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 晨曦 | 韵读平江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韵读平江

文:晨曦 | 版式设计:湛蓝

    前言

有朋友说伪文人的文字越来越像模像样。在文字摸索中观察细致、描述深刻,读来流畅,朴实纯净,回味情浓。每当看到同学、挚友的赞慰和美言,自感欣慰,并有点点骄成之感。

我一直把自己所写的东西看作是精心雕刻的一件精美作品。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孺雅痴人。就是不习惯这种城市,几乎把我淹没在商业气息和娱乐的包围中。

我最喜欢的是大西门的界山寺与界山寺相望的一方山水。那寺耸立在颇有美誉的汩罗江边。我喜欢登临界山寺,站在界寺山顶,远眺山下的平江县城和汨罗江水,细细品读这个历史悠久,有着血腥先烈的平江。左拱连云,右峙幕阜,汩水绕其南,昌江带其北,万峰千涧,萦怀拥抱。更多的时候是到汨江边上散步,特别是在"夕阳无限好"的黄昏或是月色尚佳,风清的夏夜,汨罗江畔总是迷人如画风清。

一轮桔红的夕阳浸泡在浅紫色云霞般的琼浆里,如一颗新鲜而红润的蛋黄。让行走的人们直欲从天空中摘下,拿在手中把玩。

夕阳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汩罗江,江面浮动着血一般的颜色,一浪远去。远山如黛,若隐若现,时而有几只小野鸭从水面游过,在水中留下一道波动的航线,留下一线碧粼粼的水波。

月下的汨罗江畔则是一首美妙的诗词。明月高悬,月光洒在汨水之中,碎银般的色片便在江面上碧波荡漾。倒映江面的万家灯火和江中的点点捕渔之光,那灯光如喝醉的美人在向岸边行走的人们眨动千娇百媚的多情双眼。

间或,有一阵河风掠过,夹杂着少许街道排出的皂水气味和江中的水草清香。江水则温柔地、缓慢地亲吻着岸边的沙滩,就像热恋中的情人在轻轻地交耳语。

从乡下山沟里走出来的我,对水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激情和向往。而平江县城的母亲河——汩罗江无疑是我眼中水的集大成者。

汩罗江水,温柔时,上下无光,一碧如顷。激愤时,暴风怒吼,惊涛浊浪。风和日丽时,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月白风清夜,则皓月数里,沉璧静影。它静得就像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时而温文尔雅,时而激情飞扬,时而含羞娇嗔,时而怒发冲冠。这就让我更加钟爱我们的母亲河——汨罗江。

当然,在它的怀抱中遨游和戏水的机会不多,因自己是一个不会水的人。所以,我也就只得选择在汩罗江边走走散散步,让汹涌的波浪起伏并拍打我的心事,激起我对韵读平江不眠的忧郁和烦恼。

每逢这样的时候,走累了的我便会在汨江边的小亭子的凳上坐下,静静地望着江水起起落落,听水波拍岸声响依旧,静思人世间的欲望和诱惑,心灵的空虚和浮躁都会随着江水一波一波消散。精神便得到慰藉变得沉静,心灵也得到洗涤和沉淀,就有了韵味的诗意,灵动且陶然。如岸边风吹动柳丝,一路飘飞……

 韵读平江波澜滔滔的汩江水,不仅是在品味一幅名山名水的长卷,更是在品味一部悲欢离合的心灵史。

在平江境内, 近二百多公里的汩罗江流程,以前西起洞庭湖,可顺水上航至东部的将军之乡长寿街,东西贯通,殊为便捷。二百多公里的汩罗不仅使东西航运货物贯通,还装下了五千年辉煌的中华文化史,更是历代文人墨客喜怒哀乐的诗心。“山自青青水自流,花香鸟语满溪头”,是岳阳晚报特邀记者曾日升的平江赋,给巍巍幕阜、连云和福寿增添新景观。

相传,我国著名诗人杜甫就长眠在平江的青山之中。当年,贫病交加的杜甫,沿着湘江南奔投亲不遇,只好重返北上。途中,曾改道平江寻访当时担任平江县令的好友,不幸在舟中逝世,被安葬在汨罗江畔的小田村杜家洞。"千秋不朽朱门句,万代传歌茅屋篇"。拜谒杜甫墓,自然令人对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襟怀产生崇高的敬意。

平江,不仅以光荣历史和山青水秀而著称,也是一块物华天宝之地。特别是历代文人墨客将本就灵秀隽永的汨罗江畔"平江"描绘得更加璀璨夺目,光彩照人。

于是,这神釆飞扬、至情至性的汩罗江便成了幕阜汨水间一种湖湘文化的载体。忧伤时,文人们借江畔抒发愁绪,冲淡烦恼。兴奋时,文人们借江畔纵情高歌,心怀天下。

汩罗江畔的人民,刻苦耐劳、善尽地利。承载了写不完的诗情,绘不尽的画意,更承载了金灿灿、沉甸甸的湖湘文化和人文情怀。

韵读平江,我仿佛在和先人们促膝谈心,倾心交流,继而思接千载,视通万物,不知不觉间,时光飞逝,夜已很深,唯有快乐和神思在心中缠绵、荡漾、飘远……

总喜欢到汨罗江边散步,看山听水,韵味江水,就有诗情画意充溢我心,就想引吭高歌,纵情抒怀,继而化作汩罗江中的一朵细浪,随江水泊远!

晨曦作于猴年12月中

作者简介

晨曦,湖南平江人,在供销系统工作,业余时间喜欢看书学习,喜好将身边的所见所闻记录整理。曾发表小小说、散文, 在长江信息报,平江时报,长城,夕阳红等刊物。

新   书   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