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堆糖 & 文 :欧阳斌 ♫. ♪~♬..♩ 一 这天,杨大队长带人抓来八十八只鸡,好不容易找到一间闲置的房子关好,一拔人就围了上来。 一片吵闹,一片叽喳。杨大队长不停地在空中往下按着手掌,高声喊着"不要吵!听我说!"但无济于事。这些人干脆伸岀手指头指指戳戳,几乎要戳到杨大队长的鼻子……直到罗副厂长带着几名保卫科干事挤进人群,把杨大队长挡在了身后,这帮人才渐渐安静下来。 来的人大多认识罗副厂长,一个很会和稀泥的小老头,背地里,不少人喊他糯米坨子,意思是,什么事到了罗糯米这里,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至不了了之。不过,大家见厂长来了,说话又这么软塌塌的,也就没有继续纠缠,陆陆续续地散去了。 仅剩下杨大队长站在面前时,罗副厂长说:"怎么搞得这个样子呢?乱养的鸡,要抓,也不要胡乱地抓,更不能抓出矛盾来。" 罗副厂长走后,杨大队长迟迟回不过神来。一个星期前,厂部根据县里创建卫生城市的总体部署,发了个通告,要求全厂职工停止养鸡,并限期一周自行处理已养之鸡。逾期,由厂容整治大队负责抓捕,每抓到一只,处罚鸡主人民币五十元。杨大队长是在通告到期之后带人抓鸡的,他们抓住的,全是家属区散养的鸡,他们并没有挨家挨户去抓。同时,每抓到一只,杨大队长和队员会先大声喊:"谁的鸡?谁的鸡?"有认了的,杨大队长也会点头当场归还,也没有开罚单。剩下八十八只没有人认领的鸡才被关了起来。 二 三天过去,没有人来领鸡。杨大队长的队员轮流着一天两次喂鸡,辛苦不算,还喂掉了食堂二、三十斤米饭,食堂管理员不干了。他说:"这笔账,谁出?食堂可是无法开支了。"杨大队长没有别的办法,便同队员们去捡职工倒到洗碗池的剩饭剩菜,弄给鸡吃。到了第六天上午,杨大队长再也支撑不下去了,他举起右手在空气中劈了一下,说:"不等了,送给食堂,免费煮给工人吃。" 不由分说,杨大队长让队员找来十几个纸箱子,装好扑腾乱跳的鸡,抬到了食堂。不料,管理员不肯收,他说:"我怎么敢收?鸡是本厂职工的鸡,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怎么吃得下。再说,我们的师傅也不敢杀呀,这是得罪人的,使不得,真的使不得。"不管杨大队长怎么说,食堂管理员就是不要,还左拉右扯的,搞得很不愉快。 "那,送幼儿园吧!给孩子吃,总可以。"杨大队长边说,边同队员一道,把鸡扛到了幼儿园,结果被园长拦在了大门外。 园长说:"孩子们吃别人的鸡,不合适。" 杨大队长说:"这跟别人没关系,这是无主鸡。" 园长说:"这样说不好了吧。鸡一定有人养的,又不是野鸡。这一定有主的。" 园长一脸严肃地答道:"哎呀,鸡是厂里职工的,孩子是厂里职工的,职工的孩子吃了职工的鸡,很不文明礼貌呢,很不五讲四美呢,很不清洁卫生呢,真的很不……" 没有商量的余地,杨大队长和队员们又把鸡抬了回来。一路上,他听着鸡在箱子里的动静,咕咕咕,叽叽叽,嚓嚓嚓的,心情坏到了极点。想想,抓了鸡,被人闹了一通,骂了一通,结果没人来领。食堂、幼儿园又不敢收。这活生生的东西,总不能像垃圾一样埋掉吧?回到办公室,杨大队长点起一支烟,旋即又掐灭。坐下一会儿,又腾地站起,心里乱乱的,不知所措。 稍顷,他拔通了罗副厂长的电话。 罗副厂长听毕原委,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小杨啊,怎么能送给食堂、幼儿园呢?既然没收了,这鸡,只能拉到市场卖掉。卖的钱,交给财务科,不就完了。"他吞了一口口水,接着说:"我刚刚签字核销了食堂的几十斤米饭,不能再喂了。你们辛苦一下,拉到菜市场去卖。" 可怜的杨大队长听着要去卖鸡,哭笑不得。"抓来不准养的鸡,还得喂,还得送,还得卖,我这个厂容整治大队成了什么了?"他心里滴嘀咕,嘴上不敢对着话筒说出来。 几个人磨磨唧唧到了菜市场,摆好鸡,杨大队长带头叫卖。 "公鸡五元一只,母鸡三元一只,快来买哦。" 他和队员们叫了半天,没有卖出一只。 "回去吧,太丢人了。"一名队员发了牢骚。他见菜场买菜的,基本上是本厂职工和家属,很不自在。 杨大队长瞪了他一眼,还来不及说话,两名穿着制服的工商人员过来了。他们问了问情况,那个年纪大些的干部对杨大队长说:"你们低价卖鸡,会干扰市场的,快拿走吧。"听毕,杨大队长没有回应,"叭"地摔掉手中的烟头,抱起一箱鸡走了。跟着,几名队员抬的抬、抱的抱,再一次把八十八只鸡关回了原来的地方。 三 第二天,当杨大队长从自己家提着几斤大米来到关鸡的屋子前时,罗副厂长在等他。 杨大队长木了一会儿,无精打采地打开屋子,把手中的米撒在地上。他一个一个倾倒纸箱,放出鸡来啄米。见过来了三名队员,杨大队长便把罗副厂长的话交待了一番。 不到半个小时,鸡的主人,全都来了。来了还左议右论,一个说:"我早就说,你们不能乱抓鸡嘛。"一个说:"是我的鸡,迟早还不是要还给我。"又一个说:"杨大队长,我的鸡没有饿瘦吧。"再一个说:"杨大队长,太谢谢你帮我喂鸡了。"……左一言,右一语,听得杨大队长很不是滋味。只是,他还来不及表露内心的烦躁,又碰上了新的难题。大家登记了各自鸡的数量后,却都不认识自己的鸡。 "你们怎么认领呢?"杨大队长问大家。 僵持了半天,食堂管理员叫来的三个师傅,菜刀都磨好了,纸箱里的鸡也把纸壳踢得叭嗒叭嗒响了,杨大队长和来领鸡的人反而哑然了。八十八只鸡,有三十六只公鸡,五十二只母鸡,大的公鸡有十多斤重,小的母鸡不到两斤。这怎么分配呢?杨大队长注视着登记本上的一个个名字,良久,想起了一个古老的办法,他说:"抓阄吧,按阿拉伯数字排顺序,谁的号码在前,谁先选鸡。" 大家沉默了好一会,见没有别的办法,就一致同意了。 不料,排名第一的老大娘挑鸡时,突然说:"我的母鸡能不能大后天来杀,我媳妇大后天生孩子。" 问题又来了。老大娘话音刚落,一位老大爷又说话了:"我的鸡明天来拿最好,明天是我老娘的生日。" 杨大队长的答话尚在嘴边,好几个男女依次开了口,有一个年轻的媳妇竟提出,她的鸡要十天以后来杀,说十天以后是孩子他爹回来的日子,云云,把时间越扯越远了。 见大家的话停了,杨大队长忙说:"厂里让大家领回去,够对得起大家了。我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一下我们的工作。况且,创建卫生城,大家都有好处……" 老大娘打断了杨大队长的话:"你好人做到底吧。你把我的鸡抓来,现在叫我们领只死鸡回去,天气这么热,叫我放在哪里?我几天后才用得着,你不能缓几天吗?再讲,我儿子几十块钱一个月,买只鸡容易么?这还是托人从乡下买的。杨大队长,你高抬贵手。要不,你让我领只活鸡回去,我保证关在家里,不放出来,不影响厂容厂貌。可以吗?" "这不行。"杨大队长答完这句话,不知再要说什么了。他两眼呆呆地看着大家,看着大家叽叽呱呱地说过不停,把杨大队长的脑袋都撑大了。他压根没有想到,抓一回鸡,惹下这么多麻烦事,真是抓鸡不着蚀把米啊!可是,活生生的鸡不比垃圾,垃圾搬走便了,鸡不能随便处置吧。这么一想,杨大队长觉得反正搞成这个样子了,面对的是本厂职工家属,就再退让一次吧。 当即,杨大队长让一个队员登记好每个人的杀鸡时间,忙碌一番之后,食堂师傅开始了当天的宰杀。期间,有说要鸡血的,杨大队长吩咐加一个调好豆粉的碗,供要鸡血的人端回去。有说要鸡毛的,杨大队长又吩咐队员找来几十个旧信封,给人装鸡毛回去。如此这般,足足折腾到晚上九点多,杨大队长和几个队员才把剩下的二十四只鸡扛了回去。 四 时间过了十天。当最后一只鸡宰杀好让年轻媳妇领走时,杨大队长对她说:"这十几个蛋,也给你。" 原来,许是杨大队长天天从家里带大米喂鸡,伙食好,剩下来的母鸡这些日子竟然生了十二个蛋。 年轻媳妇见杨大队长要将鸡蛋拿给她,忙说:"我可不能要,又不是我的鸡生的,我怎么能要?" 究竟是哪几只鸡生的蛋,杨大队长真分不清,他要把蛋送出去,倒是真的。他说:"我说给你,你就拿着。这几个蛋给哪个,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年轻媳妇说:"千万不要为难我,我不能拿大家的鸡生的蛋。"说毕,提着她自己宰好的鸡,扭着腰肢走了。 这十二个鸡蛋,杨大队长只好提到办公室,放在了办公桌上,他晓得,自己又被难住了。分嘛,剩余的二十四只鸡属十六户人家,每家分不到一个。送嘛,食堂、幼儿园肯定不要。卖嘛,卖得动么?他嘟嚷道:"做一件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呢?"是啊,不准养鸡,是创卫生城的要求。让职工自己整改,给了七天时间。厂容整治大队抓到的鸡,是放养在各个家属院子里的,抓的时候给了职工认领的机会。到现在,不光每只鸡的罚款不能执行,还要帮助宰杀好还给职工,自己还垫了不少米来喂鸡,最后还留下一堆烫手的鸡蛋,这是为什么呀。是的,这么一整,全厂家属区鸡是不养了,可确实把杨大队长的精神弄得快要崩溃了。 杨大队长正盯着桌面上的鸡蛋苦思冥想,谢科长来找他。 科长是杨大队长的高中同学,县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这两天,他带队来厂里考察杨大队长。谢科长是在完成例行程序后来找杨大队长的,他们还是好朋友。根据考察得来的情况,谢科长很为杨大队长担着心,他觉得很有必要给杨大队长提个醒。 谢科长开门见山地问:"最近工作不顺心吗?" "别提了。"杨大队长肚子里本来就七上八下,谢科长这一问,他更是烦躁得不行。这次,他到县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厂里早就传开了他要当副厂长的小道消息,他心里本也甜滋滋的。没有想到,才当了一个多月的厂容整治大队长,就当得这般的焦头烂额。拆除违章建筑,清理垃圾死角,天天挨骂不算,到了还碰上这样的鸡事,这样的蛋事。对着老同学,杨大队长语调沉沉地说:"鸡毛蒜皮的事,简直不是人干的。" 谢科长显然知道了原委,八十八只鸡的事,他在找二十几个人谈话时,几乎都谈到了。有说杨大队长太草率的,有说他做事不计后果的,有说他作风粗暴的,有说他自讨苦吃的,一句话,抓鸡的事,大体上成了杨大队长的不是。罗副厂长的评价,很有代表性,他说:"杨大队长这个人,做事雷励风行,有干劲,吃得苦。缺点嘛,还是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做的一些事,总让别人来擦屁股,还擦不干净。"谢科长征询杨大队长近期是否可以提拔的意见时,罗副厂长说:"这个同志还年轻,我个人意见嘛,最好还是要再磨练磨练。"谢科长当然不能把考察情况告知杨大队长,思考再三,谢科长委婉地说:"作为老同学,我想,你还是换一个工作环境好。" 杨大队长一愣,问:"你是说,要调我离开这个厂?" 谢科长说:"我哪有这个权力呀,我只是给你提个建议。树挪死,人挪活呀。" 杨大队长说:"组织上看得起我,我服从安排。" 谢科长眼睛眨了几眨,突然,他问了一句让杨大队长大吃一惊的话:"县养鸡场场长刚刚退休,你去接这个位子,怎么样?" 作者简介 欧阳斌,退休公务员,江西瑞金人,现居赣州。一九八三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曾获《赣南文艺》奖、《花蕾》奖、江西省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奖。另有诗、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发表于报刊和网络。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暖在北方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