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 | 徐兰英 | 姨婆

 香落尘外 2020-03-14

姨  婆

作者:徐兰英      图源:网络    

版式设计:路人

第一次见到姨婆,觉得她特别漂亮。光滑圆润的脸蛋上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淡淡的柳叶眉就像化过妆一样,尖鼻子小嘴巴显得极为标致。盘发,一对金耳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高雅与富贵。

"卖茶啦,纯野生茶。"只见姨婆敏捷又利索地把茶杯全摆在桌上,然后每个杯里都放一点茶叶,倒上一杯热水,就变成茶了。桌子旁边有四条板凳,都坐满了人。每天来喝茶的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下人,和附近的农民工。听母亲说,如果是晴天,姨婆一天能赚个二十来块钱,要是雨天摊就白摆了。

一个星期天,我与姑姑上街顺便到姨婆的茶摊玩。她看到我们过来,忙给我们每人泡了一杯茶。捧着这杯热腾腾的茶,看着茶叶往下沉,又浮上来,用嘴抿一下,茶水清爽可口,喝过之后还有一股甘甜,比家里的茶要好喝!

生意淡了些,姨婆从装满硬币的长方形盒子拿出一大把硬币走向前面的小店,说要买糖果给我吃,尽管姑姑不让她买,可她还是买回来了。她说孩子第一次来,不能让她空手回去。看到她从小店走过来急切的样子,豆大的汗珠从她脸颊上流下来,也顾不得擦。要知道,一颗糖果就是一杯茶钱,那一斤糖果要卖多少杯茶?那一刻,我想,以后如果没有什么事尽量不来打扰姨婆,免得她为我破费。

回去的日子,我特别思念姨婆,想起她那副温和、礼貌待人的面孔,想起她为打理生意忙碌的情景。其实,那个年代卖茶根本赚不了几个钱,只是给人们提供方便,从中获取一点小小的利润养家糊口罢了。

几个月不见姨婆了,姨婆捎信要我过去玩。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天气晴朗,碧空如洗,而且还有一点热。清早,姑姑就带我去县城了。来到姨婆的茶摊,四条凳子又坐满了人,他们上街赶集,顺便在这里休憩一下,喝点茶水,那年我只有六岁,姨婆不让我帮忙,怕烫着我。姑姑比我大五岁,帮着洗茶杯。大概过了个把小时,八个水瓶都空了,姨婆挑着两个木箱,把八个水瓶分别放在木箱里回去担水,望着她越走越远的身影,觉得她的个头是那样的矮小……

很快开水来了,姨婆招呼姑姑带我到一旁玩,自己又忙着倒水,擦桌子。桌面比较滑,一不小心,一杯热茶不偏不斜,掉在姨婆的脚上了。"哎哟"一声尖叫,姨婆脱掉鞋袜,那是一双裹着绑腿的脚呀!顿时上面起了一个大泡,我的眼眶湿润了,姑姑眼里也噙着泪水,不知我们有多心疼?每天出摊,挑水对于一个小脚女人是多么的艰难。

回去第一句话就问母亲,姨婆为什么要裹脚?母亲把一切都告诉了我。

姨婆原本出生在江北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两个妹妹,母亲养不活,就把她寄养给县城一个做小本生意的人家做童养媳。尽管养父养母将她视如亲生,可她还是三番五次地回家,每次回去,母亲都要把她狠狠地打一顿,然后又将她搂在怀里伤心地哭一场。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娘的心头肉,把她送给别人领养也是生活的逼迫与无奈呀!

 在养母家生活时间长了也不那么想家了,只是平素习惯在田地间干活,现在闲了下来,白天与养母一道做生意。别看她只念几年书,算起帐来可灵活了。冬天比较冷,养母舍不得她在外面冻着,让她在家里料理家务。每次两位老人归来,吃上姨婆为他们做的热腾腾的饭菜,心里由衷地欣慰,姨婆表现得勤快,他们越是对她好。

只是后来有一件事,姨婆非常纳闷,但还是接受了。就在她十三岁那年,养母说做童养媳的都要裹小脚,起初姨婆不同意,但想到养母曾经裹过脚,不得不守妇道。裹脚的三天三夜,她疼痛难忍,想起自己的母亲,想起与姐妹在一起的生活,虽不富裕但是充满乐趣,如果现在回去,家里人看到那样子,心里会难过的。脚好了后,姨婆又与养父养母一道出去做生意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养父家还有一个儿子比姨婆大五岁,在县城上高中,他们俩 以"兄妹"相称,哥哥因有这样一个妹妹而欢喜,妹妹也因头上有一个哥哥而高兴。母亲还告诉我,姨婆十八九岁的时候,如花似玉,比现在还漂亮,一条大辫子拖到后背,活像《红娘子军》中的李铁梅。来说媒的人踩破了她家的门坎,可她就是不愿外嫁,她要留下来,照顾养父养母一辈子,以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她要嫁给哥哥,作出这个选择她无怨无悔。再说他俩也是青梅竹马,志同道合。等"哥哥"当兵复员回来,父母只好将就,祝福……

婚后,姨父分到县土地局工作,姨婆也想有一份工作,可自己又没什么文化,于是,她摆了一个茶摊,虽然利润很薄,但喝的人多,还是能赚钱的,只有自己挣钱,才过得充实。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茶摊在新华餐厅旁摆起来了,不管严寒酷暑她都去卖茶,从不停歇。虽然是不起眼的工作,她一干就是几十年,几十年如一日。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奔波在这家与茶摊之间。我想她卖的不仅仅是一杯茶,而是一种人格。

日子好了,姨父叫她不要卖茶,可她说已经习惯了,习惯跟乡下人打交道。如果一天不去还不行呢,有时顾客忘了带钱,她也免费把茶给人喝,还掏几元钱给他打路费回家。有个顾客把钱包丢了,她四处打听,找到失主,把钱包还给了人家。失主万分感谢。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早上,天下着大雾,姨父叫姨婆今天不要出摊,可姨婆说,如果熟人来喝茶,她要是不在,下次生意就跑了,说完她就挑起水瓶迈出了家门。

正当她走到实验小学门口,前面来了一辆大卡车,而几名小学生正并排在路上行走。司机按了几下喇叭,毕竟是孩子,他们就好像没听见似的。眼看卡车就要辗到他们了,姨婆用身子一挡,将一名小女孩推向旁边,孩子得救了,可她却被辗断了一条腿,一担水瓶也倒在了血泊中……

 交警和现场人员把姨婆送往医院,当她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的一条腿没有了,失声痛哭,来医院看望姨婆的亲人无不难过流泪。孩子家长也赶到了,跪在姨婆床前,感谢眼前的这位救命恩人,如果不是姨婆用身体护着她孩子,说不定她孩子就有生命危险,为救一个孩子,我那可怜的姨婆一瞬间从一个体格健全的人变成了终身残疾。老天啊,你怎么不长眼睛,把灾难降临到一个善良人身上?

姨婆不能卖茶了,那空着的摊位天天都有人问,还有的人找到她家里,姨婆还是为他们倒上一杯热腾腾的茶。

由于茶摊三个月没有经营,被强行拆掉,后来一直没有人卖过茶,多少年以后,一座座新型的茶馆与茶楼呈现在眼前,它虽然都以不同的方传承茶的文化,但我还是不忘记姨婆的茶摊,喜欢喝她的茶。

现在姨婆过世多年,每当我回忆往事,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和她的茶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