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鄱专栏 | 姜盛武 | 春泛鄱湖览长山

 香落尘外 2020-03-14

  作者:姜盛武      图源:网络

  版式设计:路人

春泛鄱湖览长山

三月春暖,日丽风和。适逢清明小长假,家住鄱湖渔岛长山村的同事小杨邀我全家到他村里一游。户外天气清朗,四野明净,我们驱车向双港方向进发。车窗外碧草披坡,杨柳新发,燕呢喃,蛙鼓歌,春光正明媚。

泽国芳草碧连天

一路轻驰,车到双港聂家圩堤码头。自县城而来的一艘客货船早预约等候在那里,船上的老乡和学生们向我们招着手或微笑或欢呼,长山人的热情淳朴让我一下子兴奋起来,我们赶快停车登船。

船在萦回曲绕清柔如练的湖槽中前行,两边泛滥的湿地湖草青青,少许经冬的枯草似灰发夹杂其间,湖风吹处,绿浪蔓延。湖洲上,牛羊或俯首吃草或卧跪反刍;鸥鹭轻扇洁羽,翩飞而过;三三两两的村妇和小姑娘们提着竹篮或蛇皮袋蹲在草地上用心地采撷水菊草,青嫩的水菊叶,让人仿佛闻到了浸染了鄱阳湖野草气息的清明粑味道。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怎么会想到,在风吹草低的湖洲上竟会出现雉鸡翘羽相逐的身影。在这流动的无边绿色中,偶尔还能看到几丛,抑或成片的高出三月绿草的枯白色芦苇。这些迎湖风而立的芦苇,虽然美丽的青春容颜已逝,荻花曼舞的风情不再,但它们执着地等待着错过一睹它芳容的游客,给我们上演了一个时空交错的美丽童话。“泽国芳草碧连天,荣枯交替又一年。”我感叹之余,眼前的湖槽渐渐变宽了,原先高出水面三尺左右的湖洲越来越低。回首望时,身后的高楼和信号塔已模糊在视线里。

鄱湖春水漫无边

船出湖槽,湖面一下子陡宽开来。偌大的湖洲逐渐被湖水瓦解成大小不等,长宽不一的水草洲,让我产生湖水漫涨的错觉。小杨告诉我:“现在进入了汉池湖,也就是真正的鄱阳湖水域。”我们向西南一望,但见“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鄱阳湖“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现在是丰水时节的前奏,看上去恣意汪洋,浩渺无边。不过这个季节的水位还较浅。因为此水域有一条季节性砂石路横亘水下(每年的下半年枯水期,洲滩裸露,从聂家村可开车到达长山岛),为了避免搁浅,我看到船娘正站在船头动作娴熟地用竹篙击水试深浅,与开船掌舵的丈夫默契配合,让船有惊无险地驶过了“雷区”。

船继续舒缓前行,湖风渐大,船头浪花翻涌,船顶红旗猎猎作响,偶有浪花碎末飞溅面颊,感觉真的好爽。侧身一望,鄱湖水在三四级西南风的推动下波逐波,浪叠浪,浩浩汤汤际天而来。此时的鄱阳湖似在上演一场气势恢宏的水上开幕式。春阳高悬是鄱阳湖舞台的灯光,照射得湖面银光幻烁;几只水鸟悠悠低翔,点缀在其间;一只只从容飘荡的捕螺船如闲庭信步穿梭在湖中央;风声涛声交响,湖水时而浪阵变换,时而浪花齐抖,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我们的这只船时而随波落下浪谷,时而迎风跃上浪尖。颠簸中,我们一家人由起初的新鲜刺激,继而变得神情紧张,而船上的长山乡民依然谈笑风生。我不得不佩服长山的乡民在风浪中的锻炼出的这份镇定若闲。

湖中登岛访渔家

极目西北方,我们看到了恣意汪洋的鄱阳湖中出现了起伏的山峦的轮廓,“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的诗意若隐若现。小杨说,那就是长山群岛,还有四十多分钟水程。我静静地望着远处的长山,感叹“青山隐隐水迢迢”。终于,长山岛在我眼前清晰起来了。在长山和下山之间有几座似连未连的小山岛,小山岛与大岛之间有一条并不宽的湖槽,山岛脚下与湖槽两边是成片的浅滩绿洲,青荇油油,随风招摇,一只白鹭正向青草更青处悠闲踱步。客货船进入湖槽后,渐渐减速,缓缓自两山岛中间穿过,再右驶数百米,眼前豁然开朗,但见左面大岛上的长山村楼房林立,面水而建,俨然气派,一条环村水泥路沿山靠湖而修。右侧的小岛树木葱茏,几幢别墅式楼房点缀其间。两岛之间架一水泥桥,桥下两岛间是港湾码头,船是岛上乡民连接外面世界的惟一的交通工具,码头和沿湖一字排开全是船,船是湖岛特有的一道风景。

船临岸而泊,我们上岸西行数百米,望见了小杨的家。他家的楼房建在关山腰,其家人站在高坡招手相迎。我们拾级而上,走进其家。入厅就座不久,小杨之妹便端菜上桌。干辣椒炒野生蕨棘,野生藜蒿炒腊肉,湖水煮鲶鱼,水菊米饺,韭菜炒青菜芯,腊肉炖萝卜……满桌生香。这位渔家妹子边摆菜边道:“今天的菜都是山上采的,自家菜园种的,湖里捕的,自家养的。”我补充了一句:“长山的菜都是原生态的。”说完,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我们边吃边聊,小杨的父亲是位淳朴的渔民,他向我们介绍道:“长山也叫强山,东南是汉池湖,西南是下山岛,整个长山群岛由13座小岛组成,对面水域是焦潭湖,再过去15里左右就是都昌的水域。岛居人口两千多,每年打渔收入可观,外出务工者很少。户户开门见湖,视野开阔,岛上一年四季空气新鲜。尤其是夏日,湖风徐徐,岛上凉爽宜人,就像是‘小青岛’和‘小庐山’,算得上是个避暑的小胜地……”我们真羡慕这位老渔民在鄱湖的风浪中“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丰富经历。

曲径探幽览湖山

午后,我们跟随小杨沿着曲折萦回的山路来到一地形独秀,风水绝佳处。眼下正是休渔季节,湖滩上木船倒扣,铁船休憩。复前行,闻到野草香,原来草洲处有村妇、村姑采撷野生藜蒿。沿沙滩漫步,贝壳堆积,踩其上,咯吱碎响。行至危崖临水处,峻石壁立,湖浪拍岩,有到“天涯海角“之感。无奈只得回转,沿梯田小径访求风景。山上林木扶疏,脚下清溪淙淙,野花缀岸。阳春三月,山地油菜花笑得很精神,泡桐花开得很大方,几株野桃花也开得很风雅。“花香扑鼻风送雅,鸟鸣谷涧山更幽。”如此世外桃源真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穿花攀藤,腿如注铅,脑冒汗珠,气喘吁吁,终到山巅。极目四望, 无限风光尽收眼里。鄱湖水浩波无际,让人倍感胸襟开阔。长山诸岛如大大小小的橄榄,荡漾在湖波里。湖风拂来,心旷神怡。伫立峰顶,尘嚣远离, 胸襟顿感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俱往矣,繁华的鄡阳,已淹没在烟波浩渺的鄱湖长山水域中,只留下“沉鄡阳起都昌、沉海昏起吴城”的沧海桑田之传说。想当年,陈友亮的千军万马驻扎长山岛,眼前的水域曾是惊心动魄的古战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朱陈在广袤的鄱阳湖水域上演了一场“争霸赛”,鄱阳湖水面上弥漫着英雄的气息,留下了多少轶事胜迹。历史在湖水中沉浮,时间如鸥鹭般滑过,逝去的是历史,留下的是风景,而后人寄托的是情怀。

渔舟晚归霞落湖

行程将止,我们只得匆匆下山。还有唐代瓷窑,野人外婆洞留有遗憾,有待日后到长山再探寻。“兴尽晚回舟”,我们坐在船头,看夕阳浴波、金鳞满湖,望湖岛远逝、晚霞满天。远处,一两只白鹭在湖面翩飞,一只只渔船正返航归岛。只有这时我才真切地感受与体验到了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之意境。面对如此诗情画意之美景,谁不放歌谁不醉!此时的我,真想用这一湖清水,酿一坛鄱湖美酒,与远方来游的客人干杯,让全世界为之而陶醉……


作者简介

姜盛武,1972年9月生,江西省鄱阳县人,教师,业余写作爱好者,鄱阳湖文化研究会会员,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和丛书发表或登载散文、诗歌100多万字,有多篇作品获奖,出版了个人散文集《那片湖山》。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