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鄱阳专栏】朱爱华 | 英雄,在职业担当中永生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上图为陈驰警官生前照片,由作者提供)

文/朱爱华

版式设计/湛蓝

图源/江西文明网

英雄,在职业担当中永生

        近些日子,一次又一次与陈驰同志的领导和同事在一起,听他们深切地追忆,还原跟陈驰一起工作的画面。这些感人的真实片段,深深地触动了我、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对这位陌生的民警崇高的敬意油然而生,也让我对公安民警有了进一步的认知、继而心生敬佩之情。

      陈驰2002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学院九江分院,毕业后去广东打工。

      几年前,陈驰母亲生病住院,正在广东打工的陈驰得到消息,立即赶往火车站,事不凑巧,当晚的火车票售空,万分焦急的他跪求列车员把他带到南昌。为了方便照顾父母,陈驰毅然辞掉广东的高薪工作,回家照料年岁渐高的父母。

       2011年9月考录入鄱阳县公安局。深明大义的陈母对陈驰说:“儿呀,当了警察就要对得起身上的警服,对得起头上的国徽。” 好的家风、家教,对陈驰前行的路上做人做事有着深远的影响。

        刚到公安机关任职的他,对公安业务可以说是“一摸黑”。加上身材瘦小,脸上常挂着笑容,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上司第一次见他并不看好:这个细皮嫩肉的小子,肯定吃不了这份苦。然而在日后的工作中,他出色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

        陈驰刻苦学习,迎难而上。有一次在网上办理取保候审手续时,因为业务不熟悉而出了点纰漏,他受到了领导的批评,竟自责到流泪。这可伤了他的自尊心,当即去法制科同事王燕那找业务书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闲暇时间,一本一本地啃着,并因此养成了看书自学的好习惯。此后,他接手任何工作任务,都一丝不苟,努力做到极致。不但从未出过错,还迅速成长为办案能手。经他办理的案卷,是同事争相效仿的范本。他制作的卷宗,获得了公安部的首肯。全局业务大比武,他多次夺冠称雄。

        陈驰办案总是冲在最前沿,从不退缩。2015年2月,他们抓获一个网上逃犯。抓捕过程中,逃犯的家属听到消息后,立即纠集十几名带着钢管、铁锹的人,开着几部车气势汹汹围追上来。

        危急关头,领队让陈驰带嫌疑人先走,他却断然拒绝,执意让领队带嫌疑人先走。他说他对那儿的情况熟悉,他来断后。鉴于情况紧急,刻不容缓,领导同意了他的建议。眼瞅着逃犯家属追堵的车越来越近,他当机立断,开着逃犯的车子截住从后面追赶来的车辆,并打电话提醒领队绕道走。在他的全力护送下,他们才得以顺利抓获不法分子归案。

      陈驰平时深入基层,善于收集违法犯罪线索,并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2016年7月中旬,陈驰和同事在走访的时候,听群众随口谈及:2016年2月份,本县实验中学发生的聚众斗殴事件,参与斗殴的骨干成员,团林乡康家村金某已经逃亡新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陈驰就把这事放在了心上,争取到所领导的同意,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深挖线索。于7月30日在新疆当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嫌犯金某在克拉玛依落网。随后所领导立即安排警力,远赴新疆押解金某归案。

       陈驰刚强勇敢、嫉恶如仇,是个铁汉子,又是一个心地善良的性情中人。

        2014年10月份,办理了一起非法入侵住宅案。在押解嫌犯回鄱阳的路上,因当时程某正在谈一笔大生意已进入关键期。急需通过电话与对方商谈。而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未经办案人员许可是不允许与外界联络的。陈驰与上司再三分析,此案只是一起简单的非法侵入住宅案,案情明确,证据充分,因事出有因,量刑不会太重,犯罪嫌疑人程某也没有串供和逃避打击的意图,应该特事特办,区别对待。他们反复权衡后决定:由陈驰拿着手机,开通免提,一旦谈话涉及案情,就立即挂断。程某在全程密切监督下与对方商谈,最终谈成生意。

       “ 如果当初不是陈警官帮助我、信任我,就没有我的今天,是他让我赢得了信誉,我一辈子感激他!”这是一个肺癌晚期的同志的心声。当这位生命快走到尽头的人听说陈驰不幸殉职,还让家人发来吊唁。

        “自古忠孝两难全”,但陈驰一直在大忠大孝之间努力平衡。自己受苦受累自不在话下,平时也十分节俭:电脑还是十多年前购买的,早已被淘汰出局,却舍不得扔掉;驾驶的标志牌轿车,不知道被哪个顽皮孩子划了一道道痕,也舍不得去整容。尽管如此,对待朋友和同事却又很大方,经常让同事搭他的顺风车上下班,每逢同事或朋友聚会,也总是抢着买单。当看到母亲总是腰酸背痛,就悄悄地存钱买按摩椅孝敬母亲。

        细数陈驰生活的点滴,便会发现,工作上他是一个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的人;生活上是一个有爱有情的人。他没有赫赫战功,没有丰功伟绩,只有平凡的累积。也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坚强勇敢、认真仔细、诚挚地对待每一件事的态度感染了周围的人。

       陈驰短短的 六年从警生涯,是无数个点滴的积累,让其变成了一颗闪烁的星星;是这些平凡的叠加,让平凡变得可贵。他以实际行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好的公安民警形象,永远地屹立在人民的心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