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听 | 湛蓝 | 一个没有烟火气的良宵

 香落尘外 2020-03-14

主播:魏小裴

图&设计:湛蓝

每年元宵节前,会买了元宵放冰箱,大年十五早上吃。晚上隐于人山人海中看灯会,灯火阑珊处,意犹未尽怀一腔惆怅。

离开家很多年了,渐渐淡漠了元宵节团圆的氛围,也没觉得元宵节有多重要。这个元宵节,清晨五点过起来,赶往双流国际机场,在飞机上读于丹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完37页,广播里提醒飞机将在十分钟后开始下降。背着背包,换乘一次地铁,从机场到亮马桥DRC办事,然后到酒店。

下午,微信上跟朋友聊了几句,不知哪句话触动了,在一瞬间从心理上意识到这是个良宵。元宵节一过,这一年的农历年才算真正过完。

在酒店湖水蓝的房间里,烧水煮了一杯红茶,听流利的英语言在耳畔如溪水涓涓流淌。按捺不住的思绪像滚滚的茶水沉浮、翻腾,身在此处,心却在千山之外。

往常,这一天,母亲早上会做元宵(重庆话叫汤圆)。她很早起来,手指忍受着透骨的寒冷将自己家的石磨糯米粉子揉到软和,在掌心搓成团,捏一个窝,包进也是自己用红糖、花生仁、黑芝麻和猪油炒的馅儿。烧水煮汤圆之前,她到卧室门口把我们一个个唤醒,烤暖了的外套放在枕边,不忘掖一下被角把我们肩头盖服帖。母亲给我们留有充分的时间穿衣洗漱,以便能吃到热气腾腾的汤圆。

照例,父亲张罗先祭祖,我们作揖祭拜后,就可以吃母亲包的汤圆了。一碗四个汤圆,一个荷包蛋,这就是我们的早餐。晚上张罗一桌好饭菜,再放一挂爆竹,烟火腾空又坠落,作为纪念这个节点的仪式。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团圆饭,这个团圆饭跟年前的性质大不一样。年前的是欢聚的开始,元宵节的团圆则是指向这年年事的结束。一出年,人的精神就要从慵懒闲适转入常态。郑重其事地安排一年的事儿,该远行的得远行,该留下的就安心留下。阳春时节,农事是一件大事,从小年开始就藏起来的农具也该拿出来,重新与泥土打交道……

此时,在北方冷冽的天空下,想起乡间那栋小楼,想起那对叫父母的老天使。

年幼时,元宵节吃过晚饭,父亲领着我们去看灯会。灯会上人潮攒动,卖吃的、玩的,表演杂耍的,吆喝声不绝于耳。买了棉花糖、又要面人、见了糖葫芦更是不会放过。皮影戏门庭若市,由于个头小,人影重重根本看不到,便有机会让父亲扛马马肩。骑在父亲的肩头,他伸长手臂,拉着我的手,做飞翔状,保持我身体平衡……如今,他溘然长往,每年祭拜他,成了年事最重要的部分。此时此刻,我远在他一生不曾到过的地方,他的音容笑貌清晰出现在我眼前。这世间的想念和感情的深浅,与距离远近没有关系。

去者已矣,生者更值得珍惜。

拿起电话,拨通她的号码。她听出我的声音,唤过我的乳名后,第一句便问:“你好久回来?”

本打算好她生日的时候回去,听这话里有惦念之意,我警觉地问:“妈妈,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她说:“感冒了,头疼,胃也不舒服。昨天去了医院拿了药,服了药没效果,今天又去了。”

最深重的爱,必须和岁月一起成长。这些年,我像一个砝码,重心在天平上来回滑动,维持着两端的平衡。此时此刻,我趴在桌子上,只觉得砝码在天平的中央,进退维谷。往北飞行途中,阅读于丹的《来日方长并不长》一文的痛惜隐隐未散。一端是给我生命的人,另一端是我以生命去呵护的人。深深的无奈像群蚁啃噬,绝对的真正的平衡实则是对两端的疏离。我为这无法两全之事呕心抽肠。

记得年幼时生过一场病,她放下应季的活儿,带我去看医生,顺道买回松软的发糕,藏在木质橱柜最高最隐秘的地方,供我一个人专享。做饭时,她把发糕放在锅边汽热,掰成一片一片送到我的唇边,我看见她一双美好的手因为经年累月的劳动关节变得结实而硕大,皮肤纹路加深。她极尽耐心,短发遮不住她眼里饱含的疼惜和温柔。

现时,她病了,我却不能形影相随,她还是认我这个孩子。没忘记问:“你做汤圆了吗?”

“妈妈,我没做,没在家。不过今天的飞机餐是元宵和煎蛋。”第一次觉得不亲手做元宵是对这个日子这个良宵的辜负,因为这个日子还盘踞在心里。

“你去哪儿了?”

“在北京。”

“在外万事小心,你有正事要忙,不要记挂我。家里有你姐姐和姐夫照管。”

天下父母的心都如此,连解释的话都不必说。她总是这般体己。此行的确是有事,差不多一个月前就接到邮件,正月十六日早上八点去北京DRC面试。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日子不远千里北上,为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不枉这一趟远足,下午和晚上都在为次日见面做准备。成都电视塔的烟火腾空,无敌夜城,展现一个祥和安宁的太平盛世,事后通过网络领略它的魅力;故宫博物院元宵灯会近在咫尺,无缘身在其中;自然,也暂时抛开了万家灯火照离愁的孤独与寂寥。在酒店度过一个没有烟火气的良宵,在春寒料峭的春日黄昏中踽踽独行,自己不过是这座城市的一粒尘埃,各有各的位置。前几日读庆山的新书《夏摩山谷》,仁美说,他有身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牺牲一些个人的自由。生命的过程,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取舍。

/闲来,与你一起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