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峰专栏】文瑜 | 冬因寒而暖

 香落尘外 2020-03-14

文图:文瑜

板式设计:路人

古谚云“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以立冬这一天的晴雨来预测整个冬季的天气,虽不是很准确,但古人智慧的结晶,经验总结出的规律,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因为小时候听外婆说过,立冬当天如果是雨天,这个冬天就会是个多雨的烂冬,反之就是个晴朗的干冬。所以有时会留意立冬这天的天气,似乎大多与谚语相符。今年的立冬是个雨天,所以雨水特别多,日日淅淅沥沥着。

冬雨是寒的使者,它带着它特有的清冷,孤寂,和它淡淡的忧愁。让气温骤降,让空气里满是冷冽。在屋子里穿得暖暖的,手捧一杯花茶,倚窗而坐。看雨像断了线的珍珠般拍打着窗户,滴答有声乱溅开来。听寒风在窗外不可一世地来回呼啸。惊得青色烟雨中蓊郁的樟树们枝叶乱颤,哗哗作响。雨让旧时光里与外婆一起取暖的情景如昨日般清晰,也让手里捧着的温暖满溢。

记忆里小时候的冬天都会下雪,也能铺得厚厚的。不似现在雨夹着雪,雪不盛,还未铺成就已融化了。那时候,有时会有隔夜之瞬换了人间的惊喜。清晨醒来,发现屋子里与往常不一样,格外明亮。再看窗外,原来是夜里下雪了,把屋子里映得亮堂了许多。也不赖床了,翻身起床。打开房门,真如王维诗里所写的“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看着银装素裹的世界,可高兴了。唤来弟弟妹妹们,就去打雪仗,滚雪球,还有,堆那没有大人帮忙就怎么堆也堆不好的雪人了。

雪停了,房上的雪渐渐融化,雪水沿着房檐滴落下来,遇冷凝结成冰挂。紧贴楼房依山而建的灶房和杂物间的瓦檐上挂满了一排冰凌。锥子形长短胖瘦不一的冰凌,根根精致玲珑 ,晶莹剔透,巧夺天工地悬在檐上赏心悦目着。走上坡去摘下一根,握在手中滑溜溜的。刺骨的寒从手中迅速蔓延,可还是不舍得丢掉它,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细细端详。能看到留着齐耳发,箍着小发箍的自己,与它无杂质的剔透融合在一起。

会和小伙伴们摘下长长的冰凌,当成剑棒使。会摘下几根带回家放在盆子里 ,看着它们慢慢融化。会比拼着看谁先把手中的冰凌吃完,就像夏日里吃冰棒一样。那嚼在嘴里的嘎吱嘎吱声,和袭满身心的凉,到此时还记忆犹新。这些年的暖冬气候,让曾经寒冷时节特有的冰凌景像不复存在。但小时候对冰凌的印象仍清晰如昔,不曾淡忘。

我的童年是和替带了部份母爱的外婆分不开的,被爱是幸福的。爱与被爱,无论是哪种情感都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去悉心呵护,让这份情感实实在在地陪伴左右,温暖身心,温润岁月。外婆在我心里一直是一个温暖而又甜蜜的存在,从未离我而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我身边。就像“爱”在看不见的地方永恒存在着。

冬日里外婆身着斜襟夹袄,穿着母亲勾的毛线棉鞋,在屋子里盖着旧袄的火囱上取暖。我在外面玩够了,就会跑到外婆跟前去。她赶紧握住我的手往袄里去,外婆暖暖的手和热热的炭火,很快就把冰冷的手脚给焐暖和了。外婆每次都会说:“手脚焐热了别再出去跑了,当心着凉。”就安安静静地和她一起烤火了。可是外面只要有人叫,就坐不住,想方设法地往外跑了。

那时候火囱是普遍的取暖工具,呈圆形,外层是竹编织起来的一个带提手的篮。里面放着放炭火的瓦缸。家乡的油茶树全身是宝。茶籽榨出的油是上好的食用油。树杆可做刀柄,斧柄等等特别牢固耐用。花开时花蜜是小孩子们喜欢的零食。茶子壳晒干后是最好的取暖燃料。

母亲每日早上在灶间生火做早餐时,都会给外婆那泛黄的火囱里装上半缸茶壳为底料,再用火铲从灶膛里铲些通红无焰的柴炭盖住,好慢慢引燃茶壳。再在表面覆上一层草木灰,用火铲压紧,使它们紧密服帖,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能持续发热。外婆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火囱,它能让温暖萦绕整日。

外婆会纵容我们在她不离手的火囱里做些小趣事。我们把豆子或是硬硬的红薯干,放进火囱里去煨。不一会儿它们就在里边蹦跳着,啪啪地响了,散发着带着焦味的清香。外婆帮我们把熟了的豆子,软软的红薯干夹起放在碗里。嘱咐慢些吃,别烫着。我们就你一粒我一粒分着吃了。觉得脆脆的豆子,焦软的红薯干比任何食物都更好吃。

记得外婆有一个用了很多年的塑料暖手壶,红色圆滚滚的身子,带着提手,壶身上的点点小雪花里有几枝寒梅在怒放。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外婆日里用火囱取暖,夜晚就用暖水壶焐被窝。使用时拧开壶盖,灌入热水,盖上盖子。睡前放在被子里脚的位置上,等我们上床睡觉时,被窝被焐热了一大块脚就不冷了。前几日在菜市场看到与它一个模样的壶,顿觉倍感亲切如获至宝般把它带回家。灌满热水,捧着它暖暖手,也如外婆一样把它放在被窝里焐焐脚。暖手壶温暖着我感恩的心扉,也温暖着渐行渐远的记忆。

外婆是个惜物之人,旧了的衣物不舍丢弃。在衣食无忧,安好的晚年,常以做针线活打发时间。用旧衣物缝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带收口的袋子 。我们会从那些袋子里面,挑些颜色好看的用来装零钱 、笔 、小玩具等小物件。会给我们收集好看的糖果纸,和我们一起把花花绿绿的糖纸,折成横折,用细线从中间扎好,再把折痕理开,就是一朵好看的小花儿了。用长线把一朵朵小花串成串,挂在墙上或是帐上,很漂亮。那时候觉得糖纸花串,是家里最好看的装饰品了。

手巧的外婆还会用晒干的麦秆编扇子。那是最初记忆里的往事了。清楚地记得舅舅家还住在上屋山坡下的老房子里 。我每日跟着外婆,坐在小凳子上,看她用白中带黄的麦秆编扇条。编成长长的一条后,把它一圈一圈绕成圆形的扇面,用针线固定好。扇面中间缝块圆形的小碎花布做装饰 。再把削好的竹把手按上用密密的针线来回缝牢,一把带着麦秆清香的扇子就做好了。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儿时夏日的午后,看到外婆坐在竹椅上 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麦秆扇,正打着小盹儿呢!

雨似乎特别眷恋这片天幕,仍安之若素,气定神闲地下着。但我并不恼它,是它让时光慢下来,恍若与往昔接轨,让旧时光里的爱与被爱重温。

冬因雨而美,因寒而温暖。

作者简介

文瑜,江西省上饶县人。一个爱花爱笑爱写些小字怡情的女子。相信美好,收集美好,在烟火里保持初心,做善良的自己。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