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专栏 | 王徐奕 | 红色思想中的红心中国

 香落尘外 2020-03-14

红色思想中的红心中国

图、文:王徐奕

校园专栏

轻合书本,才了解一位外国记者对中国红军是如此评价。本书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他于1928年来华,1936年6月,他只身前往陕北苏区,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的专访,首次向全世界讲述了中国红军和苏区的真实故事。

《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名我特别喜欢,它别有一番寓意。红星就是指红军,他们奇迹般地出现,挺身而出,如太阳的光辉,光芒普照中国大地,拯救了中国人民,照亮了中国的似锦前程。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不一样的中国与不一样的红军,作者斯诺先生是一个正直的美国人,爱好和平,申张正义,他十分关切中国的前途命运,积极支持和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他的笔下,中国伟人有了不一样的特点。

第10篇第4节斯诺先生专门介绍了朱德,我以前从不知道"朱德"的名字,恰好意味着"红色的美德",这与他1911年8月进入云南新军,成为优秀的红军,是否又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巧合?朱德年轻的时候做事大胆,勇敢无畏,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新思想、新事物,是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元帅。

●校园专栏●

在朱德无数的事迹中,有一个让我记忆特别深刻,故事是这样的:一天晚上,朱德留宿旅馆却突遭袭击,在危险之中,几个人拿着手枪指向朱德时,他激动地喊道:"别向我开枪,我只是个伙夫!"机智地让自己化险为夷。朱德被胡其朗的一个堂兄弟认了出来,不过他随即拔出了藏着的武器,开枪打死了这个人和卫兵,惊险脱离虎口。这在他所有经历的事之中,也许只是一件小事,不被人所关注。可换一种角度想,如果朱德没有说自己是伙夫,而是在黑暗中拔出武器和卫兵激战,后果不堪设想。从这件事就可以反映出,年轻时的朱德不仅胆识过人,而且有勇有谋,在困难的环境中处事冷静,将损失降至最低,为日后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书中有一个片段引起了我的注意,是讲"红小鬼"的,他们都是少年先锋队队员,都是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其中有一个15岁的孩子,他身着旧式的军服,红扑扑的脸蛋儿,扑闪的大眼睛,红红的嘴唇,精神的短发,全身上下充满了自信和美好,他在4年前就参加了南方红军,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我难以想象他们的勇气和决心,许多像他这样的少年加入了红军,少年先锋队的组织者是共产主义青年团,但在红军部队中,估计就有成百上千的少先队员来自全国各地,虽然身为孩子,但他们不会对敌人网开一面,许多人确确实实上过战场。我十分敬佩这些孩子,因为身为同龄人,现在的生活与他们那时的生活显然不同,虽说不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想要什么有求必应,他们是和我们一般大的孩子啊!在这个年纪本该读书玩耍,可他们毫不犹豫把自己的青春和一腔热血奉献给祖国的革命事业,怎能让人不钦佩?怎能让人不感动?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意义在于少先队的事业是共产主义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革命接班人的任务,少先队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身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我们,胸前佩带的红领巾浸染了革命先辈的鲜血与奉献,队旗在和风中微微挥动,我们的心中怀有自豪和敬畏之情,让我们向红军学习致敬!

如今,正青春的我们应学好每一个知识点,做好革命事业接班人,学习红色思想,创造红心中国,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我非常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员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的未来。"而能创造未来的,是我们,是青少年一代!

夏日的那一场做不完的梦......

作者简介:

王徐奕,浙江省湖州市某中学初一学生,平时喜欢阅读、绘画和旅游。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