时破坏并烧毁中华大地的喜乐。

如果细心留意,你会发现圆明园内除了洗手间,几乎没有房子,在春光里遛达时,会发现一路可建房子的地方只是一块空地及一些破砖残瓦,空地前会立块石碑刻写这曾经是什么宫或什么亭。

刽子手的罪证呵,不是一把大火就可以销毁的。

悲壮的基调刚燃起,时有幽花又明朗了心境,我相信在国力日益强大下的岁月静好,我携起他的手又走进春光里,走进美好中。

天安门。

到北京的当天,安顿好行李,就迫不及待地去欣赏夜幕下的天安门。

我们那个年代的教育,天安门是北京的标志,到了天安门,才是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北京。

所以酒店就选在天安门附近,以便随时去参观。

短短七天的行程,去了三次天安门。

第二次天气很好,夕阳很美,我们不顾一天3万多步的劳顿,又牵手向天安门走去,想看看夕阳下的天安门,看看在夕阳下徐徐降落的五星红旗。

天安门附近到处戒备森严,到处可见绿制服的兵哥哥,有的列队,有的站岗,有的在维护秩序。

“如果我还是在北京读书的年轻女大学生,我就来天安门找个帅兵哥哥谈恋爱。”我笑着对他说。

“哈,那你去向那个站岗的兵哥说,‘如果我年轻10多岁,就跟你谈恋爱。’看他会不会笑?”

忍俊不禁,向那一脸严肃兵哥望了一眼,他肯定不知道我们拿他打趣。

我们在广场随意溜达并拍照,每次拍照他都说:把自己想象成很美的样子然后微笑。好像效果还真不错,可见女神在我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雨把我们逼进桥洞里躲雨,我们终究没有看到夕阳下降旗,却看到各自眼里跳跃的阳光。

最后一天回广东,是下午的飞机,于是决定一早起床去看升旗仪式。

迷迷糊糊睡到4点20多起床,外面已经蒙蒙亮,他还在呼呼大睡,我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抓起背包与手机,头不梳脸不洗就往外冲,在电梯里看到YC的微信留言:

妈,明天,别去看升旗!

明天为什么就不能看升旗?不就是个数字4吗?现在什么年代,还信这个邪?我还是老四呢。

冲出电梯,到了酒店大厅,我问前台:

今天有升旗仪式看吗?

“有的,哎呀,4点27了,4点35左右升旗,你得快点搭车才赶得上。”

我急忙向外跑去,外面没车,只得又沿路向前跑,看到车就拦,出租车不搭理我,一部电动三轮车倒准确停在我身边,

“快上车,不然赶不及了。”

车夫好像老熟人似的催我。

“多少钱?”我坐上车问。

“20。”

“哇,这么贵,才几百米路。”

无奈,关键时刻挨宰就挨宰吧。

到了南池子门,车夫就丢我下车,没办法,前面交通管制。

一下车我又跑,一位举着很多小红旗的中年妇女拽着我的衣服说:拿上小红旗。

我接上小红旗又跑,中年妇女拽着我衣服不让,说要给钱。

我问多少钱,

“10元。”

“那我不要,我钱包里只有3元。”

“一定要的,不然你进不去,3元就3元。”

来不及道谢,给了钱我拿着旗又跑。

前面很多人,我越过一位又一位,直到黑压压排满队的入口处。

还好,太阳还没升起,旗也还没升。

现在才有心思环顾四周,发现很少人拿小红旗,看来又做了水鱼。

无所谓了,只要能看升旗。

看了看时间,4点35了,那些制服帅哥们怎么不让人进呀?

“哎呀,已经在升旗了!”有人高呼。

是啵,远远地望见天安门广场处,红旗迎风飘扬徐徐升起,我近视眼迷迷糊糊看到白色制服的兵哥们列队行礼高歌歌,一点都听不到。

旁边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

“有什么好拍的!一点气氛都没有!”

我心里沮丧极了。

“今天什么日子呀?”我扬着小红旗问。

后来经过查资料,原来……当然……好吧。

尾声。

他:北京好吗?

我:挺好的。

他:愿意在北京定居吗?

我:啊?------嗯------呵呵-----不要吧。

家,永远是温暖的港湾。

诗与远方是生活的添加剂,是精神上的营养。

作者简介

菱香,雷灵香,江西鄱阳人,现定居佛山,热爱文字,经营珠宝,平凡但不甘于平庸。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