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诗歌】 杨秀武丨历史从今天开始(组诗)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文:杨秀武

版式设计:湛蓝

图源:网络

 

🌷1:)陈列

从酉水转业的一条打渔船

叶落归根    回到后溪   

在天井里降生的时候

这栋井字型的吊脚木楼

曾打过一次炸雷

扯过一道闪电    落过一场大雨

酉水河的水涨到了天井

老鸦船就这样走上征程

老鸦船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怎么回来的     回来是不是

有雷声    有闪电    有大雨

我不清楚     但老鸦船很淡定

躺在天井里的一堆卵石上   

遮雨拱棚下面的一张床

床下两双木拖板   有两只歪着

有慌慌张张的表情

橹   斜靠在老鸦船肩上

像一个极度疲劳的男人

当初驾老鸦船的人  未必是个美人

🌷2:)马路边   少女在剥白笋

河湾产白竹     白竹笋

堆在酉水河畔的公路上

像一场战争后的惊心动魄

小女孩蹲在地上

正剥白笋的皮

一层一层地剥    白笋的声音

无所谓的细脆     我听起来

像李清照的词

又白又嫩的尸体    有序地

停在一张簸箕里

有手指一指即穿的感觉

眼睛一望就破得惊骇

也许是它的血早流干了

一个写桃花的诗人 

枝头上开的竟是梨花

剥笋的少女

戴着的红领巾有动感

流下的眼泪透明且无色

🌷3:)爷爷奶奶家

从乌江下船    上龚滩古镇

吴冠中告诉我

这里是爷爷奶奶家

话是复制在石头上的    再涂抹

映山红和山妹嘴唇的底色

语言就红得不朽   

我走进吴冠中纪念馆

馆就像一副棺材

里面的实物让我产生联想

想到我那次去湘西凤凰

想进黄永玉旧居

因为名人还活着    被拒之门外

我想    龚滩古镇大气

为《龚滩人家》

付了这么一笔巨大的稿费

龚滩古镇同样客气

把采风者当作龚滩的自家人

我走出一幅诗意的棺材

乌江的晨雾正轻飘飘地升腾

又渐渐变淡

江水已脱掉白纱    绝壁若隐若现

一位写生的游客惊呼

吴冠中大师抄袭作品啊

古街上    一栋爷爷奶奶家

窗子突然打开了

🌷4:)杨家客栈

挂在龚滩的一块牌子   

它的长度  等于老街的宽度     

五尺的高度比人矮

因为七尺男儿是英雄好汉

龚滩确实没有出名人

也没出咤叱风云的汉子

不是街道太窄    而是街道很长

乌江的长度和宽度抢了风水

有不少外地人    在乱世

在乌江活下来就是英雄

在杨家客栈住下来就增值

据说曾住过的几个客人

脑壳悬赏过十万大洋

我今天来这里是一个游客

不是我增值是客栈的铺位长价

站着的模特穿上几块棕皮

喊价十元

吆喝我与原始的性感合影

老板姓杨或者老板娘姓杨

客栈名来得这么简单   

可我很复杂    谁姓杨

直接关系到我的身份

客栈与我同姓   我想留个影

这是一个杨姓人的本能

我与一个男人不期而遇

我们认识又不认识     

我们似乎有某种关联

我们几乎同时站到招牌下

就像当年我爷爷当红军

化装成一个运盐的背佬二

与另外一个当川军的兄弟

化装成准备过江的红军

同时下榻杨家客栈

作者简介

杨秀武 50后,苗族,湖北省恩施市人。中国作协会员。出版诗集、散文集多部。现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恩施自治州文联副主席,恩施自治州作协主席。先后获得第四届湖北文学奖,第七届屈原文学奖,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湖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政府奖,2013年《民族文学》年度诗歌奖,2014年《长江丛刊》散文年度奖等奖项。

书斋出品


❁香落尘外书斋新书讯息:

❁崔加荣老师个人诗集《在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