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鄱阳转】 何晓霞 | 西北,那片广袤的大地

 香落尘外 2020-03-14

西北,那片广袤的大地

图、文/何晓霞

             。

版式设计/湛蓝

这是一次没有计划的旅行,也可以说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日和俊在聊电话,她说过几日要出去,我多口问了一句去哪,她说去青海甘肃,我说我也一直想去呢,她说,那就一起吧!我们正好有伴。然后,把事情都安排好了,半小时内就报名了。

对于大西北,我一直心存向往,总想着几时要去好好看看。初中刚学历史时,知道敦煌莫高窟,对窟里的那些壁画莫名就喜欢上了,当时心里就想着,长大了一定要去敦煌看莫高窟,看窟里那些巧夺天工的壁画,而那些壁画中,我尤其喜欢其中的飞天,一有空,就拿印纸铺在上面,用铅笔把它描下来,然后涂上一样的色彩;后来,也试过直接用铅笔照着画,也画的似模似样。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终于,有机会能前往心中的圣地,有些小激动。

1。第一站,西宁。

午饭后,去闻名遐迩的塔尔寺。

寺庙里,人头攒动,我们请了一个讲解员,细小的她声音宛如她的样子,细弱低沉,很容易就淹没在人群中,听她讲,已经接连讲了三个月了,游人特多,嗓子实在是不行了,也罢,体谅一下人家的辛苦,只好亦步亦趋地跟着,不然,看着那么多佛像,什么也不懂。

她讲的故事我基本上已经还给她了,只学会了她教我们怎么拜佛的方式,我不信佛,但跟着哪里都拜一下,但愿求得一世好运。寺庙的廊檐下,基本上都铺着垫子,有僧人和信众在虔诚地顶礼膜拜,边拜边转动手中的念珠记数,要那样子拜几万次,真不容易!听说,更有甚者,不惜花费毕生所求的钱财,一心前往圣地麦加呢。我注意到,门口有个瘦小的年轻女僧,她和其他男僧一样,把手机钱包背囊放在一边,准备着行礼,我在想象着她之前发生的故事,但从她的脸上,什么也看不出,一脸的淡定。

因为是暑假,游人特多,我们是被推挤着进了一间又一间佛堂,在里面不能停留不能拍照,最后观看了用黄金铸成的佛身,上面镶满了宝石,熠熠生辉。回来后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既然佛是神圣的,可人们还是喜欢为它塑金身,不俗吗?

转动着转经筒,没有谁能为我解惑。远处山顶上的经幡迎风招展,我顺着斜坡走到最高处,俯瞰整个塔尔寺的风采,一切都在我脚底下。

到了酒店,放下行囊,打车奔新千广场寻觅美食。整个五楼,就是美食的天下,我们试了炒酸奶,感觉炒凉粉最是好吃,用柳枝串着羊肉的那档,拍着长长的队,可惜,轮到我们,只剩下几串铁枝串着的烤羊肉和羊蹄,羊蹄还是第一次吃,细腻柔软鲜美,又吃了洒了孜然和辣椒粉的炒面,感觉再也吃不下了。西宁的美食,烤肉串最是有名,我认为除了肉质鲜嫩,还有他们用的调料也很正宗,当然,面食之类也做得相当不错。

这个美好的夜晚,会一直留在心里。

2。鸣沙山和月牙泉

鸣沙山和月牙泉,也一直是很令人神往的地方,尤其是田震用那金属般的嗓子唱的《月牙泉》,早就传遍大江南北,自然也撩起了我一睹为快的欲望。

我们是午饭后去到鸣沙山的,太阳正辣,但风大,于是用丝巾绑住帽子围在脸上,这样帽子不会吹跑顺便也可挡挡太阳。

我们是安排了骑骆驼的,一般是五人或六人一组,我打头,骆驼乖巧地伏在地上,等我们坐好了,再慢慢起身,主人牵着绳子在前面走。我骑的骆驼最为高大,我们走的路线也是高处,下面一列驼队几乎是并行,领头的小伙子一直用艳羡的目光盯着我:“姐,你骑的骆驼怎么那么高大上呢!”“因为是我骑的呀。”说完,哈哈大笑。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骑骆驼,而且打头骑在这么高大的骆驼上,一开始有点怕,身子绷得紧紧的,走了一段,觉得其实挺稳当的,于是就放松了,也敢掏出手机拍照了,沙丘上,一队队驼队有规模地走着,构成一幅幅美丽的风景,此起彼伏的驼铃声响彻整个鸣沙山,想象着古人以前在沙漠上像我这般行走,那路有多艰辛呐…半山腰的时候,驼队的主人给我们拍照,每人收费20,这个钱赚得真是容易,只是动动手指头,一百二十元大钞就入口袋了。下来歇了一阵,我们依旧骑着骆驼下山,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也是真正体会到了。骑在骆驼上,感觉下山的时侯比较颠,没那么享受,只想快点下来,尤其是我骑的骆驼,有点调皮,总爱往边上走,弄得我怕怕的,以为它想把我颠下来。

不远处,一阵悦耳的歌声飘来,侧耳细听,正是田震在如泣如诉地歌唱着《月牙泉》呢,“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循着歌声,走没多远,转角处,只见一湾碧水就那么突兀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我坐在沙地上,取下背囊和帽子,让风吹散我的长发,掬起一捧沙,让沙子从指缝间溜走,然后,我伸出两手,似乎要把月牙泉捧在我的手心里。说来也是奇怪,那么多的沙丘,就这个避风地有一湾泉水,终年不竭。依着泉水,建有鸣沙月楼,亭台楼阁,倒是纳凉的好去处,可是我们时间不多,匆匆一览,便去爬旁边的沙山,沙山看起来不高,但走起来就很难,因为沙会打滑,幸好有个小木梯,沿着梯级走,好一些,但山体陡峭,几乎八十度的坡度,一般是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歇歇,好不容易登到顶了,气喘吁吁。

我们上的还不是最高坡,旁边还有更高的,实在是没有力气再爬了。稍事歇息,在高处看月牙泉,又是另一番景象,整个月牙泉的景色尽收眼里,尤为可爱,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就像美人的眼睛,难怪有人说它是沙漠之眼,实在是太神奇了!

还是时间的关系,不可能在山上看日落,可以想见,那种无与伦比的美丽,终将和我擦身而过。留一丝遗憾,在鸣沙山上,把美丽贮存心中。

张导在群里催了,匆匆拍几张照片,赶紧下山。

下山的时候,再走木梯就没必要了,我们学着前面人的样子,是奔跑着下去的,呼啦啦呼啦啦没几下就冲到沙丘底了,如果没有行囊,我真想尝试着滚下去。

去酒店冲洗干净满身的泥沙和汗水,换上干净舒适的衣服,我们去吃“大漠风情宴”,酒店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没有其他客人,就我们坐在包房里,没有茶水,直接就上菜,十个主菜八个凉菜,桌子堆满了,据说有驼峰驼掌之类的,吃不出什么名堂来,味道不咋样,价钱倒贵的吓人,拿了瓶小酒,就着这些风情菜,也算是完成了一餐。

希望接下来的“敦煌盛典”有惊喜!

座位还算满意,表演是在室外的沙山上举行,有点意思,快九点了,天上的晚霞还不忍散去,月亮已经迫不及待地出来了,似乎也想来凑热闹。节目未开始,先是来了现场写字卖字画的,我发现,到散场时,他还在外面挥毫,想必收入颇丰。

所谓的“盛典”也不如想象中那般场景,整个剧情围绕着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我期望看到的是规模宏大的歌舞场景。不过,我们的观众席是可以转动的,舞台也是移动的,三个场景,也算是花了一番心思,我看到了喜欢的飞天,看到了窟里的美轮美奂的壁画,栩栩如生。最后的结局是,一对历经磨难的璧人在弯弯的月亮上共舞。

完满的结局,皆大欢喜。这大都是国人喜闻乐见的故事场景。

3。敦煌莫高窟

早上,吃过早餐,前往心中的圣地——敦煌莫高窟,张导说:因为莫高窟是特别受人欢迎的景点,正常票要提前一个月在网上实名购买,我们这些临时游客只能提前一天买应急票,持应急票的人只能观看四个洞窟。有得看就不错了,不然呢!

随着人流进去景区入口,先要坐景区里的通勤车去真正的景区,近20公里的路程呢!

 路两旁,就像茫茫的戈壁,寸草不生,很难想象,在这般荒凉的地方,我们的先辈竟然发现了一些洞窟,并且在窟内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壁画,人类的智慧真是太伟大了!

一路看着想着,车子已经到达目的地了。下了车,还要走一段路,过了类似河床的路段,一些窟穴才出现在眼前,有些有两三层楼高,外壁上好像一扇扇窗和门,其实都是浮雕,从远处看,就像人居住的房子一样。

像我们这般拿应急票的人也很多,依旧是人挤人,按顺序进了第一个窟,是武则天的塑像,近二十米高,规模宏大,她眯缝着眼,圆润的面庞上不怒自威,身上的线条流畅,她单手向上举着,神圣不可侵犯。为了保护窟内的作品,窟里不准摄影,只有志愿者手电的微光指引着我们的目光,不能在洞内停留,就这么一个接一个地在里面走了一下,外面的人吐槽:洞外半个钟,洞内两分钟。

随着人流,又往另一个窟排队,这次窟内有大大小小上百尊佛像,都围绕在一尊主佛的四周,窟外的解说声早被人声盖过,我只有睁大眼睛,尽可能地把看到的一切收进眼里,尽管是那么多佛像,细看之下,每一尊都不会雷同,各有特色。

透过这些佛像,我似乎看到盛唐时期,各国使臣前来朝奉的场景,那时,天国天威,举世震撼!

心内澎湃,久久不能平复。

第三个窟,是一些壁画,洞内的四壁和天花上都绘有数以千计的绘画,大都是与宗教有关的题材,我想象着玄奘当时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跋涉千山万水,去西天取经,信仰,在某些人心中,可以为之努力奋斗一辈子。

最后一个窟,窟内场景也大同小异,但仍令人叹为观止!我看到了喜欢的飞天壁画,应该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吧,上面的人物丰满,衣带飘飘,我似乎看到一群宫女在随着乐声翩翩起舞,让人沉醉。

一眼千年。我还没从唐朝走出来,却被告知已经游完了。这戛然而止的境遇确实令我有些难过,只看了那么一点点,我还想看更多的浮雕呢……

不想就这么匆匆离开,转去附近的纪念馆里看史记和资料照片,尽量多搜寻一些有关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原来,为了维护莫高窟,有许多人作出了很多贡献,其中,大家熟知的张大千就为此做了许多,而且,他也临摹了一些壁画。这些人类的文化瑰宝,集结着古人的智慧结晶,能保留至今,真不容易!而我又何其有幸,能一睹其风采,尽管只看了一点点,也该庆幸了。用佛家的话来解释:一切都是缘分。这样一想,心中也就释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只是一匆匆过客,不可能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纳入眼里。

所谓,知足者常乐!看过了,我便乐。人生,不可能没有遗憾,也许,某天,我会再来敦煌朝圣呢!

4。茶卡盐湖

一路上一直心中祈祷,去茶卡盐湖遇上晴天。

也许我的虔诚感动上苍了吧,早上下过一场大雨,等我们中午抵达茶卡时,果然晴天。

排队坐小火车去景点,在车上就忍不住拍下许多沿途风景,蓝天白云和人的影子一起倒映在水中,确实好看。在终点站下车,我们想一路观赏一路走回去,在湖边兴高采烈地照了一通像,然后也想下水去感受一下盐水的魅力,湖中分几处已经散布着许多人,大都在挥舞着丝巾摆出最撩人的姿势拍照,我们也没能免俗,穿了最鲜艳颜色的裙子,在水中迎风摇曳;只可惜今天的风太大,水面都吹皱了,形不成水天一色的倒影,但,我们还是疯狂地在水中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时间的关系,不敢在水中耽搁太久。沿着白色的盐碱地往下个景点走,路边有个用盐土堆成的小山,大人小孩或坐或站或追逐,好不高兴;还有人拿个小袋子,装了一些盐土提在手上,想必是带回去作纪念吧,真是有心人!

再往前,看到一个很大的经幡,在有藏民居住的地方,在山上湖边甚至是路口都看到许多经幡,也许,经幡在藏民的心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经幡,寄托着他们对山神水神等其他神的敬仰和崇拜。许多人在拍照,我们本来也想过去的,可是,风越来越大,对面山头的天空上乌云密布,雷声轰轰,雷声越来越响了,乌云渐渐飘移过来了,我们担心很快就要下雨,不想被淋湿,于是坐了电瓶车走了。在出口处,洗脚的时候才发现,满脚都是白乎乎的盐巴,可见盐湖的水含盐量是很高的。

茶卡,留下的不止是我们的欢声笑语和倩影,我的墨镜也留在了那里。同行的小男孩打趣道:因为你还没看够茶卡,所以你的墨镜留下来替你看个够!哈哈,超有想象力的孩子!

后记:

我去旅游,不喜欢事先做攻略,因为我想顺其自然,如果之前不抱太多期望,也许会收获许多意外惊喜呢!

就像这次的行程,完全是没有准备的意外的,然而,一路上确实收获许多欣喜。我们是12人的散团,然而,旅行社给我们安排的是33座的大车,一个人占两个位都绰绰有余,宽松得很,而且,大家性格都是好说话的,所以相处愉快。

我们的张导是旅游学校的老师,假期出来兼职,看他高大魁梧,一副标准的西北大汉的模样,但他戴着眼镜,讲话却很温柔,而且还带着一丝羞怯的笑,一开始,我就看出他与那些油嘴滑舌的导游不同,他知识渊博,讲起历史来头头是道,是个实诚的人。

 而给我们开车的帅帅的贾师傅,热情大方,我们的行李一直都是他提上拉下的,路上碰到值得看的地方他也会告诉我们,我因为喜欢拍照,不时坐到前排,因而和他交谈得比较多,他比较风趣幽默,但也重情分,把我们送回机场后,非要塞给我两个哈密瓜,一路上我都只好抱着,生怕摔坏,机场安检时,安检小姐不解地笑着问我:“为什么你们都喜欢带哈密瓜回去呢?”“因为你们这里的瓜特别好吃呀!”她微笑着点点头。

此次大西北之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穿过柴达木盆地无人区时,近四百多公里路,茫茫戈壁,人迹罕见,大部分地方寸草不生,司机说,秋冬季节,有时开车走半天都碰不到一辆车,心里都有点涔得慌。凝望着看不到尽头的笔直的天路,我惊叹不已,天苍苍,野茫茫,何处才是世界的尽头呢!然而,人类的智慧真是伟大,竟然在这样的地方修起了宽阔的马路,架起了高高的电缆。

我喜欢视野开阔的地方,俗话说“站得高,望得远”,驰骋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我感觉心胸也跟着开阔起来,杂念俱无,我已经放下了。我喜欢这片土地,真想停下来,找个地方,任我发呆。车上人都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只有我睁大着眼睛,默默地感受着这份大自然的美好。心里感叹着:如果你不到新疆青海走走,你永远不知道中国有多大!

我们去过张掖七彩丹霞,然而,路上经过许多地方,都有类似七彩丹霞的山岚,在司机的指点下,偶尔,还见到几只野骆驼。在这里,见过最灿烂的朝霞,也见过最迷人的晚霞,往往,一打开酒店的窗户,就是一片风景。青海的天空基本上都是蓝天白云,很喜欢这里的气候,干爽舒适,和煦的风吹来,人特别精神。

七天的行程,我们从西宁出发,经过祁连山脉,去了门源卓尔山,而后去了张掖,跟着去了敦煌,然后穿过柴达木盆地去了德令哈,茶卡盐湖和青海湖,然后再回到西宁。这就是所谓的大环线,不走回头路。虽然连日奔波,但丝毫也不觉得疲倦。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远方。我和司机戏言:就算我没看到那些景点的风景,即便只是看到路上的风景,足矣!

西北之行,收获满满。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重要的是,心灵也接受了一次洗礼。总之,也算是我的圆梦之旅吧!

♫. ♪~♬..♩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