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峰专栏】 心静 | 借秋风秋月,染一页秋思

 香落尘外 2020-03-14

图、文: 心静

版式设计: 湛蓝

借秋风秋月,染一页秋思

秋分了。连日的秋雨后,秋的气息愈渐强烈。紫薇花,妆扮了一夏,终于在秋声来到,华丽谢幕,开始结籽。仿佛,我还来不及迎接,秋便来了,仿佛,我不喜欢的夏日又开始有一点怀念了。也许因为秋光近,人事便也易老了一些,忽然又多了一丝惆怅。风从远方赶来,经过原野、树梢和窗檐,带着蟋蟀的歌唱,在我身上沾了一层凉薄的气息。

秋天的色彩是迷人的,有冷有暖,无论是金黄的稻田,还是纷扬的落叶,亦或是秋夜的星空,还有星空下的蛩鸣。极为喜欢梵高的画作,色彩鲜艳,诸如星空、麦田还有向日葵等,也许是和秋天有关吧。秋日,山渐寒,水渐瘦,它的静美需要用心感知。

烧一壶水,泡了一杯安吉白茶,坐在客厅边几旁的躺椅上,听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从窗前的樟树叶底,滴落无数雨线,迷蒙了视线。阳台上的绿植们安然地熬过了炎夏,自然,又要以全新的姿态活在秋光里,甚至是未来寒冷的冬季。

写了几行字,听了几首音乐,雨天使天色变暗。起身去厨房里做一点吃食。把银耳、莲子浸泡,红枣洗了,加冰糖慢炖,香气渐渐弥漫房间。等待的过程中,翻几页书,看似虚度光阴,实际上光阴都浸润在思想里。我一直觉得,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要有一点闲情,即便锅碗瓢盆也能演奏动听的旋律。

出门到“闲画”小坐。这里的花花草草坛坛罐罐总是有魔力,几日不见竟又开了不少。朋友正煮茶,递给我一块泰国直邮的“猫山王”榴莲,说是特意为我留的,我尝试吃了一口,打破了我对榴莲的另类看法。期间喝茶闲聊,聊网络上的某些人事,欣赏茶桌上的崖柏和柘木手串,即便所有的人都沉默,但在这里的时光每一秒都很放松。有人在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我起来拍院里的花花草草,逗逗笼子里的鹦鹉,它或许能听得懂我的话。

石槽里种了一株碗莲,开紫色的花,呈现出一种梦幻清新的气质。一个夏天,夜收昼开,日复一日,好像我从未见过它枯萎的样子,总是给人一种饱满的生命状态。即便秋天,它还在静静开放,我仿佛看到一种生命的安静、谦和、恬淡的美。

真的到秋天了,有清凉的况味。这样的假日,带孩子出外郊游,很舒适。有风从林子里穿过,拂在脸上,凉凉的,叶子在空中飞舞,轻轻落了一地。我低下身来,看每一片叶子,它们的脉络很有艺术感,有些甚至是镂空的。带一片回家插在书页里当书签挺好,好像这样就能把秋季的美留住了。

回到家里,与家人一起在厨房忙碌,陪孩子一起度过每寸光阴,每个细节变得如花般慢慢绽放。准备一些酒,一桌菜,与一轮明月共醉。中秋佳节,一杯敬天地,一杯敬故人,还有敬该敬的人。该感谢的人要感谢,该祝福的人要祝福,该怀念的人要怀念。人生,总是在怀念与希望中度过,最好是珍惜当下,怜取眼前人,一起相知相守度过一生。

月缺月圆,今又中秋,赏月、喝茶、吃饼,一切源自古老的仪式感,在这一天极为隆重。团圆,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因这一天而被赋予更深内涵。其实我们和父母的距离有时便隔着一顿饭,而中秋佳节,最合时宜。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里写道:“秋天最美的是黄昏。夕日照耀,近映山际,乌鸦返巢,三只四只两只地飞过,平添感伤。又有时见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风情。何况,日落以后,尚有风声虫鸣。”秋天原本是很美的,如清少纳言笔下这般风景,但美好的事物总是消逝得很快。不知怎么,一想起父亲,心下又不自觉地难受起来。

秋天该很好,倘若你在场。借秋风秋月,染一页秋思,愿所有人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