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淡 | 十里画廊登尖山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十里画廊登尖山

作者:平 淡

版式设计:强哥

多数出游之人,总是把目标锁定在目的地,往往忽略了沿途的景致,难免把最珍贵的片段裁剪掉。许多时候,沿途的风景更具有诗情画意,更彰显着大千世界的天然韵味儿。

霜降已过,立冬将至,该是叶落归根万物萧条之际,可今年的秋却不舍卸下七彩的装束,在寒霜中展示着浓妆淡抹的美丽。由于封山防火,入尖山的车被搁置村口,便有幸步入十里画廊领略沿途风光。

尖山,位于盂县西麻河驿村西北五公里处,是阳泉市正在开发的一处风景区。这里原是一道乱石滚滚的河滩,在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西麻河驿人用勤劳的双手筑起一道道石坝,在层层梯田里春种秋收,金色的谷黍堆满了农家的粮仓。而今,像叠叠矮瀑一样秀美的梯田成为尖山入口的首道景观,夏绿秋黄,春雅冬洁,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有人提议,在这些梯田里种植桃李杏树以增添旅游氛围,果真那样的话,春天花的海洋,夏天果实琳琅,秋天满树红黄,冬天雪压枝头,画廊更加名副其实,引人入胜。

沿着沙石路面缓缓前行,漫山的红叶晃动着妖艳的脸庞微笑着,它们已不再隐隐藏藏躲躲闪闪,经历了过多的风霜雨露使它们不再羞涩,不再沉默,秋风激活了它们的歌喉,低吟出优美的天籁之音。路旁的沙棘伸出褐色的小手,提着一串串桔黄油亮的珍珠向游人兜售,叫你猛然间口水打转,垂涎欲滴,尤其是美女们岂能经得起它的诱惑?那棉桃似的白絮绽放如花,没有一丝随风飘移的迹象,也许是专在已经落叶的梢林间招摇过市,更显出它独有的风采,招惹人们的青睐。山坡上不时地涌出一片片笔直的小白杨,金黄的叶子开始飘落,纷纷扬扬地在山壑间飞舞,我们都以为是机播的杰作,村主任老王说那是自然生长起来的,看来是勤劳的春风将种子散在了山坡,成就了密密麻麻的天然之林,也为尖山的画廊增添了一笔不可多得的绚丽色彩。

坡越来越陡,弯越来越曲,移步换景,相机大忙。忽听背后说笑声传来,一批年轻的游客进入我们的视野,红与黄的服装为山谷增添了亮点,灰白的路面簇拥着花团般的人流。我溜在人群的背后,远望着隐隐约约的背影,天虽没有下雨,也没有撑伞的姑娘,还是让人联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悠长,悠长……山西梆子音响突然响起,原来是来自阳泉的老俩口在放晋剧录音,山谷中如同开演起大戏。须臾,那大嫂红衣鹤发,站在高高的山坡放声高唱,居然还是包拯那段净角呢,游人注足聆听,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村主任领的那条雪豹(狗的名字)不声不响,围着我们调皮捣乱,当我们吃干粮时那副献殷勤的样子真是可爱,分享给它些许吃食时竟伸起前爪与我们相握致谢呢!

十里画廊在不知不觉中到了尽头,登山回望,路如银龙盘旋,山似卧虎守望,美中不足只是少了一股清澈的潺潺流水。白龙庙红光闪烁,气势恢宏,同行者入庙敬香,留下一份虔诚的功德布施。葱翠的油松列队排在挺拔的玉皇顶(北尖)山脊,艳丽的红叶跳跃在巍峨的菩萨顶(西尖)山坡,金黄的落叶松呼啸在佛爷顶(东尖)山腰,简易的木梯可攀爬至佛光祥和的回身洞(东尖悬崖上)山崖。当我们登上佛爷顶时,但见远山影影绰绰如蓬莱仙境,近山红绿相伴七彩生辉,尽情地欢呼,尽情地歌唱,美丽的尖山!一种叫杧荆的灌木虽然低矮,但鲜艳夺目的红叶折射着耀眼的光芒,村主任说这杧荆的叶子冬天也不落,直到次年新叶丰满时它才卸妆。可想,在漫天飞舞的大雪天,红如烈焰的杧荆定如绽放的梅花般诱人,我心想,下雪后一定要来这里领略火红的杧荆风采!

人生的路,正如尖山十里画廊的风景般绚丽多彩,只要你找准赏析的角度。然而,也会经风霜雪雨的摧残和考验,也会受荆棘丛灌的威胁与挑战。

作者简介

 

平淡一个老来无事的退休人员,喜欢敲打文字的人,阳泉市作协会员。爱好旅游,善写游记。有时也写写诗词和楹联,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 犇  徐和生

顾问:刘向东  龚建明  蒋新民  崔加荣   孟江海   李思德   王智林  张建华

特邀顾问:乔延凤

排版:强哥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柳外斜阳  莲之爱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无兮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从前慢  魏小裴  向日葵的微笑  过往云烟   叶儿   佳石  自在花开

稿费:湛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