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路上—游记】 一笑 | 王 母 天 池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王母天池

——大美新疆之八

图、文:一笑  / 版式设计:湛蓝

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峰,西天神仙居住的地方,是名“神山”“圣山”“灵山”。瑶池圣地,自然冰雕玉砌,不可作凡想。引我们前去的,是它北坡山腰的一颗仙珠,据说是西王母的玉盆,凡间呼为“天池”。

那些日子,我们环北疆欢欣历览一圈,胜境无处不在,醉则醉矣,也颇劳了脚力。据说,天池是西王母金莲玉足的沐盆。我等风尘凡客,这番前去,虽不敢借了王母玉盆泡泡倦脚板,单单只作臆想,也就消乏提神了。记得那日,凡尘流转,公元纪年为2017年7月23日。

入王母仙庭大门后,一段天人传说随境而来,为凡尘旅人添兴提神。据说3000多年前,西周穆王西征,得遇西天王母,遂起一段缱绻情缘。想来那时,王母也正值不谙人世的妙龄吧?偶遇雄健风流的穆王,居然也就倾了芳心,信了盟约,日日天边翘首。唐人李义山《瑶池》叹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更有《列子·周穆王》记载:“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唉,古来负心从王起,“不乐臣妾”,纵使天仙王母,也只能供其任性一时,空留伪誓“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终使仙女也成怨妇。叹息,叹息。

正作遐想感叹,导游王古丽紧声示意:“快看,小天池!”我回神,赶紧注目窗外,果然隐隐碧润池水,于云杉白桦间,如一枚精致碧玉,翠极了。上行天山路,环绕盘旋。小天池,先是隐隐不可见,后来车随路转,愈是上行,它愈在低处。左转右转,由近及远,我们凭窗,也能看上好几眼:愈远愈如翡翠珠玉,嵌在云杉坳里。王母婢女的盥洗器皿吧?恍恍猜测时,路边不远处,突见一处角亭,对小天池作俯视状。导游说,那亭名为“松涛亭”,道家仙客远来驻足修道的。据说,长春真人丘处机西游时,就常来此亭静心仙道 。多安逸的地方,甭说仙人,就是凡胎肉身,若能驻倚此亭,远眺近俯间,也定能尘心洗练,当下入了禅道定境。

终至王母天池边。

果然在冰峰脚下。稍微仰头,就能看见博格达峰,银光闪烁,显眼。博格达峰,天山山脉最高峰,海拔5445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 。天山行至此,遇上蒙古族人,获得雅名“博格达”。王母天池海拔1910米,面积不大,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0.8~1.5公里,最深处103米。见惯了高山长湖之后,天池确实形似一精致玉盆矣。博格达冰峰位于正上方。玉盆右侧背阴,云杉密布,犹如王母仙庭仪仗侍卫队。左侧阳坡,仅有伏地仙草,夏日丽阳下,绿意浓浓,陡峭坡面处,亦有好几座道家亭阁 。王母天池,实为雪峰脚下一座高山冰碛湖泊,冰川雪水是其水源 。之前游历过西藏林芝地区的措木及日“冰湖”,此处王母玉盆,冰水盛盆,深邃幽蓝与之类同。静如玉,亦净如玉。纵是玉盆边沿,也没个搁浅处。

因为离乌鲁木齐市区较近,云集旅人较多,较之北疆大地别处景区哗然些。圣地集了凡人,也难免滋生闹事:近玉盆处,惯性有一石碑,题名“天山天池”,大家都先去靠碑留影。我们也未能脱俗,自然凑了过去。正排队等候,前面起了口角。原是一高位截肢男子,轮椅前来,推者不作招呼语,理直气壮插队而入,随同还有三五个家人。我们团友中那个福建泉州男子,不依从,瞬间成了另类,指责道:“残疾人咋啦?残疾人就不讲公众礼仪啦?就可凛然插队啦?后边排队去!”那残疾家人自是了不得,指责该人没有慈悲道义,对个高位截肢重残之人,居然也如此蛮横,不懂礼让。由此,蜂拥旅客便成了两派,当然大多一边倒向秉持道义那方。不过,那围随轮椅的三五个家人,最终还是没能插了那“悖道”维持秩序的男子的队。我和儿子冷眼旁观,作如是论:残疾患者固然应该受人礼让,但也不能以残疾为恃,作道德绑架,失了彬彬礼仪。如能稍有谦词,谁又不让呢?

留影后,行至玉盆堤坝,方见好几处标志牌呢,不觉失笑。想来,王母高处冷眼旁观,也开颜窃笑了吧。我等俗人!

沿着堤坝向左,大约百米处,蓊蓊郁郁一棵大榆树,枝繁叶茂,名为“定海神针”。相传先时天池,常有水怪恶龙掀涛作怪,王母遂拔下头上金簪,插在此处,化成一棵榆树,从此降服了恶龙。天池水位无论怎样上涨,始终不及榆树根部。此树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环池核心景区,方圆几公里内仅有此一棵榆树,也是海拔最高处(1910米)的榆树,真正从天而降。走近那棵榆树,“挂红”满枝,可见它在凡人心中的神力。

回头,沿着湖边右侧,云杉蓊郁间,设有环湖木质栈道。我和儿子沿着栈道,向玉盆深处走去。愈到深处,游客愈稀疏,惠风和畅,幽静怡人。路遇一对姐妹,手机搁在正前方远处的坡地上,摆姿弄态。想合影美拍吧?“美女们,让帅哥帮下你们呗。”我笑着示意儿子上前伸个顺路援手。姐妹俩欢喜异常,连声感谢。事毕,我们意欲环湖一周,可时间不待,只得返身。

会齐队友,在天池前边云杉林间的“阿米尔湖景餐厅”,品尝了回民的特色美食“九碗三行子”。回族谚语云:九碗三行子,吃了跑趟子。又有释云:九碗三行,方正排列,抽出正中大碗,得一“回”字。哈哈,果然应景,晚饭毕,我们就与王母天池作别,没再佳期相盟。

回到乌鲁木齐市区,夜已深,想来王母也早已玉盆盥洗,安歇就寝。目睹凡尘几千年,西天王母,还会梦待穆王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