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游漫记 文:张杰民 / 版式设计:Effi/ 图源:网络 立冬刚过,中原大地已因寒潮来袭而大幅度降温。连襟与我联系,他们夫妻邀我们两口和一名退休干部一起去云南旅游,说那里山明水秀、风和日丽、气候宜人。 提起旅游,全国各地我也去过一些地方,云南还没有踏足。小时候就听说那里四季如春,旅游景点多。到云南旅游,也是我心中的一个梦。 但是,我们已是古稀之人,特别是老伴两个膝盖都做了膝关节置换术,还不满三年,而且她不愿外出旅游。 我向老伴说明连襟邀我们云南旅游以后,问她:“现在云南不热不冷的,好玩的地方很多。到云南旅游可以吗?” “不想去。” “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了,如果现在不去,啥时候去啊?以后旅游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了,到不能走动时想去也去不成了。” “想去你自己去吧。” “你一辈子没有坐过飞机,这次旅游可是坐飞机啊!” 听到坐飞机,老伴有点动心了。如果不尝试一下坐飞机的滋味,恐怕会遗憾终生。 这时,她小妹又亲自劝她说:“我们都老了,应该学会愉快幸福地生活,该吃吃,该玩玩,该游游。趁着现在还能动,我们一起去吧,走到路上可以互相照应。” 加上这把“火”,老伴终于答应了。 11月13日下午19点55分,我们一行五人登上了郑州飞往昆明的班机,开始了云南之旅。 到达云南后的第一站,是著名的九乡溶洞。溶洞里有形状各异的钟乳石奇观、流石飞瀑以及近千个上上下下的台阶。很多影视都在这里拍摄,如成龙的《神话》、《大兵小将》等。到景区后,老伴听说洞中又峭又险,台阶很多,怕坚持不下来,不想进洞游玩,说在外面看看风景就算了。我想既然来了,能游玩的要尽量游玩,看看有没有其它办法。 一打听洞中有滑竿,全程费用280元,我就用手机联系定了滑竿。在景区大门口等了20多分钟,抬滑竿的两个“阿黑哥”才姗姗来迟。按照当地风俗习惯,对男士要称“阿黑哥”(帅),女士要称“阿诗玛”(美丽)。两个“阿黑哥”抬起滑竿,大声吆喝着,把人流迅速分开,一路小跑,穿越而过。上下台阶时,他们抬着滑竿,健步如飞,如履平地。逢到上台阶时,老伴坐在滑竿里要面朝台阶的上方;逢到下台阶时,俩个“阿黑哥”要调换方向,“前军做后卫,后卫变前锋”,老伴仍是面朝台阶的上方。俩个“阿黑哥”抬着滑竿前面走,我在后面紧追不舍,有时跟着跟着看不见了,急忙分开人流,跑步追赶,累得气喘吁吁。溶洞里有可容纳千人的雄狮大厅,有漂流被一块石头分成两半而形成的雌雄瀑布,有层层叠叠、清水粼粼的神田等等。缤纷多姿的奇观秘景目不暇接,令人叹为观止。我和抬滑竿的两个“阿黑哥”只在几个主要景点稍作休息。出了溶洞口,要给“阿黑哥”付费了,他们说:“一共是280元,但是上交公司以后,每个人只能得到30元。”不知他们说的是真是假,我看他们这么辛苦,就触动了怜悯之心,主动给他们300元,多给20元算是小费吧。毕竟是他们辛苦的付出,老伴才得以领略溶洞的风光与神韵。 旅游车穿行在前往西双版纳的滇缅公路上,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两面的大山苍翠欲滴的浓绿,空气清新宜人。导游一路上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抗战时期,在缺乏壮劳力和机械的情况下,公路沿线20多万群众,历时9个月,用自己的双手修筑了一条世界最崎岖的长达上千公里的公路,打通了中国抗战的“生命线”,极大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战。据不完全统计,有两三千人将生命永久留在了这条公路上。这里又毗邻“金三角”地区,滇缅公路也成为从国外往国内贩运毒品的通道,导游讲了一些贩毒案例,提醒游客要提高警惕,包括不要替陌生人拿包等等。说到西双版纳的风俗习惯,导游告诉我们,对男士要称“猫多丽”(译音),即帅的意思;女士要称“骚多丽”(译音),“骚”是美丽的意思,是个褒义词;卫生间,当地称为“歌厅”,因为民族习俗的不同,我们听起来不免有点啼笑皆非。后来,一到高速公路服务区或旅游景区,导游就吆喝道:“大家下车,先去歌厅,唱唱歌,跳跳舞。”引得游客一片笑声。 普洱犀牛坪国家森林公园,是能让心灵私奔的地方。那里保存着中国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南亚热带森林,有植物“绞杀”、藤本植物缠绕现象和“老茎生化、结果”等奇特景观,还有极具观赏性的珍贵动植物,如:犀牛、蜂猴、熊猴、小熊猫、长臂猿、印度野牛等。这些起源古老、独特鲜明、品种繁多的动植物物种结构,是北回归线上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生物资源宝库。 进入园区,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路上湿滑湿滑的。虽然进出时都有一段电瓶车接送,但是中间还有很长的山路要走,其中的台阶也很多。逢到上下台阶时,我都要一只手打着雨伞,另只手驾着老伴的一只胳膊,而老伴的另一只胳膊扶着栏杆,艰难地上下台阶。因为这里没有回头路,老伴必须咬牙坚持。我的内衣完全湿透,只好不时地露出肚皮透透风。参观普洱犀牛坪国家森林公园之后,我们随即赶往“大渡岗万亩茶园”。由于采摘期已过,我在山上只采摘到几片茶叶。回到品茶室,我们了解了普洱茶的生长过程,品尝了地地道道的普洱茶,欣赏了普洱茶的冲泡及做工工艺。 在野象谷,无数棵百米高的望天树,错落的生长在这片沟壑纵横的热带雨林中,将这里搭建成一座天然的绿色城堡。我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俯瞰谷内热带雨林全貌,苦苦寻觅着亚洲野象、野牛、野猪、猕猴、巨蜥、蟒蛇、犀鸟等国家保护动物的踪影。虽然寻觅无果,但是在大象表演馆观看了一场可爱、逗乐的表演,大象们出人意料的舞蹈、绘画的天赋让人忍俊不禁。 接着,我们参观了打洛、澜沧江夜景、傣家村寨。打洛,是中缅边境第一小镇、国家级口岸,在那里观看了中缅异国风情,在国门前拍照留影,参观了中缅翡翠城,观赏了千年榕树独树成林的壮观。景洪,是西双版纳州府,在那里我们了解了国家宝藏黄龙玉文化,并在金孔雀2号游轮上欣赏了澜沧江夜色美景和当地特色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参观了独有风情的手工原始民族村寨。当一位“骚多丽”(导游)带我们来到一家傣家竹楼时,我看到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共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按照当地风俗,客人进门时要把鞋脱下来,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进入主人内室。我们走到楼梯拐弯处,主人已准备好鞋套,我们在鞋上套上鞋套,就代表把鞋脱下来了。导游在楼上给我们介绍了傣族风俗和银饰用品的好处,又领我们参观了村寨里的银饰店。 最后一站是昆明的官渡古镇。昔日官渡商贾云集,高塔辉映,文化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古镇中那些用螺蛳壳和着粘土舂夯而成的院墙,依然在风雨中兀立。 11月18日下午19点35分,我们乘机离开昆明,开始返回。看到机外的白云,老伴高兴地说:“你看,云彩在我们飞机的下面啊!”到新郑下了飞机,老伴深有感触地说:“飞机在天上飞的时候平稳得很啊,比坐火车还舒服!”心里充满了快乐感和满足感。 外出旅游本是件开心的事情,但游客最怕的是强制购物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不愉快。去年,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云南发生的强制游客购物、打骂游客的现象,云南省随机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旅游乱象进行了大力整顿和治理。这次旅游之前,我们还是心有余悸,向旅行社反复询问有没有强制购物的问题,旅行社告诉我们有购物点,但是不强制,想买就买,不想买不买;有些自费旅游项目,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也可以。在得到这些承诺之后,我们才与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同。 达到云南后,接待我们的第一个导游告诉我们说,他们是云南正规的旅行社,他是个AAA级的导游,并亮起了胸前的导游证。但是在达到打洛的前一天下午,他却带有威胁的口吻说:“打洛翡翠城是云南省的旅游开发区试点,绝对没有假货,每个人都得去。我的基本工资很低,主要靠提成和奖金。你们是低价团(其实我们每人缴费近2000元),要是不去的话,可以告诉我,现在你就下车,不要参加这个团了,你可以和你们原来的旅行社联系另想其它办法。”游客们听了,顿时憋了一肚子气。第二天上午,导游带我们参观了打洛国门附近的翡翠城,少数人买了翡翠制品,多数人没有消费,我给老伴买了一个翡翠镯。结果还好,翡翠城和导游当场并没有强制游客购物。离开翡翠店的第二日上午,导游在旅游车上又发起牢骚说:“今天刚接到公司通知,我们这辆车上的游客昨天购物太少,我的业绩不好,奖金也没有了,算了算了,不说了。”他发泄一肚子委屈,虽然没有过分的举动,但是我们听了如同长锥刺耳。 在九乡溶洞雌雄瀑布前的一个观景点,有一个照相处。我和抬滑竿的两个“阿黑哥”在那短暂休息,有一个照相处的人员劝我们照相,说是免费的,我们以为是坐滑竿的可以优惠,就照了几张。谁知到下面取照片时,发现有个指甲盖大小的照片是免费的,另外一张照片要20元,我们只好按价付款。出了溶洞,坐上下山的索道,不知他们什么时候在索道上给每位游客都照了相,在索道出口摆满了照片,让各人找各人的,每张20元。好在不是强迫的,照片不想要可以不要。看到这些,我心中暗想:他们没有经过游客同意就给游客拍照,这合法吗?况且,照片洗好了,游客不要的话,是不是有些浪费呢? 这次云南游,虽然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整个旅游环境已大有好转。但愿那些负面的东西不再发生,给游客留下来云南二次消费的向往。 旅游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时常出去看看,我们会发现那个叫“自然”的东西比你想象的更美好。 作者简介 张杰民,河南省沈丘县人,沈丘县政法委退休干部,现为周口市作协会员。多年从事机关文秘工作,曾多次在省、市、县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执行总编:风剪云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