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画名家,王忠义写意花鸟画赏析

 朝朝暮暮盼归 2020-03-14

罗丹说: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艺术家的眼里,到处都充满了美,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景一洞天。

中美协画家王忠义写意梅花图《冬》

传统中国花鸟画创作,虽然花鸟鱼虫是自然界中常见而毫无奇特之物,但自从融入了艺术,有了家国情思,就有了诗意情怀,这些花花草草就开始变得灵动起来、鲜活起来,甚至高雅起来。

花鸟画中的情,来自画家的自身感受,对生活美的发现,美的创造。也曾有人讲,花鸟画创作需用情人的眼观,需用情人的心想,只有极力去发现花鸟本身之美,才能最终将这些净化、诗化、拟人化的美,体现在画作中。

王忠义写意画荷佳作《夏塘清趣》

王忠义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艺术界名人录》收录画家。他寄情于心,墨彩抒怀;寄情花鸟,坚毅风骨。他坚信,只有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才能把自己的每一丝情感注入画面,去感受艺术人生的轨迹,与观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王忠斗方花鸟画佳作《秋日红实似繁花》

数十年如一日,王忠义先生将自我情感融于自然,从大量的写生中提炼、升华,从而在创作中体悟到破俗求异的妙道。他以白描为骨,以色彩为肉,注重追求单纯典雅、格调高致的色彩情趣,笔墨淋漓中忽而柔美神秘,忽而坚毅刚强,无不体现出自己之于写意花鸟的独特气质,儒雅却不失傲骨。

王忠义斗方梅花图《冰清玉洁耐岁寒》

在创作中,他极为追求协调、对比之效,注重“点线面”艺术结合与拓展,擅以灵动的线条与充满变幻的墨色促使作品画面整体与局部、色与色、墨与色等视觉对比更加明快醒目,以达创作者每一丝情感与艺术感悟的升华之效。

王忠义国画荷花图《风雨秋池上》

他的花鸟画不同于传统的文人画的空叹伤感,而是更着意于自然的生机情趣。如其笔下的顽石常润湿光鲜,老藤则青枝蔓蔓,即便是一池败荷,他也会赋予它不朽的生命。比如这幅《风雨秋池上》,墨色的荷叶,白色的荷花,齐飞的雀鸟,呈现荷塘一景,野趣十足。虽是一幅残荷,你却能看出那坚挺的身躯,历经风霜之后的一种昂扬不屈的姿态,画作凸显的绝不是颓废和衰败。

赏王忠义先生的花鸟画,就像在阅读美妙的诗,不仅形式精美,其创作内涵更是耐人寻味,令人流连、沉醉。这就是中国花鸟画的魅力,是大自然的精灵,是画家的执爱,是藏家的挚爱。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忠义

王忠义,当代实力派写意花鸟画家,1961年生于山东,1981年毕业于青岛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花鸟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会员,山东省画院高级画师,易从网签约画家。曾应邀参加全国六至十届中国花鸟画邀请展,他个人及作品也被录入《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