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好喝,但买的茶叶,总是很快就串了味。茶叶吸附力强,易受潮变质,寒冷的天气很多东西因气温变低而变得更易保存,只有茶叶这个小东西,一点也不买冬天的账,该潮潮该变质就变质。 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把茶的保鲜和贮藏归纳成三句话:“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茶叶是很敏感的,极易吸附其他味道,忌异味、忌潮湿、忌氧气、忌高温、忌强光,真的挺难保存的。 所以,器物的加持特别很重要,因此,好茶一定要妥善保存,拥有一个好的茶叶罐是茶生活的开始。 贮藏茶香,也贮藏岁月 清人叶隽《煎茶诀 · 藏茶》:初得茶,要极干脆,若不干脆,须一焙之,然后用壶佳者贮之。 茶仓,又称茶罐、茶盒。日本茶道称茶仓为「茶壶」。仓者,储也。茶仓,茶席储茶之处,亦名茶入、茶枣,是茶席必备之物。 人如其茶,而看茶仓,也能将每一个人的品性和态度区分开来。茶叶对水分、异味的吸附很强,尤其容易因为吸湿受潮而产生质变。所以对存放茶叶的容器要求很高。 将茶叶随意置之,可能只是叶公好龙,器皿精致,那么他一定是讲究细节,认真生活的人。 不同材质、造型的茶仓,体现出的特点各异,适合存放的茶叶也不同。古人往往使用陶、瓷、竹、木等来制作茶仓,是因为他们可以和茶叶一起同呼吸、共变化; 形制上也会设计收口、敞口、高深、直筒、鼓腹式……不同的茶仓造型,因为他们深信不同茶叶有它自己的性格。茶仓是什么?茶仓就是茶叶的一个家。 茶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茶事活动中呈现重要作用。一个适宜的茶仓,动人之处在于匠人做器之时全心为茶着想、为使用者着想。这在佛家是一种无我的修行,设计制作不留下一点点作者的痕迹。 器皿是否好用,上手你一摸便知。当你倒茶时,轻轻的转动它,动作可以连续优雅、轻松自在。 茶、器、水、人,泡好一杯茶无非就是这四者间的平衡。你用茶仓去养茶,茶又反过来养人,世间万物都是相倚相生的。 茶为什么迷人?或许正因为它所拥有的无法预期的未知之美,永远引人探索和耐心等待。无味之味是至味也。 很多茶器具玩家,对于古茶仓十分痴迷。 首先,古物有着独特的历史韵味,在欣赏、把玩、抚摸之时,虽无言谈,却彼此心有千言;其次,老茶仓经年受土气天光,放入茶叶,不论新老,皆以时光加持,茶叶在老茶仓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口感更为醇厚。 茶仓的模样应该是朴素宁静的,这样才符合茶与茶人的气质。中国人爱喝茶,这种习惯从很久以前已经跨越了阶级与贫富种种条件。 只要是有心人,总爱在日常的生活中泡上一壶好茶。这种融于生活的文化,也要有一个好的“生活化”器物去承载。 “罐养茶,茶养人,万物相倚相生”,虽为茶席上一方不着眼的物件,却有无尽禅意,道骨盎然。用一方清风雅器,让茶灵安住其间。任时光动荡,香依旧。 茶仓里承载着宇宙和自然,盖子打开那刻,一闻就知了茶山上的雨露和草木。世间万物都是相倚相生的,用茶仓去养茶,茶又反过来养人。 竹林长物,古器今用,茶仓是茶的宇宙,与天地同老,呈现大茶美气的人文之心。 木掌柜茶仓作品鉴赏 ▾
[木掌柜]系列产品—询价了解请加微信 木掌柜私人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