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 | 江利彬 | 又何曾梦觉——汕尾漫游记

 香落尘外 2020-03-14

又何曾梦觉——汕尾漫游记

20

图、文 / 江利彬

版式设计 / 湛蓝

///

这一路来,心平静得如同一潭秋水,不起半分波澜,捧一本书看着,却总想着过去日子里发生的一些事,和旅途亳无关系。

此次的旅行并非是一个人,来意匆匆,没有作太多打算,索性跟着旅行团,省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车子开得稳,看书也看得入神,沿途的风景在窗坍一一掠过。

很快的,一车的人,已来到了另一座城市,也是今天行程的目的地——汕尾。

导游小林甚是称职,将今天行程都细细讲解了一遍,临下车前,还告诉我们哪里好玩,往哪里走会有好吃的。

外头的阳光密密层层地洒下来,一个个明亮的小光圈像面镜子似的晃过来又晃过去,刺眼得很。

☆凤山妈祖

下车的地方叫凤山风景区,尤以妈祖文化最为盛行。

妈祖,本名林默,生于宋朝,一生致力于海上救援,是一众打渔翁的保护神,深得百姓爱戴,后因抢险时不幸遇难,世人感念其功德,为其建庙,称其为娘妈,因屡次显圣,由人化神,朝廷屡次加封,又有了夫人、天妃、天后的称号。

或者正是这样一份舍己为民的情怀,让我格外信服妈祖。

据说,凤山妈祖有灵有性,来这儿的人必定要来拜一拜,求一求,也不拘求什么,总能得偿所愿。

山下有妈祖庙,山上有妈祖石雕像,两者相得益彰。

凤山妈祖石雕像建于1994年,是中国大陆目前规范最大的妈祖艺术石雕像,也是汕尾港的新标志。

想上山的人不多,除了我,便是几位老人家,剩余的人都到二马路找吃的去了。

买了票,大跨步地迈上那长长的石阶上,四周满是游人,但不拥挤。两面石壁上刻着一两个妈祖的故事,然后旁边是寥寥无几的字,刻尽了妈祖传奇的一生。

山不高,山上绿树环绕,围成个小型的公园,许多人走得累了,便在树荫下坐着歇歇,极好。

到了,站在这最高处,一眼望去,便是妈祖广阔浩瀚的圣像,她远远地望着我,眼神里带着一抹无尽的慈悲与安和。

安静极了,这儿,来的人,心里再多的尘埃都得到了荡涤。

新的环境,新的人,却全然没有陌生的感觉,一切显得格外自然,似曾相识。

☆二马路上美食多

逛完凤山风景区已是中午,也该去找吃的了。跟着导游小林的脚步,绕过老戏台,穿过一条窄窄的巷子,巷子里一座座房子相依相偎在一起,一排排的,看起来很有生活气息。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他们门上挂着的大红色绸子,绸子中间结一朵大红花,风一吹,摇上一摇。我并不知道这是何寓意,估摸着是习俗罢了。

我们走了一会儿,来到了二马路。

眼前的这一条路太长了,密密麻麻的人簇拥着往前走。卖东西的人,隔几步便有一个小摊,卖的大多是本地特色吃食。摊前撑一把大伞,摊主自顾自忙着手里的活,不用叫喊吆喝,就有一批又一批的人过来买,排着两排长长的队。

我们先是买了一盒肉饺,想着先尝尝看,好吃就再买。排队的人多,卖肉饺的阿姨忙不过来,有些手忙脚乱,此时的她恨不得能多出几只手来。

排了近十五分钟的队,终于买到了肉饼,拿了竹签扎了一个,蘸些配好的酱汁,放进嘴里。饺皮的嫩滑包裹着肉馅的鲜美,反复咀嚼之下,仍在口齿间久久回香。而最令人赞叹不已的,却是那毫不起眼的酱汁,甜也甜,酸也酸,将肉饺之味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

一摊吃一点,一店尝一些,抱着边玩边吃的心态闲逛着。

前面小巷子里也有好几家卖吃的,同行的一位阿姨就停下问我们:“菜茶是什么?”

导游小林解释了一下,阿姨还是未能完全明白,于是我们就走进店里去,点了三碗“菜茶”,急于尝上一尝。

所谓的“菜茶”,便是用猪骨熬的浓汤,加以多种蔬菜、鱿鱼干、虾仁、虾干等作为辅料,再撒上炒米与花生。

近来天热,喝上一碗“菜茶”,爽口不说,还易于消化。

“菜茶”店对面是个糕饼摊,几个人围在前头,等着买做好的糕饼,看来生意不错。我跑上前去,看到摊上的那位妇人在台上放了三块圆圆的面皮,拿了个咸鸭蛋,然后把蛋黄尽数抹在面皮上,抹得极均匀。还没完呢,只见妇人把花生酥、贡糖、沙琪玛、莲蓉、咸蛋黄、叉烧等物摆放在面皮上,两手将面皮铺得平整,像卷寿司似的卷起了面皮,怕里面的馅掉出来,又用手掌的劲儿压一压,面皮便成了一条白色的“被子”。

我以为这样便成了,没想妇人一刀刀把“被子”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馅料和着面皮露了出来,飘散出极甜腻的气味,让人看了就想咬上一口。

在这长长的二马路上,好吃的东西还有许多许多,尝也尝不尽,带又带不走,只好下次留着个空肚子,过来一并装走了。

☆碧海柔波

午后的时光格外匆匆,一觉醒来,已到了下一个风景区。

这是海边,无边的沙地上停放着好几排汽车,风挟着细沙,飘扬在半空。

下了车,走路进去,右边是一排卖特产的摊位,卖的东西杂,有吃的,也有玩的。四周的空气夹着淡淡的海腥味,我走得慢,前头奔奔跑跑的是几个小孩。

刹那间,眼前的景象是如此熟悉,像是在梦里出现了千回百回。澄澈的海水在阳光下显现出蓝蓝的颜色,一浪携着一浪,缓缓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站在高台上遥遥望去,那海水如一条仙女随手一抛的绸带,朝着天尽头飘去,如此,海天一色,美得很。

清爽的海风吹过来又吹过去,大海呀,我愿,我是你心屹立的礁石,碧海柔波里,风一来,期待你,一个又一个拥抱,与我撞个满怀……

☰☰☰☰

作者简介

江利彬,笔名云梦悠。1997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自小喜欢阅读与写作,在多次征文比赛中获奖。高中时代开始接触志愿服务,曾任学校志愿队队长,为此不得不暂时将写作搁置。2015年至2018年到惠州市求学后,更是践行志愿服务理念,任惠州市红棉慈善会爱永恒志愿服务队队长,策划并组织多个志愿服务活动。在一次偶然的征文比赛中,以散文(背影)回归文学创作,从此创作不断。2018年先后加入惠州青工作协,博罗县作家协会。现专心致志于作文授课,其作品散见于[惠州日报]、[揭阳日报]、[惠州文艺]、[东江文学]、[罗浮山文艺]等刊物。著有《万年青》、《彩云追月》,《窗外》、《小树长青》等。短篇小说《如意襟》获深圳市第二届红棉文学奖。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