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记】徐如男 I信江书院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信江书院

文:徐如男

版式设计:Effi Lu

图:网络

 
 
 

T

 
 

游记

       许多人都曾说我大江西风景秀美,是以山而闻名于世,但世人皆知江西风景好却不知江西才人也辈出。如朱熹,朱松,王炎……都出自江西。

        古时私塾众多,有名的四大书院我江西就独占一个——鹅湖书院。同是饶州大地,我信州岂能有让之理?

        庙宇是依山傍水而建,古时书院也以闹致学。信州书院的位置就处于闹市中,临街是上饶的森林公园,饶民的常聚点,过桥后就是市中心,饶市的代表,最繁华的地段。来来往往的车流,交汇于此,书院就像位长者,几百年里风里雨里一直在陪着饶市成长,见证着饶市翻天覆地的变化,注视着信江两岸秀美又壮观的夜景

       书院这条街——水南街。它是信州最老的街道,也是最老一辈饶民生活写照,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几把瓜子,一条矮凳子,摇着去年的破扇子,她们都能从这条街聊到那条街去,从今天聊到明天去。简简单单又质朴的生活一点也不比被圈在高楼中的人差,相反这样的她们更加懂得满足,也更加有生活该有的原味。

        也许正是连着水南街,这条古老的街道,几百年来还存在饶民最深的记忆中,又也许曾经繁华如它至今仍不该寂寞平凡。

        此时此刻,我身处书院里,那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老楼房,有点恍惚,学生时代的自己,是不是也是充满向往地看着外面的世界,幻想未来的自己。

 

信江书院

      我不经想到,那个时候的科举制度,和那时候的寒窗苦读十年的艰忍,那时候的他们是不是和我一样看着院外的楼房,充满着向往之情?也许,那个年代的他们比我更加懂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古时候的书院,当然了,也还都是原来的味道。相信住过老房子的人都知道,一个院得有个天井,用来透光,赏月,古人设计可真周到,有天井也考虑到下雨天排水问题,因此四周都有排水道,两边为厢房包围着,门或单进或多进,全都是木头建筑,最后以3字角封顶稳定性观赏性也极佳。

      书院里我最喜的一处就是魁星阁,最高处魁星阁可览饶市两岸繁华,魁星阁寓意吉星高照,魁就是头,而你登上最高处,就好比中榜,成为人上人。

      进入魁星阁是要从后面绕过去,现在想想寓意应该是教导我们无论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得懂得谦卑。

      踏上小石路,印入眼里的是好几百年的银杏树,银杏全身都是宝,不仅美观使用性还广。银杏载种在魁星阁旁,似乎有点守护的意思,我亲切的称其为阁神,我猜测古人种银杏在旁也有深意,有一天功成名就时,就得像银杏一般美丽的同时又得完美的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造福四方。

      如今书院不再教学,更没有竖着马尾辫,穿着中山装,左手里拿着文言文版的诗经,右手拿着戒尺的私塾先生。

      因为有文化追溯,如今这里成了旅游景点,供游客免费参观,书院的兴盛虽不复曾经,但留给世人的教诲,印在历史的史记上是永远抹不掉的,忘不却。

      书中自有黄金屋,今时书院也还在继续朝着文化方向前行,里面也展览了许多优秀摄影作品,以及景德镇有名的瓷板画,据了解瓷板画成品非常难,一炉里仅有既少数成品,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价值自然不菲。

      书院兴盛不衰,必有其文化,而人无文又不汲取犹如蝼蚁。虽不及古人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现在人都还算好着,有着自己的追求,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爱好,每天睁开眼,闭上眼周而复始。

      有趣的人很多,而百里挑一的灵魂只留给少数的你邂逅。

信江书院

 

作者简介

徐如男, 爱文,爱生活,爱旅行。我的生活因文字的滋润越来越美好。在文字的世界里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文字是我这么多年唯一坚持还在做的事情。愿我因文字越来越美好。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执行总编:风剪云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Lu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铜豌豆   风碎倒影   连云雷  夏梓言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叶儿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